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后:建筑作为“前线” △建筑鸟瞰?THAD
01.
前后:建筑作为“前线”
△建筑鸟瞰?THAD
教育教学综合楼建筑看似独立自治,实则其设计仍首先基于对建筑与所在环境关系的考量。项目用地决定了建筑的朝向状态——以其南侧长边面向同期新建景观广场,而以其西侧短边面向校园既有中心花园。新建景观广场严正对称,以纪念性服务于重大活动,而既有中心花园自然优美,以日常性服务于师生生活。上述二者,成为建筑所同时面向的两个“前方”:以建筑坐北朝南的习惯,建筑以南侧景观广场为前,以北侧运动场和看台为后;而以风景优先的园林视角,建筑则以西侧中心花园为前,而以东侧校园围墙和城市道路为后。
△概念手绘图?THAD
面向两个前方,需有两种不同的表情——方案以南侧简洁整体、清晰明确、沉稳内敛的立面形象塑造景观广场的背景界面,而以西部灵活发散、层次丰富、尺度近人、通透开放的建筑体量衔接周边建筑和景观环境。建筑主入口的斜向墙面,将景观广场纳为室内首层校史馆的室外延伸,而建筑西侧上下一贯的玻璃幕墙,则体现出中心花园吸引影响下建筑向风景开放的意愿。作为建筑与景观短兵相接、交互作用、彼此渗透的主界面,“前方”成为了“前线”。
△建筑人视图?THAD
事实上,将视点拉远,上述东西方向的前后关系,还涉及更大尺度的设计问题,即建筑作为校园与城市之间沟通过渡媒介所起的作用——在这里,“前线”扩展为建筑全体。建筑一方面需要体现武汉工程大学校园的风格特点并进一步提炼、树立学校自身的可识别性,另一方面需要成为与光谷新区建筑环境和谐共生的城市地标。我们试图以工程类学科理性明晰、朴质有力、趋新求变、着眼未来的特点作为校园与城市的结合点,以自然材质的大尺寸清水混凝土条板干挂幕墙为建筑主要外墙饰面材料,在呼应校园既有建筑蓝灰色调的同时形成新旧对话,薪传不废赓续,鼎革有所新造。
02.
上下:“接地”与“凌空”
△建筑人视图?THAD
△室外公共空间?THAD
一座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上部与下部往往有别,原因既有二者与外部关系的天然差异,也有自身功能的内部区别。综合楼首层至三层主要容纳校史馆、报告厅、档案馆和会议区等功能,房间尺寸大、形状多样、公共性强且对自然光线要求低,外部相应呈现开窗少、实墙多和室内外楼梯通达各处的面貌;而四至九层主要为行政办公用房,房间尺寸小、形状规律、公共性弱且需要充足的采光,外部相应呈现开窗多、实墙少和单元母题并置重复排列的形态。加之建筑首层需满足人员出入等需要,建筑“接地”的部分在原几何形体边界轮廓上减缺退让出檐下灰空间,进一步丰富了建筑下部的形象。建筑上部与下部以三层屋顶的室外活动平台相区隔,表情上一虚一实,而气质上一静一动——实而动者接地,虚而静者凌空。
△建筑中庭?THAD
作为空间核心,上下两部分拥有各自的中庭——下部中庭以贯通首层至三层的大台阶和上方校徽为主要空间要素,辅以木色装修的吊顶、格栅和墙面等空间界面,营造富于仪式感和纪念性的空间氛围;上部中庭则以大面积玻璃天窗引入充足明亮的自然光线,在白色墙地面上投下依时变幻的光影,与中庭内的斜向连桥和弧形悬挑楼梯一道,形成清新明亮、舒适宜人、便捷高效而轻松活跃的空间体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建筑人视图?THAD
03.
内外:壳体,或有深度的边界
△建筑中庭?THAD
综合楼建筑的形式语言和细部出自对当地气候的回应。由于武汉夏季高温且光热同季,提供有效遮阳成为建筑围护结构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建筑节能和室内热舒适意义重大。建筑南立面统一设置通长水平外遮阳,屋顶设置荫蔽人活动和设备摆放的遮阳廊架,并以此二者作为建筑形象的主要表现对象,形成建筑最具控制力和可识别性的外观特征。建筑东西立面的玻璃部分深深凹入后退,形成事实上的竖向遮阳,解决贯通观景视线和阻隔东西日晒间的矛盾,而北立面则仅将南立面遮阳自然退化为同位置凸出较少的水平线脚。上述做法,实际可以看作是将单层的墙面与屋顶进行拆分,形成具有结构和空间深度的气候边界,建筑立面也因此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大小变化的景深,从内外“一刀切”的单薄表皮,变为丰富立体、光影生动的有用空间。
△建筑楼梯?THAD
至此,建筑自内向外,形成了从大中庭到中小使用房间,再到由外墙、屋面和细密遮阳构件组成的围护边界这一实体密度逐渐增加的圈层结构序列——一个内外密度渐变的壳体。我们可以将这个壳体视为综合楼建筑的原型。而这个原型,推而广之,也许也可看作一切建筑的原型。
△建筑立面?THAD
项目图纸
△首层平面图?THAD
△二层平面图?THAD
△三层平面图?TH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