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和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 大跨度钢结构 越来越多的被用到 大型公共类建筑领域 ,而此类结构通常采用设置临时支撑架进行高空原位拼装的施工方法,在结构安装完成后,需对临时支撑架进行卸载,使钢结构体系从胎架支撑状态可靠地过渡到结构本体受力状态。
随着我国经济和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 大跨度钢结构 越来越多的被用到 大型公共类建筑领域 ,而此类结构通常采用设置临时支撑架进行高空原位拼装的施工方法,在结构安装完成后,需对临时支撑架进行卸载,使钢结构体系从胎架支撑状态可靠地过渡到结构本体受力状态。
钢结构的卸载 必须以 体系转换方案 为原则,以 结构计算分析 为依据,以 结构安全 为宗旨,以 变形协调、卸载均衡 为核心,以 实时监控 为保障。另外必须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一要求,对称同步释放。
跨层结构卸载位过程是 使结构缓慢协同空间受力 的过程,此间,跨层结构发生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并逐渐过渡到设计状态,因此,结构卸载工作,至关重要,必须确定 合理的卸载顺序和正确的卸载措施 ,以确保跨层结构安全卸载到位。为此,要遵循以下原则和规定。
1. “变形协调、卸载均衡”的原则
卸载实际就是 荷载转移过程 ,在荷载转移过程中,必须遵循 “变形协调、卸载均衡” 的原则。不然有可能造成临时支撑超载失稳,或者跨层结构局部甚至整体受损。因为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结构最终受力状态完全不一致,必须通过施工验算,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确保满足多种工况要求,这是卸载施工的要求和特点。
2. “南、北区同步卸载”原则
为防止个别支撑点集中受力,宜根据各支撑点的结构自重挠度值,通过放置在支架上的可调节点支承装置(千斤顶),经多次循环微量下降来实现“荷载平衡转移”。
3. “精确计算,严格监控”的原则
在卸载过程中由于无法做到绝对同步,支架支撑点卸载先后次序不同,其轴力必然造成增减,应根据设计要求或计算结果, 在关键支架支撑点部位,应放置检测装置(如贴应变片)等,检测支架支点处轴力变化,确保临时支架和结构的安全。
在卸载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循环卸载时的每一级高程控制精度, 设置测量控制点 ,在卸载全过程进行监测,并与计算结果对照,实行信息化施工管理。
结构临时支座(拼装支点),临时支座分批逐步下降,其状况相当于支座的不均匀沉降。这都将引起结构内力的变化和调整。对少量杆件可能超载的情况应事先采取措施,局部加强或根据计算可事先换加强杆件。
1.液压泵, 2. PLC 控制屏, 3. 液压千斤顶, 4位移传感器 5. 液压软管, 6. 传感线, 7. 电磁控制阀, 8.压力传感。
整个卸载流程包括: 卸载前检查、正式顶升、卸载 。其中卸载部分又两个阶段。
1. 卸载前检查
1.各支撑点支撑情况。
胎架:胎架搭设是否合理、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千斤顶:千斤顶是否居中,不居中必须想办法调整到中部;
2. 刻度标示情况。
a. 在临时支撑点近侧立刻度尺,对准刻度,并固定好,直到卸载完毕方可拿下;
b. 直接在千斤顶上沿下落方向放出每步卸载的长度值,作为每步卸载的控制标准;
c. 在千斤顶邻侧立钢管,在钢管上放出每步卸载的长度值,作为每步卸载的控制标准;
振弦式表面应变计
2. 正式顶升
1)合理布置油泵等设备,接上高压油管,经检查后可进行顶升作业。设备应布置在有效顶升梁体以外,以减少顶升力的格外负责。
2)每两个千斤顶设置一个位移传感器,以检查横梁升高位移情况,相邻梁体顶升高差值应控制在2毫米内。
3)顶升开始,对千斤顶将压力顶升到贴合压力,自动暂停,检查各个部位,全部正常再对千斤顶加载,可以按照2mm,5mm,10mm,50mm,分批次加载到达指定高度,顶升过程中需要监控各位位置的受力情况,系统内部设置保护压力,但是人为还要监测各个点位压力情况。
向下卸载,千斤顶应缓慢、分级加载,以5 mm为一个加载档次,卸载过程不同于顶升过程,卸载过程中设定卸载数值为负数。
卸载过程中,按照垫块高度来分批次卸载,保证垫块上方3-5mm的有效空间,便于工人是否抽出,分批次卸载,整体同步缓慢下降,直到基本结构到位。
3. 卸载
卸载顺序 :从中间向两边按顺序(1→2)分级卸载,每次卸荷20T,测量人员跟踪监测结构变形情况和各千斤顶荷载。按每级20T卸载,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全部卸载完成。
第Ⅰ段:
钢梁两侧放置多块支撑垫块,并将千斤顶放置在垫块上并保证千斤顶与被顶钢梁在未顶升前有100mm左右的预顶空间;操作同步顶升系统,两侧千斤顶在位移传感器和PLC的控制下进行同步顶升,千斤顶顶升5~10mm从而使钢梁与吊柱脱离,拆除H型钢支撑,抽取第一块垫板;
第Ⅱ段:
千斤顶降下10mm,观察节点受力情况及支撑点变形情况,下降卸载后要检查各支撑点受力变形情况,必要时应在观测变形比较明显部位设应变片来掌握结构构件局部变形情况,以及时发现、处理问题。
每轮下降完毕后,汇总各控制点卸载情况,以便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状况,便于现场处理。
每阶段操作,都必须密切注意以下事宜:
1.必须在统一指挥下协同操作;
2.必须按刻度尺/刻度线来控制每次下降值;
3.必须在规定的时间缓缓完成,不得过快或过慢;
4.必须执行每段卸载后检查制度,检查胎架、千斤顶受力情况,检查结构变形情况特别是构件焊缝和跨层结构与两侧主体连接变形情况,必要时应贴应变片检测控制构件变形情况;
5.必须严格执行现场卸载过程检查、上报机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处理。
6.必须严格执行突发事件紧急处理机制。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处理期间不得继续施工并对该部位采取必要加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