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零线地线,接反了会有什么后果?该怎样区分它们?
zsd_7962099525
2023年10月17日 16:24:16
只看楼主

一般来说,火线为红色、控制线为黄色、零线为蓝色、地线为黄绿双色线,复杂的电路容易让人出错。那么,如果三线接反会有什么危害,又该怎么解决呢?小编围绕这些问题整理归纳了以下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般来说,火线为红色、控制线为黄色、零线为蓝色、地线为黄绿双色线,复杂的电路容易让人出错。那么,如果三线接反会有什么危害,又该怎么解决呢?小编围绕这些问题整理归纳了以下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图片


一、火线零线接反


01、火线、零线如果接反了,在一些灯具当中,就会导致灯具出现一些小故障。比如会出现微闪的问题,关闭了之后,因为火线和零线接错,导致零线带电,这时候即使将灯关闭了,也会出现电流,这种现象短时间内虽然没有危险,但是会导致电路损坏,后期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02、如果是在配电箱中出现了接错的问题,错将零线当作火线接到了空开上,虽然在断开之后没有了电流,但是人如果与之相接触就会触电。配电箱当中的零线排就变成了火线排,带有电压,容易造成漏电,甚至引发火灾的发生。


图片


二、火线零线接反解决方法 


01、如果是配电箱当中出现火线、零线接反的问题,比较好解决,需要将所有支路断路器下面的电线拆除掉,再分清火线、零线,交换两个电线的顺序,重新接上就可以了。


图片

02、而如果是普通的空气开关,零线、火线接反了,零线、空气开关的线路都要拆卸下来,再交换位置。


03、如果是插座上面接反了,将家中先断电,将插座拆卸下来,将火线和零线的接线柱重现连接,上面都会有标志,注意L要接入火线,N要接入零线。重新连接到位,看一下有没有松动的问题,最后将螺丝拧紧,插座面罩盖上,才能够保证接线没有出现问题。


图片


三、火线地线接反 


地线可以防止当电器的电线绝缘出问题而使电器的金属外壳带电。这时如果有人接触到金属外壳,就会引起触电事故。为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插座内有一极接于地线,当电器的外壳带电时导向大地。此时,有人接触外壳时,人体的电阻要远远大于电器外壳与大地间的电阻,所以些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极小,从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如果火线和地线在插座外接反了,那么电器的金属外壳将处于带电状态。此时一旦有人触及外壳将引起触电伤害。


图片


所以在接线的时候要先有效区分,再对应接入到接线处,一定不能够出现接错的问题,因为严重的会导致触电危险,还可能会引发火灾。



四、零线地线接反 


从工业用电系统上来讲,地线取自大地,电阻小于10欧。而零线取自变压器的中性点,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所以从系统图上看,地线和零线的电位都为零,只是定义不同而已。但在家装市场上,安装插座时,地线和零线不可以接反。主要是因为家里的配电箱内漏保开关的原因。如果接反时,流过漏保开关的进出电流不平衡,从而引起漏保开关的跳闸,影响正常供电。
接错的后果
01、零和地接反或混接,这个平时没事,但比较危险,地线不能接到零线上。否则导致设备外壳带电。(一般设备正常时外壳几乎不带电)
02、进户的地线可以临时做零线用(这样电表不转,属于偷电),但如果你想做长久的用,有许多不利因素,如:由于接地点环境的变化(雷雨、湿度等)导致电压不稳;变电所因素使火线对地电压达到380V等,都能导致用电设备很容易受到影响及严重损坏。


五、区分方法 


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过很多接线不规范的现象,导致线路检修非常困难。比如不按标准配置电线的颜色,零线、火线和地线都使用了同个颜色,这个时候想区分火线,零线,地线很困难,必须借助检测工具来区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快速区分火线,零线,地线,下面给大家介绍方法:

01、借助电笔测量区分



首先我们用电笔分别测量三根线,电笔发亮的那条线就是火线,然后找到火线后做好记号,最后剩下了零线和地线电笔不发亮,这时如果还用电笔是区分不出来零线和地线了,那怎么办尼,我们可以把总开关上的火线和零线对调接上,再来用电笔测量零线和地线,电笔发亮那条线就是零线,剩下最后一条就是地线了。这个方法非常实用。


02、用电笔和灯泡协助测量



一样道理,先用电笔找出火线做个标记,然后找来一个灯泡,灯泡一头接火线,另外一端分别接零线与地线,如果灯泡正常发亮,证明测量的那条线是零线;如果灯泡接通后漏电保护器发生跳闸,证明测试的是地线。

03、通过肉眼区分 



这种方法只适合接线规范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家庭电路中,正常情况下火线用红色,零线用绿色或者蓝色,地线用黄绿双色线。如果接线标准的话,我们就可以用肉眼就能快速区分出火线、零线和地线。不过平时还是不太建议用这种方法,必竟很多家庭电路都比较乱,接线不规范。如果还用这种方法就容易出错,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免费打赏
蘇瑾熙
2023年10月19日 10:01:35
2楼

好资料,很有帮助,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