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池和厌氧反应器的区别
yj蓝天
yj蓝天 Lv.16
2024年03月23日 08:31:46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一、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与厌氧反应器中都有水解酸化步骤,从原理上讲,水解(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第一、二两个阶段。但两者的目的不同,其适应条件也不同,因此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二、两种工艺的目的 水解酸化池的目的主要是将原水中的非溶解态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态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物质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 在厌氧反应器过程中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厌氧反应器消化过程中的甲烷化阶段提供基质。

一、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与厌氧反应器中都有水解酸化步骤,从原理上讲,水解(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第一、二两个阶段。但两者的目的不同,其适应条件也不同,因此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二、两种工艺的目的

水解酸化池的目的主要是将原水中的非溶解态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态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物质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


在厌氧反应器过程中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厌氧反应器消化过程中的甲烷化阶段提供基质。

因此,尽管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段和厌氧反应器消化工艺中的产酸过程均产生有机酸,但是由于两者的处理目的的不同,各自的运行环境和条件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Eh不同

在混合厌氧消化系统中,由于完成水解、酸化的微生物和产甲烷微生物共处于同一反应器中,整个反应器的氧化还原电位Eh的控制必须首先满足对Eh要求严格的甲烷菌,一般为一300mV以下,因此。系统中的水解(酸化)微生物也是在这一电位值下工作的。而两相厌氧消化系统中,产酸相的氧化还原电位一般控制在一100mV一一300mV之间。据研究,水解(酸化)一好氧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段为——典型的兼性过程,只要置Eh控制在+50mv以下,该过程即可顺利进行。

2.pH值不同

在混合厌氧消化系统中,消化液的pH值控制在甲烷菌生的最佳pH范围,一般为6.8—7.2。而在两相厌氧消化系统中,产酸相的pH值一般控制在6.0一6.5之间,pH降低时,尽管产酸的速率增大,但形成的有机酸形态将发生变化,丙酸的相对含量增大,而丙酸对后续的甲烷相中的产甲烷菌会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对于水解(酸化)一好氧处理系统来说,由于后续处理为好氧氧化,不存在丙酸的抑制问题,一般pH维持在5.5—6.5之间。

3.温度不同

两种工艺对温度的控制也不同,通常混合厌氧消化系统以及两相厌氧消化系统的温度均严格控制,要么中温消化(30一35℃),要么高温消化(50一55℃)。而水解(酸化)一好氧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段对工作温度无特殊要求,通常在常温下运行,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水解(酸化)效果。

 

 


89474ff005d7842afefa.doc
94.0 KB
立即下载
放水发电
2024年03月23日 10:30:46
3楼

资料不错,感谢分享,鼓励支持上传附件资料

回复
yj蓝天
2024年03月23日 22:04:41
4楼

不客气,多谢您的关注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