浅谈“漕粮”与“漕运” 禺草号汉阳
uutt36620
uutt36620 Lv.2
2024年03月29日 17:08:58
只看楼主

运河上遥看的台儿庄翻阅十五世伯祖-敬亭公所纂《徽州府丞张公年谱》有段叙述鹄严公在康熙丁酉年(五十六年,1717年)奉旨漕运一路上的艰辛过程。文中记载道:“康熙丁酉(五十六年),公五十二歲。春正月三日由徽起程,陸行晉(通假字作“进”。走旱路进省城)省(安庆巡抚都御史台)奉糧道(呈请通关文书),(率)文開、寧國(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宣城市代管县)等八邦(收的粮食)。(装)運艘(漕运船)伍佰壹拾伍只(艘),遂雇船順江入淮(淮河),沿塗(途)催趲(督促)前進。二月朔(初一)抵揚州移登坐艘(漕运船),望日(农历十五日)運艘齊清江浦(古地名,今淮安市,青浦区),續奉總曹盤①验(检验后)上泝(逆水而上)。

图片

运河上遥看的台儿庄

翻阅十五世伯祖-敬亭公所纂《徽州府丞张公年谱》有段叙述鹄严公在康熙丁酉年(五十六年,1717年)奉旨漕运一路上的艰辛过程。文中记载道:“康熙丁酉(五十六年),公五十二歲。春正月三日由徽起程,陸行晉(通假字作“进”。走旱路进省城)省(安庆巡抚都御史台)奉糧道(呈请通关文书),(率)文開、寧國(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宣城市代管县)等八邦(收的粮食)。(装)運艘(漕运船)伍佰壹拾伍只(艘),遂雇船順江入淮(淮河),沿塗(途)催趲(督促)前進。二月朔(初一)抵揚州移登坐艘(漕运船),望日(农历十五日)運艘齊清江浦(古地名,今淮安市,青浦区),續奉總曹盤①验(检验后)上泝(逆水而上)。
三月九日暮(时),公坐艘過钜梁橋閘②,纜(繩)突斷船倒溜(顺河而下),兩岸吼聲如雷(人们的惊恐声),賴(仰仗)人眾,添纜齊牽倖免覆溺(沉)。公一夜悸怖人事不知(惊恐劳累而昏迷),次晨漸蘇。十一日(开)始進飲食。夏五月十七日坐艘甫過天津五裏,聞前邦運艘已抵通州應自謁倉場,待郎陳請兌交,乃兼程陸往。主僕同車,炎風熏灼,遂病熱(发烧),又以盤費告匱(空尽),入都設措旋轉通部署,兌交冒暑,賓士不逞休養。

图片

京杭大运河所经的城市图

六月七日病轉痢(痢疾),二十一日痢益甚,入都(京城)就醫。秋七月朔,病少可,(稍稍好点)聞糧已兌訖,艘已回空,強病赴通(州)領批。七夕冒雨雇小舟赴坐艘,至十日始抵坐艘。小舟中雨潦淋漓,蓋四日不見克舉火(四天未成动火),唯啖(吃)蓮蓬米充饑。云 : 攬鏡自照駭無人色。幸標病已盡,調攝經旬精神始複。
八月艘至臺兒莊水浅不果(过不去),進限期已迫,買一葉舟黑夜渡黃河,趣(取道)赴清淮繳限單。冬月回徽署,旋奉調攝池州府東流縣。篆據《厀嘯集》《宋詩》,在塗(途)詩分編三集,曰《行草堂集》、曰《蹇臣葭露吟》、曰《舟中雜詩行草堂》,自署坐艘名“葭露吟”,自敘往來勞瘁雜詩,則據所見,而拉雜言之也。”

渡黄河

张叔珽③

一泓長划地舆开,沙捲洪涛万里来。

蠖伏已怀舟楫志,乘风破浪肯绯徊。

此诗藏于《厀啸诗集》卷三中。

图片

京杭大运河岸边码头上的顽童

下面谈谈我国漕运的始末,以便了解农耕文化时期,国家主要税收之一,粮食上缴、运输的过程。历代王朝收缴的粮食,以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等用。自田赋征收粮食的绝大部分,是要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其收缴的粮食称作“漕粮”,“漕粮”的运输方式称作“漕运”,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狭义地讲:“漕运”是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运输过程的代名词。
“漕运”起源很早,秦始皇北征匈奴,曾自山东沿海一带运军粮抵于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每年都将黄河流域所征粮食运往关中。联结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新的“漕运”通道,奠定了后世大运河的基础。
待西汉定都长安后,每年需从关东运输大量谷物以满足关中地区贵族、官吏和军队的需求。无锡古运河弄堂 漕转关中,费用浩大,需时很长,动员人力很多,特别是漕船要经过黄河三门峡砥柱之险。隋初除自东向西调运外,还从长江流域转漕北上。隋炀帝动员大量人力开凿通济渠,联结河、淮、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新的漕运通道,奠定了后世大运河漕运及运输的基础。
大运河徐州段有险处,即:从韩庄往东到台儿庄。为此,一溜八个闸,虽水势有所平缓,仍属不进侧退之险地,一般靠拉纤而行。这八个闸当中,有个钜梁桥闸(今涧头集镇4公里处)。说起钜梁桥还有段故事。

当年“漕运”盛景

在运河南岸有个黄丘山套,从山套里淌出来一条河叫龙河,修了运河后,把其村庄一分为二,劈成了两半,使同村人的交往非常不便。不知过了多少年,东头村庄上有位张姓的女子,是位非常能干的能人,只因家穷,不少的好想法没能实现。一心想修座桥,以方便庄上的人出行的想法确一直没变。她走东家串西家,到处游说修桥的好处。逐一将东邻西舍人的思想做通了,可仍难拿出钱来。她说:“咱家家户户都省吃俭用,一人一年交一斤粮食,众人拾柴火焰高,慢慢攒起来,不就可以找石匠修桥了。”就这样,她把粮食聚集起来。粮少不够用的,她就领着大伙一点一点地干。今年聚粮修桥墩,明年聚粮修护坡,就这样聚粮十年,修桥十载,一座大石桥终于修成了。
这座桥因为是聚粮修建的,起名叫“聚粮桥”。河东河西又联成一片了,也叫“聚粮桥村”。大运河在这里又建个大闸,又叫聚粮桥闸。日久年远,传着传着又叫钜梁桥闸了。

漕运途中遇上水浅河枯时运输上的艰辛

京杭大运河原先不流经台儿庄,是从济宁沿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南四湖之西侧,经徐州与黄河交汇,然后借不老河转入邳县,借徐州至淮安一段黄河行运。但黄河时常泛滥,导致漕运常常受阻,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徐州、吕梁二洪为河道上的两处急流险滩,成为运河漕运的“鬼门关”,船只经此而过,常出现船覆人亡的事故。据《明史·河渠志》记载,从嘉靖六年(1527年)至万历三年(1575年),邳县经徐州至济宁运道发生的“黄河害运”事件,达十次之多。
明隆庆三年(1569年),总河都御史翁大立向朝廷提出开通泇河,以避徐、吕之险。此后30多年,总河尚书舒应龙、总河刘东星、李化龙、曹时聘等先后主持开泇河,到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泇运河全线通航。泇运河的开通,解决了因黄河泛滥影响漕运的难题。但是,从微山湖到台儿庄42公里的河道,西高东低,微山湖的湖底比台儿庄海拔最低处还高7米。巨大的落差,雨季储存在微山湖里的水源一泻百里,用不了多久就会流泄净尽,将不能保证漕船的正常运行。为了解决水源下泄,保证此段运河水位正常,漕河官员采取建立闸坝以调节水位的办法。万历年间,在韩庄至台儿庄之间的河道上,自西向东依次建起韩庄、德胜、张庄、万年、丁庙、顿庄、侯迁、台儿庄八座斗门式船闸。

图片

近代学者对运河“漕运”的深入研究

各闸开挖越河一道,以备泄洪和蓄水,利于通航。为了减少启闭次数和闸门磨损,节省维修费用,每次过闸,船只必须结队编组,不准单船过闸。这样,船闸管理和维修需要专门机构。为此,朝廷在韩庄至台儿庄之间设闸官署4处,浅铺38处。每个闸官署设闸官一名,管辖两处船闸。
唐、宋、元、明、清历代朝廷均十分重视“漕运”,为此,疏通南粮北调所需的网道,建立了“漕运”的仓储制度。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随商品经济发展兴旺,“漕运”已非必需,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遂令停止漕运。

图片

“漕运”总漕盘检验后出发前的训话

注:
1.总漕盘,也称漕运总督,是明、清两朝中央政府派出的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高级官员,品级为从一品或正二品。始设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驻节于南直隶淮安府城(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全称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不仅管理跨数省长达3000多华里的运河沿线,并且还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在明代和清初(1649-1659)兼庐凤巡抚,管理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庐州府和徐州、和州和滁州3州;自清末的1860年(咸丰十年)起节制江苏长江以北诸镇、诸道。而各省的督粮道,都隶属于漕运总督。
2.韩庄至台儿庄之间的河道上,自西向东依次建起韩庄、德胜、张庄、万年、丁庙、顿庄、侯迁、台儿庄八座斗门式船闸,八个闸当中,有个钜梁桥闸(今涧头集镇4公里处)。各闸开挖越河一道,以备泄洪和蓄水,利于通航。

3.文中所说的鹄严公,系汉阳柏泉三甲张氏家族九世祖讳叔珽公。《湖北通志》《汉阳县志》、《东西湖区志》等历史资料均有记载。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4年04月07日 07:37:23
2楼

好资料,长知识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