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仓里的更新,是一场以社区建设为主题的“城市复兴”
微痕
微痕 Lv.7
2024年01月25日 13:48:49
只看楼主

  记忆 / 重生 / 共建 / 相融 塔坪片区“北仓里”,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江北区,建于1985年,已经历数十年 的岁月。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常住居民老龄化以及原住居民的搬移,“北仓里”已经变得衰老,已无法满足现有居民属性和对丰富生活的需求,不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社会生活。

 


记忆 / 重生 / 共建 / 相融


塔坪片区“北仓里”,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江北区,建于1985年,已经历数十年 的岁月。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常住居民老龄化以及原住居民的搬移,“北仓里”已经变得衰老,已无法满足现有居民属性和对丰富生活的需求,不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社会生活。  


▼ 北仓里(旧改前)

     
     
     


2020年,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并赋予其新的活力,江北区启动塔坪片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项目,对“北仓里”渝北四村等进行房屋改造。涉及改造房屋44栋、72个单元,改造房屋面积11.6万平方米,约1487户。  



01.

城市更新,如何来做?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已从“增量规划”时代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各地城市正逐步摈弃原先的大规模开发、重建的模式,转而以“渐进式更新”“微更新”等模式实现城市复兴。传统的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已有较为成熟的模式和套路,即对建筑本体、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景观绿化及环境景观等内容逐一进行“脏、乱、差”的改造和提升。  



主要内容包括了如修复屋顶漏水、雨污管网的疏通改造、治理违章搭建、外墙面防水及更新改造、防雷设施、消防设施、楼道亮化、飞线下地、休闲花园、健身广场、行车停车、智慧管理等等的基本民生、环境和功能提升等问题。


但是,如果只是这些泛泛的改造和提升,也仅仅只满足了最基本的现代生活条件,对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来说还远远不够。对于我们的城市来说,像北仓里这样的老旧小区并不等同于城市的“洼地”和“伤痕”,它代表着的是城市的历史和过去。如果仅对其性能进行改善而没有深度挖掘其内容,城市的文化个性就会在街道和建筑中逐渐消失,城市也会失去独属自身的文化竞争力。



所以对我们来说,需要的不仅是房屋和环境的更新,更需要注重社区建设的“城市复兴(Urban Renaissance)”——既涵盖物质、经济、文化的多元复兴。


在城市更新中,我们的关切不仅是物质环境的提升,更包括了社会文化的保育。在这一课题中需要我们注重:对社区力量的培育,对当地居民情感的关注,以及对“社会排斥”现象的改善。我们希望通过设计重新整合,创造性地利用原有环境,带动地区再生——以片区的更新映射城市发展史,打造城市生活的展示平台。


▼ 街区百姓生活

 


城市更新虽然做的是针对城市片区的街道、建筑、景观的更新,但实质上从设计到落地,都反映着人与城市的互动。


在城市更新中,我们应该保持的是对城市里的“既有”的敬畏之心,这些“既有”代表着的是个体的记忆、社区的记忆,也是一代人的记忆。所以在城市更新中,我们需要有“以人为本”的意识,抱着“敬畏之心”在对其价值进行充分的评估的前提下来创作。  



02.

以“文化先行”助力城市旧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发布的《文化:城市未来》全球报告称,文化具有使城市更繁荣、更安全和更可持续的力量:


“明天的城市必须以人为本、具有抗逆性、有宜居建筑和自然空间、城乡联系以及优质公共空间。这就要求有创新而全面的政策制定和以文化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及改造,从而确保可持续性,提升民众生活质量。”


丰富多样的文化背景,这已经成为不同城市化社区之间增加社会凝聚力和对话的工具。


▼ 街区文化活动


所以,我们以“文化先行”的理念作为了我们将城市更新与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核心价值,在建筑空间之外展望项目的未来,从单纯的设计转向以文化导向为目标,将运营前置,从运营角度出发,站在项目发展的阶段去做具有前瞻性的思考——以“文化先行”为创意内核,在设计运营的整体更新中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在北仓里的改造中,我们所做的不仅是提升公共设施和服务,满足居民现代化的生活需求,同时,还要注重保留在地文化特色,延续城市人文记忆,保育生态环境,使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既具现代功能又保留独特韵味。



03.

项目探索


a.设计构思


重庆,以山城的天然地形落差消除了各式建筑的形态界限,以曲折巷道的移步穿梭承接着多样景观的违和感。作为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者,扎根和生长在重庆的北仓,在山城中看到了一座城市对生活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包容能力。



基于这种独特的城市精神,我们一直在城市更新中探索——“通过城市更新,旧的建筑和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创造和承接怎样的新型城市生活”的问题。塔坪的改造,既是一次城市更新中的老旧社区更新,也是回到人与环境中的一次对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包容性的“社区规划”更新方案的再探讨。


b.更新设计


塔坪片区“北仓里”坐落于观音桥商圈与鲤鱼池片区之间,片区内不仅拥有“北仓文创街区”网红打卡聚集地,还与“观音桥商圈”、“不夜九街”等人流集聚活动中心相邻,拥有极高的人气资源。除此外,2公里范围内还有长安三厂改造片区、中環万象城、新壹街等商圈,商业配套资源丰富。


▼ 项目位置


▼ 改造策略

 

 
c.项目定位

对北仓里来说,改造绝不仅是解决一时的脏乱差,其核心在于要真正焕发出社区空间里的“内容经济”与“体验经济”。

秉持“城市有机更新、新旧有机交融、和谐共生发展”的改造理念,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三位一体的共享型创意活力街区和核心商圈的都市美邻生活社区”为目标,建设成为能够体验城市温度、感受城市更新的品质型生活街区,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都市旅游新街区。


d.设计策略

开放引导,向“新”而生,打破空间限制,万物皆有可能。

本次改造以“微更新”的设计手法,借助城市修补工作方法,在更新中保护,以保护促更新。将“以人为本”“让生活更加美好”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强调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环境品质的提升,逐步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街巷空间,重现街区活力——体现旧街‘新’味、“置入艺术‘新’意、打造双创‘新’地”。


新旧结合,是一种共生,是不同个体形态在一定城市场所下相互依存。“旧”使人安稳;“新”使人兴奋。没有“旧”,人类将无所归依;没有“新”,人类会失去动力。“旧”是过去的“新”,“新”是未来的“旧”。新旧结合,可生成新的城市文脉,延续历史形态,从而把历史形态融入新的城市形态。


04.
改造设计

“城市修补”,要求设计从需求接收端直接走到需求收集的前端,从被动的技术服务提供者转型成为成为日常空间和日常生活的主动“联结者”。通过深入观察建筑、空间与人的关系,唤醒老旧街区内生动力的关键在于多元文化的融合,派生出不同的场景使用动机。

根据“三治两升一导入”的指导方针,结合社区现状和问卷调查,从3个大类45个小项分别进行分析,梳理出切实需要实施改造的范围及内容,首先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也将“空间再生”、“生活再生”和“产业再生”贯彻始终。

▼ 社区研讨
   

以文化先行为切入点,形成多场景体验业态,最大化的利用存量空间;通过建筑、景观、业态风貌形成高标识度的场景,以增量带存量。通过创新设计实践,激发空间潜能,提升在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致力于保障本地百姓的就业环境;加强居民的价值观认同,以此获取更多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a.在地文化梳理

北仓里的大部分楼栋原属审计局、林业局、明胶厂、嘉化厂、客车总厂、针纺站等企事业单位,有较强的工业属性,是改造元素的重要来源。

▼ 在地历史
 

 
阳台上的马赛克瓷砖是时代的产物,极具美学意义和时代感,我们保留了瓷砖原貌。楼栋标识、空调外机位的色彩也与各楼栋的马赛克瓷砖颜色保持一致。

北仓里毗邻“北仓文创街区”网红打卡聚集地,与“观音桥商圈”和“不夜九街”仅一街相隔,加之居民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轻人,所以潮流文化也是设计的抓手之一。

“北仓里”是一个文化融合的场所,改造从文化入手,从文化中提炼出元素,融入设计美学,贯彻于场地。

b.本体及环境改造

首先完成对整体空间环境的梳理。

其次是对基础改造的设计,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老百姓最迫切需要改善的。解决屋顶漏水问题,对破损屋面进行修缮;对雨污管网进行疏通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

▼ 项目点位

再次是对脏、乱、违章搭建、侵占公共空间的治理,以及对基础功能和社区品质的提升。包括对破损外墙等进行修缮、美化,对雨棚、防盗网的整治。对公共照明、消防设施、安防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便民网点、体育设施、养老抚幼设施、快递服务设施、垃圾收分类容器、无障碍设施、社区警务室、公共厕所、标识引导系统等进行提升;对具备实施电梯加装条件的楼栋按照市及住建部有关要求进行专项研究。对小区公共空间、小区绿化、社区特色景观、社区文化站等,结合小区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设计;尽可能拆除花台,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和步行空间。

▼ 项目建筑分析
 

结合小区文化、历史、地貌等特色,设置具有特色的绿色、人文景观。在环境改造中,也因地制宜的把文化元素溶于设计,集中在此体现。

▼ 项目环境分析
 

 
c.在地文化特色装置展示补充  

在北仓里的街区内,有着各类设计文化元素的融合。如整个北仓文创街区的标识。

北仓的原身——作为老重庆重要的纺织仓储厂,是重庆工业文化的缩影,也是历史长河中塔坪一带的在地生活集汇点。

于是,在北仓里可辐射的街区中,我们均以“纺织”为主题,以“织布机、布匹、梭子”为文化符号,不断在街区的各处景观装置和涂鸦中展示和重复独属于江北塔坪一带纺织厂仓库的纺织工业文化和历史记忆......

对北仓里来说,从基本居民楼的更新、配套功能的补充到街区整体景观的提升,我们希望展示的并非是一场老旧社区更新的结束,而是街区发展第一阶段的完成,这一完成将带来的是未来针对培育北仓里街区“可持续自生力”的关注和助力。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