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半亩塘 | 从设计建造到开发运营:把自然带回都市,把人带回自然。
小眼睛松鼠
2024年01月17日 16:56:30
只看楼主

“半亩塘”的诞生 1997年底,江文渊先生在台中创建了半亩塘。这是一个整合型的团队,尝试不走市场既有的道路,建立一个新的建筑模式: 建筑与环境整合。具体做法是将房子建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营造等专业人士全部纳入团队,从源头就把业主的需求纳入考虑,使结果接近理想中的家园。


“半亩塘”的诞生

1997年底,江文渊先生在台中创建了半亩塘。这是一个整合型的团队,尝试不走市场既有的道路,建立一个新的建筑模式: 建筑与环境整合。具体做法是将房子建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营造等专业人士全部纳入团队,从源头就把业主的需求纳入考虑,使结果接近理想中的家园。

这个团队成立为的是实现理想,但是也要活下去。摆荡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创业期非常辛苦。刚开始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就算把案子交给他们做,业主也常常不放心而一再地要修改。后来,他们想,就像《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   先种一棵梧桐树,凤凰就会来栖息。
于是宝山会馆、台中的半亩塘工作室枫香居所,和新竹的半亩塘会馆“若水”相应地就诞生了。 “建筑与环境整合” 的理念不再是诉诸文字或语言,而是在众人眼前的实现。


两年后陆续成立江文渊建筑事务所和余埕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逐步建构设计与工程整合的雏形。2003年3月,又成立绿埕营造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性地将公司原本仅能承作装修及景观工程之营业限制,大幅提升至建筑营建工程统筹管理之范畴。
2006年9月,半亩塘又成立了第四家公司——之间建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投入地产开发的领域,正式跨出环境产业上下游整合的最关键的一步。  



半亩塘设计理念

半亩塘主张以人为本、自然为师、讲求人天共好,并结合中国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将节气生活融入建筑里,   开展了另种具有东方思维的自然共生建筑——节   气建筑。找回東方的當代建築思維,找回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最先提出 节气建筑”的半亩塘环境整合创办人兼执行长江文渊解释,节气建筑不是专有名词,   是在找寻人与环境友善的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   建构人与土地环境共生共好的平台   ,相互尊重的态度,是最重要关键。所以当他们做工程整合之前,生态复育永远比盖房子来得重要。打造一个   “友善昆虫 的好环境,让昆虫乐意居住优游其中,这就是所谓“ 诱导式功法 ”。


面对当代环境议题的一一浮现,诸如热岛效应、生态栖地破坏、空气污染等,再再令建筑人反省自身,思考建筑业如何能负起责任,為地球多思考一些。 建筑如何友善环境、追求永续? 建筑如何回应风土、对话当代?

半亩塘经过二十多年的累积,具体实践出 「都市造山,里山造村」的建筑行动,為的是「把自然带回都市,把人带回自然」 ,构筑具台湾风土永续思维的建筑,实现人与自然共好共存的想望。 从环境关怀与社会观察切入,让建筑回归生活,用生活串起自然,在自然中疗癒身心灵。



半亩塘作品赏析  
 
  若山Ⅲ若蒔山

   
  半亩塘「造山运动」的第三座山,绿覆率高达265%,为了解决都市中的热岛现象以及当代集居困境,抛开传统建商思维,选择最适合人类的住居材料与环境,把自然带回都市,把人带回自然,造就都市生态多样性与台湾建筑绿覆率的新高。
顺应基地坐北朝南的条件,建筑的东西向立面皆采取复层深檐的设计,有效调节日照,达成外壳节能表现。合院串联南北向开口,夏天引入新竹地区明显的西风,达成自然通风。空中大量的半户外空间呼应台湾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让生活可以在雨天或热天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开窗延伸生活领域。透过环布于家屋四周的半户外深檐空间,创造环景皆绿的生活   空间。整体建筑也设计了散布路径,让人可以环湖水平散步之外,还可以登梯垂直散步,从地下三楼一路登梯散步至顶楼,回家像是登一座山,形成山居生活的想望。


若山Ⅱ若合山

 
若山II绿覆率高达217%,把传统合院高空化,把合院逍遥自在的生活型态带回都市里,让现代人可以打破制式的生活空间,用一个半户外合院串接客厅、餐厅及书房,轻易把生活延伸至户外。
若合山的景观採用浅山丘陵的概念设计,利用缓坡与梯桥,塑出起伏的地形,间中磊石溪流,自成都市一方微山林,人可栖游其中,生态景观兼揉农舍聚落的意象,约莫把邻近郊外横移进都市。捨去驱车郊外的时间,下楼就直接回到自然。雨后漫步在山之庭,沾湿衣襟也不足惜。  
 


    若山Ⅰ若餘山

 
若山Ⅰ,以“仿佛是都市里的一座山”为设计发想的开端,以群山的意象配置,首先碎化了大楼建筑原本的完整体量,配合使用机能将体量降低成低层的前侧公共空间,与后方的主栋的高层住宅区块,构成从山谷到山峰的意象。
 
在若山的每个角落,自然从来都不缺席,随着在建筑物中穿行停留的经验,植物的姿态与气味,阳光的温度,风和雨的声音,自在栖息的鸟虫生物,都会在人们的生活记忆生根,在都市里实现山居生活的向往。
 


朴山村

 

面对当代住宅开发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从反省角度出发,重新思考土地、住宅与人的关系,在朴山村,我们希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存在一种永续而和谐的整体关系,像是老聚落般有着浓浓的情味与深深的感动。因此,以永续为原则,自然风土为灵感,把人带回自然,找回人与自然间应有的平衡,是朴山村的核心精神。

从倾听开始,基地占地约四公顷,规划之初便保留一半以上的绿意,人为建筑的退让,不只留下了大面积的原生相思林、龙眼树,也保持着开发前的生态多样性。座落山头的面南垄地,整片基地由东向西呈现高至低的地势起伏,便依着山形,透过碎化的公设空间、村溪、会所、谷仓、农园等场所铺排出一条可供绕村的散步路径,引导村民日常间随兴地踏出自己的专属路线,人与自然间的界线因而模糊,绿意如影随行。
采取东方顺应思维,以永续为原则,从「理」的角度进行设计。从理水开始,基地位处垄地,水源不易保存,便透过水资源回收系统,一方面浇灌绿意,一方面流淌一脉村溪潺潺,成为复育台湾溪鱼的基地,完整生态系统健全。再来则通过风向模拟进行理气,确立建筑南面开窗的风水设计,导风引风实现当代凉感生活,减少空调使用。向老天借风、借水、借绿、借生态,借力使力,演绎一套「因借转化」的哲学。 


“大平窝村”
Da-Ping-Wo Village 
  项目坐落在新埔,大平溪与大平窝山之间山坳里的基地,野溪与古圳从中蜿蜒穿流,六十几棵原生的大树在此生长,依山傍水,   这是半亩塘团队的第一个开发案,   企图勾勒出现代民居的村落生活想像,为保留土地上原先珍贵的农田、老树、古圳、过水桥,将内在风景中,村里的人们晨起耕作日落而息的构想逐一实现,二十四户依时吐纳的节气村落,在此继续感受时间更迭。
  窝村的建筑群集中在基地北侧,自会馆为始,一条环村步道连接着二十四户家屋,平时散步赏景之余,沿途种满民俗生活植物的绿色巷弄也是邻居间串门子的途径,走过原生老朴树樟树,基地两侧端点各有休憩平台,要是带上珍藏的老茶也能在此煮水与老友泡茶,远眺对山上的草芒,与村落相邻的梨园,四季风土的感受也格外深刻。    
 


The One 南園
园区规划、室内及景观设计  
 
1985年落成的南园,占地27公顷。原为联合报创办人王惕吾先生退休居所,由台湾建筑之父汉宝德教授依宋朝赵伯驹名作「阿阁图」为灵感所设计。建筑融合江南庭园、闽式建筑、洋楼拱廊之风格,动员上百名手艺精湛木工与各方艺师,精雕细琢而成;匠心独具的场域,曾为台湾款待过许多元首级的人物,诸如前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前苏联总理戈巴契夫先生。
27公顷无尽绿意中有彩蝶扑翅、锦鳞遫游,但见园内台湾原生植物争先盛放,舆九重山相映成趣。感怀于场城生命力,日本建筑师限研吾以全桧木创作在台首件连结式大地艺术“风檐”,以连接天地人的意象,与汉宝德的南面致敬。


菩萨寺
   
寺庙的创始人慧光法师和自己的大弟子建筑师江文渊,2005年开始建造这栋建筑。一反传统寺庙宫殿式的建筑形态,他们选择了现代感十足的清水混凝土,并且保留灌浆产生的缝隙,让植物在这里自由生长,还加上了水系统循环,让寺庙在38度的高温天里都能保持凉爽、宁静的氛围。
菩萨寺从刚建好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对于长居于此的慧光法师来说,菩萨寺的空间是活的。   “你能感觉到它在成长,这里的花草树木、四季的变化都不同。夏天的爬山虎很茂密,整栋建筑是绿色的,冬天叶子落光剩下枯枝,门口的老梅树会开花也会凋零。所以这座建筑是有生命的,时间越久越有感受。”   经常来这里授课的美学大师蒋勋评价它:是一座会呼吸的建筑。慧光法师说:“我们设想这是一座500年的寺庙,不是外在的呈现,而是心灵上面的锻炼,建寺庙就是在建设我们的心。”


富贵三义馆
Fu-Gui Sanyi Art & Culture (Gallery) 
 
富贵三义馆设计的开端,一座山中美术馆的角色扮演了「收藏」的功能,我们反覆思索这精神,成为建筑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思考环境友善的议题,而决定出这美术馆真正样貌,以建筑1景观3的规划比例,将自然与艺术反转为设计思考的中心,建筑物在此化为框架与容器,收藏了自然、人文与艺术。
回应地形前后近六米的高程差,以及眺望远山的丰富自然景象,一道飘在竹梢上的空桥连接了前后两栋不相连地面层高度的建筑物,最低点是停车与服务动线层,第二层收藏半亩水塘和一片竹林的内向式景观,以及艺术典藏的空间;最顶层的第三层才是富贵的主入口与接待层,也衔接了三义木雕街的人潮动线。然而,主要建筑体都藏于地下,也避开山区冬季的北风,同时建筑表面覆盖大面积的水体与绿色植栽,以及半户外空间的规划,大幅降低使用室内空调的需求。

台湾:东方美学、大师设计、文创文旅游学  

3月24日—29日三期, 已成团 招募中。  

 


若水会馆  
Je Shui Pavilion
若水会馆原建筑体为陶瓷工厂,除了厂房与仓库外,在民国八十年代,原地主也曾将此园区规划成昆虫公园,参与萤火虫复育的工作,公园内安置许多巨大的溪石,种植多株大树,也成为附近居民特别的回忆。随着九十年代陶瓷事业逐渐外移,园区中的厂房空间渐渐闲置不再使用,邻近因为都市开发成了高铁旁新都心,园区空间也随着转变。半亩塘得以在此将旧建筑翻新成为新的企业会馆。
 


宝山会馆
Bao-Shan Pavilion 
走进会馆里,延伸到屋内的清水墙模糊与户外的界线,透过场所的铺陈,转圜与驻留间也牵动了身体与心灵,开启了各种关系之间的良善互动。入口处有一只稍低于腰际的原木长台,一旁是中岛吧台,烹茶下面以日常与生活招呼着来访的客人。
推开后门,绿苔与爬墙虎占满四周,树荫下简单的ㄇ型开口与对岸那头老树筛下的点点阳光,一条细长的木栈道往田中央延伸,是通往老树观稼台唯一路径,细长漂浮的桥面促使游者专注脚步往大树走去。直到到达平台的刹那,刚刚走进会馆路上的景象与道路出现眼前,而置身在此的游者也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感受人与自然相处的安逸自在感。  


南岛基督城佛光山讲堂暨美术馆
2007纽西兰国家建筑奖
建筑设计的发想由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敦煌石窟开始。厚实的建筑立面是大家对于南岛讲堂的第一印象,依照石窟的意像选用纽西兰当地石材,简单利落的量体切割,点出斧凿的雕刻意象,粗石素墙的搭配诉说出行者的思维,越接近建材的本质,建筑也越接近心灵。
而巨大的不规则凹龛里,分别是「行、住、坐、卧」四种姿态的人间行者,呈现出生活禅的轻松自在,不再仅以庄严肃静的宗教意象与群众接触,在日常生活间随意倚靠的闲适姿态进行学习与修行。


  蛰居
「女主人说她想要一幢藏起来的房子,像是土拨鼠的家一样隐没在地景里头,清晨醒来可以看到家里的羊在屋顶吃草……。」一段关于家的浪漫对话,开启了这个故事。基地位于两山合掌的苗栗谷地,河流怀抱,风由北方隘口进入,四周矮灌果园等平原围绕,在此兴建隐于世的住宅就是业主的期待。
从天空俯瞰,阳光透过三个垂直的开口进入家屋,天地与建筑围塑出「埕」空间。直径25米大圆是蛰居的第一个开口,顺着风向地形往上引导的南向立面,是建筑中唯一的方正立面,大面积的弧形落地窗,迎接山谷里夏日的南风和冬日的暖阳。
建筑选择以简朴而接近材料本质的清水混凝土与大地相接合,清水混凝土的弧形开口是这次营建团队全新的挑战,倾斜角度的椭圆弧形构成,从放样到钢筋模板组立以及灌浆,分吋间都有其必须坚守的精准度。建筑工艺与自然相融交合,在时间的刻划下建筑渐隐,融入地景。

 
 
     
注:本文由景观周整理编辑,素材来半亩塘及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后台发送“转载”按要求注明    

放水发电
2024年01月18日 09:30:01
3楼

这份资料不错,支持与鼓励多上传分享给大家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