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中有钢框架支撑体系?请问可以采用混凝土框架+钢支撑的结构体系吗?//
规范中有钢框架支撑体系?请问可以采用混凝土框架+钢支撑的结构体系吗?//
2楼
可以采用混凝土框架+钢支撑的结构体系
只不过钢支撑的结构体系不但是用来控制结构总体刚度和侧向位移,而且用来提供阻尼;两种用途,不同的设计原则。
回复
3楼
赞同楼上的观点,可以参考刘伟庆的论文
回复
4楼
1.对于型钢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和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是否应按照框架—剪力墙结构来确定适用高度?
答:根据《抗规》6.1.1条的条文说明规定,对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的高层建筑,从安全和经济诸方面综合考虑,其适用高度应有限制。
在框架结构计算中需要控制结构计算的七个指标。其中,周期比、弹性层间位移角、剪重比和刚重比都对结构的经济性有显著影响,因为这四种指标需要采用增大抗侧力构件的抗侧刚度来实现。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地震作用增大,框架需要不断增大竖向构件的截面就显得笨重而不经济了,而框架—支撑结构可利用支撑来影响前四种指标,类似于框架—剪力墙中剪力墙的作用,从而使框架—支撑结构中的框架构件可在一定范围内满足经济性要求。而位移比、刚度比和受剪承载力比值是由结构的竖向规则性控制的,对结构的经济性影响较小,因为随着结构的增高,这三个指标并不需要一味增大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抗侧刚度(支撑对指标的影响详见前期发表的文章)。
支撑作为结构体系的第一道防线提高了框架结构的安全性。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相比,支撑在框架—支撑结构中起到了增加结构层间抗侧刚度的作用,类似于剪力墙所起的作用,但是支撑只能承担楼层的水平力,而剪力墙能与竖向构件共同工作,不但能抵抗水平力,还能承受一部分的竖向力(较少框架柱的轴压比),对框架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型影响较支撑更为有效。
因此本文认为,框架—支撑结构的受力性能介于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之间,A级适用高度可按框架—剪力墙结构减少20%左右,7度时约为96米,8度时约为80米,而对于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或Ⅳ类场地上的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应再适当降低20%左右。根据《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规定,型钢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的适用高度也可适当提高,当全部结构构件均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包括型钢混凝土框架和钢筋混凝土筒体组成的混合结构,除设防烈度为9度外,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可相应提高30%~40%。
2.对于型钢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和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是否应按照框架—剪力墙结构来确定抗震等级?
答:由于在型钢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和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中,支撑与混凝土结构的相互作用还有待于工程中的实践总结,因此,在确定抗震等级时,保守建议按照《抗震规范》,《高规》和《型规》中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规定进行确定,并采用相应的抗震措施。计算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并按框架结构进行计算。
3.关于层间位移角要求
答: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中采用的非结构构件(包括围护墙、隔墙和各种装修)种类繁多,材料的性质和结构连接性能都会影响其容许变形能力,经济合理地确定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制值 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困难的问题。对于框架填充墙结构,根据试验资料的分析,填充墙与框架间出现周边裂缝至墙面初裂时,变形值极小,层间位移角约为 。当墙面开裂较普遍,沿对角线裂缝基本贯通时,变形值(位移角)达到 时,但此时裂缝不宽且较易修复。当变形(位移角)达到 时,砌体破裂而严重破坏。所以,工程实用上用砌体填充墙面裂缝不超过对角线贯通作为“不坏”的标志。其他材料的非结构墙体,如外挂墙板及各种轻质隔墙,一般来说,其“不坏”的容许变形能力要比砌体填允墙大,但目前尚缺乏完整的实验资料。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初裂时变形值(位移角)为 。墙板出现对角裂缝时的位移角约为 。根据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新的抗震规范给出了层间弹性位移角 的限值,本文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和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由于较少采用填充墙或者抗震墙,其层间位移角按照框架结构的规定应小于 是偏于安全的。
4.关于轴压比要求
答:由于型钢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和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应按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规定进行确定,并采用相应的抗震措施。因此轴压比也应满足《抗震规范》,《高规》和《型规》中框架结构柱的规定。
回复
5楼
蜻蜓侠说的太好了
回复
6楼
谢谢4楼的回答,有一点还不明白:钢支撑和框架柱之间的地震力如何分配?程序如何考虑?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