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鄂西北岗地上,伏卧着一条蜿蜒百里的长渠——白起渠。假若从高空俯瞰,白起渠像一株枝干壮硕、瓜果累累的长藤,静静地匍匐在鄂西北大地上,构成这片土地的奇特景观,也让这片古老的土地有了数千年的传奇故事和历史烽烟。 白起渠又名长渠,它西起南漳县的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的赤湖入汉江,全长49.25公里,最大水流量为43立方米/秒,如今灌溉面积仍达30万亩。它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是中国古代兴建最早的伟大水利工程,被《中国水利之最》一书列为我国“最早的灌溉渠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湖北省修复的第一个大型灌溉工程。
在辽阔的鄂西北岗地上,伏卧着一条蜿蜒百里的长渠——白起渠。假若从高空俯瞰,白起渠像一株枝干壮硕、瓜果累累的长藤,静静地匍匐在鄂西北大地上,构成这片土地的奇特景观,也让这片古老的土地有了数千年的传奇故事和历史烽烟。
白起渠又名长渠,它西起南漳县的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的赤湖入汉江,全长49.25公里,最大水流量为43立方米/秒,如今灌溉面积仍达30万亩。它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是中国古代兴建最早的伟大水利工程,被《中国水利之最》一书列为我国“最早的灌溉渠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湖北省修复的第一个大型灌溉工程。
长渠宜城小河朱市段。安富斌 摄
公元前279年,白起奉秦昭襄王之命,发动了攻打楚国的战争,至上庸起兵,沿着汉水南下,并且一路拆桥焚舟,怀抱着必死之心,把楚国军队打得节节败退。鄢城曾经是楚国的都城,为了保卫鄢城,楚王调动楚国主力部队全力坚守。面对坚固的城防以及誓死抵抗的楚国军队,白起想到了采用水攻这一办法。白起利用鄢城及其周围地理位置较低的特点,还有周围河渠密布的有利条件,在距离鄢城差不多一百里的南漳县武安镇旁古夷水(今蛮河)河段上,拦河引水,沿武安镇至楚鄢城一线开拓沟渠,将水引入鄢城外围西南一带容量较大的陂塘。一切就绪之后,白起便放水淹城,最终攻破了城池。
据《水经注·沔水》记载:“后人因其渠流,以结陂田。”虽说白起修建渠道的初衷是为攻城杀人,但战事远去之后,当地老百姓也很快发现了渠道的价值,在白起渠的基础之上,在渠道的周边连接起许多陂塘。到南北朝时期,这一带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几十万亩灌溉能力的区域。因此,白起渠被称为“化干戈为玉帛”“化剑为犁”的范例。
2022年仲夏,我有幸来到湖北南漳的白起渠遗址,亲眼见到了白起渠的堤坝、首闸、河道、碑阁、碑文和白起渠庙宇的各种构件。经历了数千年的变迁,虽几经整修,如今的堤坝和河道已经略显破旧,不过灰暗的堤体、剥蚀的外表以及破旧的河道,伴随着缓缓流动的渠水,依然日日夜夜向世人诉说着白起渠数千年的烽烟与传奇。
当地著名的文化学者、白起渠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功臣庹先沮向我们一行兴致勃勃地介绍说,白起渠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伟大水利工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比四川的都江堰早23年,比陕西的郑国渠早33年,比广西的灵渠早65年,堪称“华夏第一渠”。
白起渠之所以如此显赫,除了它的历史久远,还与它独特的结构和灌溉功能有关。整个工程由“拦河坝,引水口,干渠”三大主体构成。楚国水利技术是其基础,施工技术复杂而先进,在水利技术史上有许多重大创造。如,一为“立碣”“壅水”“筑巨堰”“障渠而东”,运用了筑坝引水。而筑坝施工技术如《水经注》所指:“以竹筱石,葺土而为碣。”工程属性为竹笼工程。二为多源引水梯级开发,采用了跨流域调水方法,多源引水以补充水源。三为“起水门”,水门即相当于斗门,节制闸,建在渠道上以控制流向,调节流量。四为“垒以土石”,“斩竹伐木”,“以防横溃”。更重要的是长渠还开创了水利史上“陂渠串联”蓄、养、提相结合的供水方法的先河,其先进技术在安徽、湖南、甘肃等地推广并沿用至今。
所谓“陂渠串联”,意思是将堰塘与渠道串联起来,常年蓄水,忙时灌田。《大元大一统志》即明确记载了“起水门四十六,通旧陂四十有九。”即指白起长渠灌区有49口堰塘与渠道相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起长渠得到了复兴,沿岸人民承继古人“陂渠串联”灌溉农田发挥效益的经验。现在的长渠,以三道河大型水库为主水源,15座结瓜水库及2671口陂塘为补充水源,发展了古长渠“陂渠串联”水利形式的灌溉优势。这种“长藤结瓜”式的供水方式,科学合理且十分先进。非灌溉季节,拦河坝这个“瓜根”使河水进入渠道(瓜藤),渠水入库塘(瓜);农田需水时随时输水灌溉,做到常流水,使地表径流全面运用;常年蓄水,不让水源白白流走浪费,扩大了水源;灌溉季节再供水给库塘。这样,塘堰、水库循环蓄水,提高了水库塘堰的利用率。整体工程也实现了以多补少、以大补小、以余补缺、互通有无、平衡水量,充分发挥工程最大潜力的目的。
然而,作为一项古代工程遗存,从被发现到被保护、维修、改造和重视,能否最终化茧成蝶成为世界级遗产,除了工程本身已固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还与有识之士的慧眼识珠积极推介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密不可分。就白起渠而言,自打它申报立项到最终获得成功,实际上经历了艰辛漫长的过程。
时间上溯到30年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庹先沮刚从基层学校调到南漳县教委工作,一次到安乐堰小学检查工作,听说白起渠出土过“蔡侯朱之缶”,立即引起他巨大的警觉和兴趣,自此他开始关注白起渠。后来在灌区内的荩忱中学和武安镇教育改革实验驻点,他开始与老街坊、老干部、老水利人和老教师座谈调查,搜集白起渠及其灌区的资料,下功夫研究起了白起渠。为了弄清白起渠的来龙去脉与相关的人和事,他四处搜集与此相关的近百本文献资料,收集了国家、省、市、县出版的有关文史资料50多本。
数年后,庹先沮到县文化局工作,主持申报了白起渠省级文物保护项目,不仅进一步搜集丰富了长渠的文献资料,而且调查了解了有关长渠的传说故事、碑刻文物及与灌区地域文化特别是水文化相关的文物达200多处。2016年10月,襄阳市三道河水电工程管理局正式启动白起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工作,庹先沮任顾问组长,由此他带领申报团队开始了长达两年艰苦的资料和文物搜集。
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炎炎夏日,已过顺耳之年的庹先沮与相关人员先后跑遍了灌区上下百多里上千平方公里的地方,调查古桥、古井、古庙宇,特别是古陂塘和古渠道、古河堰。发现碑刻及与水文化相关的遗迹近200处,拍照片300多幅,做拓片10余幅,收回碑刻等文物10余件。为了调查拍摄几块水文化碑刻,他和专班人员驱车到百里外的李庙茅坪后,又跋山涉水徒步三十余里,钻深山老林,冒着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考察白起渠水源地之一的老龙洞水文化石窟。
工夫不负苦心人。2018年8月14日上午8时45分,加拿大萨斯卡通传来喜讯:在世界排灌委员会第69次理事会上,中国湖北长渠(白起渠)与四川都江堰等通过终审,被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一举填补了襄阳市世界遗产和湖北省灌溉工程遗产的空白,世界遗产的名录里,又多了一个中国古遗迹的名字。
编辑:蒋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