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慢性中毒 一.菌胶团的吸附和分解 今天分享的思路来源于《硫化物对厌氧生化作用的影响及解救措施》。 上面这个图很有意思,它可以看作一个简单的细菌模型,描述的是环境中S2-浓度与细胞中毒之间的关系。 在此我们借鉴一下这个思路,环境中存在的不仅仅是硫离子,还有其它很多种对微生物有毒的或者有抑制性的物质。 由于菌胶团的吸附作用,当它们在吸附营养物质时,也会把毒性物质吸附在自己身上。虽然有的毒性物质在低浓度条件下可以被分解,但通常速率很慢。
活性污泥慢性中毒
一.菌胶团的吸附和分解
今天分享的思路来源于《硫化物对厌氧生化作用的影响及解救措施》。
上面这个图很有意思,它可以看作一个简单的细菌模型,描述的是环境中S2-浓度与细胞中毒之间的关系。
在此我们借鉴一下这个思路,环境中存在的不仅仅是硫离子,还有其它很多种对微生物有毒的或者有抑制性的物质。
由于菌胶团的吸附作用,当它们在吸附营养物质时,也会把毒性物质吸附在自己身上。虽然有的毒性物质在低浓度条件下可以被分解,但通常速率很慢。
如果进水中有毒物质浓度较低,吸附速率K1和分解速率K2差不多,那么有毒物质就不会在菌胶团上富集。
但如果进水中有毒物质浓度较高,吸附的速率远大于其分解速率,那么有毒物质就会逐渐在菌胶团表面富集。
菌胶团表面吸附的有毒物质浓度越高,扩散进微生物细胞膜与酶结合使其失活的几率就越大。在这样的场景下,系统连续运行时间越长,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就越大,也就有更多的细菌死亡,当细胞死亡的速度大于新生的速度,就会从宏观层面表现出抑制作用。一方面,系统对污染物的净化程度会下降,部分细菌死亡使增加的生物量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有毒物质的积累,更多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这样也会逐渐降低污泥产率。
二、有毒物质积累的影响因素
对于这个问题,常规的思路是尽量降低进水中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物质的浓度,同时降低进水量。进入生化系统里有毒物质的数量=进水流量*进水浓度(Q*S)。
这与COD负荷的计算思路是一致的,在同样的污泥浓度条件下,有毒物质的负荷越低,就越利于有毒物质的分解而非积累。
这种生化系统的慢性中毒,有时仅仅通过数据监测,需要很长时间之后才会发现。这是因为出水数据只能看到宏观层面的变化,而微观层面的变化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也是因为这个思维惯性,当出水数据开始表现出异常时,现场人员常常也只会从短期事件上寻找原因。
由于是慢性中毒,所以还应该再加上一个时间函数,用以表示长期效应,而非即时反应。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由于每一个系统,在某一段时期内菌种的数量、种类和处理能力都是一定的。
当进水中包含固定浓度的毒性物质时,在低流量状态下运转良好,但会随着进水流量的提升,毒性物质富集现象越来越明显。
即便后期降低了流量,由于长时间的吸附富集,菌胶团内部已经积累了很高的浓度,很可能这个浓度已经超过了敏感细菌的承受浓度,而且很难被分解。
这个时候即便降低进水流量,甚至停水进行闷曝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三、解救措施
在此我们假设有一部分难降解COD只能以吸附的形式去除。也就是说,虽然出水COD很低,但并不意味着对应的有机物已经通过生物分解作用去除了,而仅仅是被菌胶团絮凝吸附。
如果不排泥,那么这些COD对应的物质实际上仍原封不动地停留在系统中,只是用常规的方法监测不到而已。
对于一些难降解有毒物质,提供外源性电子供体可以加速其降解速率。近似地理解为需要额外补充一些易利用BOD,有助于解除那些吸附型有毒物质对微生物长期的抑制作用。
这样一个解毒过程,我觉得补充BOD的位置,不应当放在进水区,而应该在系统中BOD基本被消耗完,也就是原本发生硝化反应的位置。
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补充碳源,不是提高负荷,增加污泥产量。而仅仅是在BOD消耗完后,人工补充进作为电子供体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