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故事,城市街角的力量—宜昌东湖大道能量花园
灯一盏
灯一盏 Lv.2
2023年12月15日 11:13:14
只看楼主

前两天接到HID翰地景观新作,街头的开放绿地设计,我个人还是挺有感触的,小的时候路上的汽车没有那么多,我和小伙伴都喜欢在放学后顺着道路一路走一路玩,拿一根树枝怼在地上,把手都推麻了,还在下雨时,撕几张纸片顺着下水道比赛谁的跑得快。 但上了高中后,路上的汽车就越来越多了,眼见着汽车窜上了人行道,占领了大街小巷的空地,自那时起我就特别向往干净的街道,至少没有到处停放的车辆。HID翰地景观的设计将开放空间和绿化带融合在一起,挺好。

前两天接到HID翰地景观新作,街头的开放绿地设计,我个人还是挺有感触的,小的时候路上的汽车没有那么多,我和小伙伴都喜欢在放学后顺着道路一路走一路玩,拿一根树枝怼在地上,把手都推麻了,还在下雨时,撕几张纸片顺着下水道比赛谁的跑得快。


但上了高中后,路上的汽车就越来越多了,眼见着汽车窜上了人行道,占领了大街小巷的空地,自那时起我就特别向往干净的街道,至少没有到处停放的车辆。HID翰地景观的设计将开放空间和绿化带融合在一起,挺好。

“城市街角是城市的力量之源,是活力、文化和社交的重要节点。”——刘易斯·芒福德

       项目地块是宜昌夷陵区东湖大道城市更新项目的重要节点,周围有三条城市干道,一处滨河公园, 其独特的区位价值在于以下四点 对于 为夷陵区商务政务形象大道的 东湖大道 而言,此处是 东湖大道北侧的 起点;对于城水相依、双向四车道的平湖大道而言,这里是重要的道路沿线界面;对于跨黄柏河的丁家坝大桥而言是跨江后的第一空间节点;对于锦江大道的学校而言,这里是重要的通过性节点;对于黄柏河滨河公园而言,这里是市民进入公园前等红灯的停留场所。地块南侧为烟草公司大楼,北侧与黄柏河滨河公园隔路相望,因此从纵向的城市绿化斑块而言,这里是从绿色滨河公园向城市过渡的一个街角空间。

△ 东湖大道城市更新总平面图  

△ 更新后的 东湖大道



-现状解读-   

Site Analysis


         原场地被浓密的多层次绿化围合,场地内列植棕榈树,由于缺乏养护呈现衰败迹象。内场为功能上的临时停车空间,周边人群的临时过道空间。作为双向三车道19米宽的政务型大道东湖大道一头一尾两大节点中的重要节点,随着东湖大道的整体更新改造,该地块的现状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功能的需求,亟需提升。


△ 场地原始 照片


-设计挑战-

The Question


      小身材大责任。

      在这块长75米不等,宽25米的场地中,我们要实现以下目的:

      1. 完成其作为道路形象界面的功能,遮挡局部已经老旧的城市建筑立面的同时保证视线通透;

      2. 满足城市人流快速通过的要求,根据现场观察,每日黄昏落日之前,会有来自锦江大道中小学的放学人流,而日暮时分会有大量人群通过此处的人行横道前往平湖大道马路对面的滨江公园锻炼。作为重要的路过节点,为市民提供一个快速、安全、有效,但又能偶尔停留的开放城市空间,是使用功能上的第一要求。
      3. 完成其作为东湖大道北侧起点使命,让其具有一定的故事性,与东湖大道的文化意义相融合,可被阅读、被感知。东湖大道(平湖大道-夷兴大道段)作为一条商务政务大道,全长500米,仅有一头一尾两处街角花园。整条东湖大道的红线宽26米,路幅宽19米,两侧地下埋有大量城市管线,无法种植大树,打造常规意义上的林荫大道。正因为此,作为东湖大道北侧的起点的街角花园,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内容。



△ 能量花园设计范围






- 设计策略 -

Title Solution


      小街角大能量。

      夷陵区的名字来自“水至此则夷,山至此则陵”,夷与陵,就是山与水的形态表达,作为代表夷陵区商务政务形象的东湖大道,自然是要将山与水铭刻其上,所以 我们把山的形态赋予东湖大道的北端,让山的能量为我们重新规划场地。



△ 总平面图


    

山的裂变与 交通的捷径 - 

      我们用更有力量感的构成,让“山”从场地中生长出来,产生场地的肌理,让原本随机的交通方式,在满足人快捷通行习惯的前提下,形成了场地的步行体系。


△ 设计 推演,“山”从场地中生长出来



 -  山的秩序与林阵的对照 - 
      自成   体系排列的树阵为   裂变后的山形提供了林下树荫空间,也为城市道路提供了绿色森林界面,也承接了自黄柏河绿道而来的休憩功能。

△    空间使用, 山的秩序与林阵的对照




 




-空间设计-

Space Design

    

      场地犹如大地艺术般呈现出了山的意向, 山的形态被缩微在这个小空间中,成为可被驻足解读的场地内容。

    “山”荡漾于“水”面之上,给行人留出足够的安全通行空间的同时,为夜晚的蓝色泛光留出了空间。我们选择了 夷陵 连绵山峦中 海拔 700米以上的 高山,将其镌刻于山形之上: 盘山海拔722米 绝壁栈道十里长 廊; 青山峰 海拔890M,巨石穿洞, 称之"南天门"; 毛公山海拔1047M,三峡坝区的制高点; 大王岩海拔1134M,高耸入云,悬崖陡壁; 百里荒海拔1297M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天柱山海拔1445M,孤峰峙立,拔地耸 立; 黑良山海拔1792M,黄柏河水系发源地


△  山的裂变形成的场地肌理

  △    开放的边界

△  山的秩序与林阵的对照

  △ “   水”沿着山体流淌

  △    夜幕下的蓝色灯光是山体的裂缝



- 山的形态与 场地的功能空间 - 

       山的形态呈现自场地拔起的姿态,于两山之间形成“平原”,是为呈现夷陵地图的地雕,穿出于林下花境之间,成为一个个小而美的休憩空间。


△    镌刻在石材上的地图和水系

△    两山间形成的绿地平原

△  整个场地犹如大地雕塑

△ 在场地里休憩的父子




- 山的边界与 人的休憩空间 -

      在微尺度下,山的有序褶皱,成为了场地中的休憩长椅,为等候红绿灯的行人,为路过的孩子与家长,提供了别样的街角空间。


△    放学路过的孩童在场地停留嬉戏
 

△ 去往对面滨江公园 的行人

△  山的有序褶皱形成场地中的休憩长椅



- 山的肌理与城市的视线焦点 -

      作为东湖大道的北侧起点,代表夷陵的二字的拼音文字以深渊镜的方式嵌入在山的肌理定义出的绿地之中,成为东湖大道入口的第一视觉焦点。


 

△ “夷陵”二字拼音的深渊镜互动装置





-细节设计-

The Details


      大块面的的花岗岩石料为场地带来了雕塑感和力量感。精确加工的不锈钢嵌石文字、不锈钢地灯、深渊镜互动装置为场地注入了精致的细节,形成了一个场地可被阅读、场所精神可被感知的街角空间。


      △        “夷陵”二字拼音镌刻在座椅上    
     

     
           
      △        每座山的介绍 镌刻山形之上      


-写在最后-

Afterword


       这样的一个街角空间, 但因为 殊的地理位 置,超越了 常规意义上的路过停留空间,他被赋予了山的形态与意义,充满力量感的街角林下空间,让下学的孩子,有了一处可以探索玩耍的场所,让等红灯的行人可以有临时落脚的地方,让匆匆行人有快速通行的捷径且通过的同时感受不一样的城市风景。


△ 能量花园的生活方式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宜昌东湖大道能量花园

项目地点:湖北宜昌

加倍努力
2023年12月19日 08:41:45
2楼

学习了山的故事,城市街角的力量—宜昌东湖大道能量花园设计理念,多谢了。

回复
加倍努力
2023年12月19日 08:41:50
3楼

学习了山的故事,城市街角的力量—宜昌东湖大道能量花园设计理念,多谢了。

回复
加倍努力
2023年12月19日 08:42:08
4楼

学习了山的故事,城市街角的力量—宜昌东湖大道能量花园设计理念,多谢了。

回复
鹏江
2023年12月21日 11:43:15
5楼

有创意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