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24年评职称,有哪些材料必须今年准备好?
踢足球的椅子
2023年06月14日 09:02:53
来自于江苏职称
只看楼主

评职称最先要做的就是需要了解自己明年够不够条件报名,主要是学历、资历是否满足,以及在公司缴纳社保 如果哦们明年够资格报了,那就需要详细了解职称报名条件中的职称论文、继续教育、业绩,这些材料的准备需要消耗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需要提前准备! 01职称论文 1)数量 从目前南京地区的政策来看,申报中高级职称只需要一篇发表论文,当然也有不少地区申报中级职称,只要求提供专业技术报告,包括但不限于

评职称最先要做的就是需要了解自己明年够不够条件报名,主要是学历资历是否满足,以及在公司缴纳社保

如果哦们明年够资格报了,那就需要详细了解职称报名条件中的职称论文、继续教育、业绩,这些材料的准备需要消耗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需要提前准备!

6DC3BADD-2EFB-4c65-A611-7713E62DBBD4.png

01职称论文

1)数量

从目前南京地区的政策来看,申报中高级职称只需要一篇发表论文,当然也有不少地区申报中级职称,只要求提供专业技术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专项研究报告、技术分析报告、以及立项研究(论证)报告等等,各地政策不一样,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清楚。

2)时间

去年和今年论文截止日期是当年的3月31号,结合更早之前截止日期都是上一年度年底,因此建议大家提前1年发表,即2024年评职称人员最好在今年年底前发表职称论文,有备无患哪!

3)查重

关于查重的要求,知网查重需低于40%,为保险起见,建议最好控制在10%以内

4)数据库及新闻出版总署

所发表的文章需要在知网、维普、万方、龙源检索到,杂志需要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检索到

如果杂志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不到,杂志社出证明也不行,只能重新发论文,白白耽误了一年时间和金钱

02继续教育

1)学时组成

中级:360学时

高级:450学时

2)时间

一般来说是申报之前完成即可,但是每年都有无数的人在报名前才想起来补学时,来得及还好,来不及咋办?第二年报? 所以继续教育学时建议今年就开始准备,有备无患

3)如何准备

网上有免费的,但是需要挂和考试,可以长时间待在电脑前的可以试试,也可以去基地买学时上课,会获得学时卡,有可能是这样的:

也有可能是这样的:

主要还是看你自己专业是什么?记住,做什么就学什么!

03业绩

这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业绩是什么,也不知道换单位意味着什么

业绩就是我们做过的项目。盖房子的提供盖了几个房子的证明,机械设计的提供下器械的图纸,软件开发的提供开发的一些方案代码......

几年前的业绩你是否还能找到?找到了是否齐全?再说说换工作的,换了工作意味着可能需要提供前单位业绩,因为现单位时间比较短的话,提供的业绩是不足以支撑职称评审的。离职之后,基本人走茶凉,现在不去找前同事吃饭办事,等到申报的时候,只有一首凉凉送给你

所以建议业绩从现在开始准备,越早找越好找。何况做工程的,后面忙起来,谁还有时间回头找资料,错过了又后悔,这些年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了

因此职称论文今年最好储备好,继续教育和业绩资料建议现在开始储备,别因为拖延又耽误了一年时间!

如果评职称想花钱省事儿的,扫描下方二维码可报名

rBBhIGR4R36Ab08uAADTCdKi_GU07.jpeg



免费打赏
池子也
2023年07月03日 16:57:56
2楼

评职称最先要做的就是需要了解自己明年够不够条件报名,主要是学历资历是否满足,以及在公司缴纳社保

如果哦们明年够资格报了,那就需要详细了解职称报名条件中的职称论文、继续教育、业绩,这些材料的准备需要消耗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需要提前准备!

6DC3BADD-2EFB-4c65-A611-7713E62DBBD4.png

01职称论文

1)数量

从目前南京地区的政策来看,申报中高级职称只需要一篇发表论文,当然也有不少地区申报中级职称,只要求提供专业技术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专项研究报告、技术分析报告、以及立项研究(论证)报告等等,各地政策不一样,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清楚。

2)时间

去年和今年论文截止日期是当年的3月31号,结合更早之前截止日期都是上一年度年底,因此建议大家提前1年发表,即2024年评职称人员最好在今年年底前发表职称论文,有备无患哪!

3)查重

关于查重的要求,知网查重需低于40%,为保险起见,建议最好控制在10%以内

4)数据库及新闻出版总署

所发表的文章需要在知网、维普、万方、龙源检索到,杂志需要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检索到

如果杂志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不到,杂志社出证明也不行,只能重新发论文,白白耽误了一年时间和金钱

02继续教育

1)学时组成

中级:360学时

高级:450学时

2)时间

一般来说是申报之前完成即可,但是每年都有无数的人在报名前才想起来补学时,来得及还好,来不及咋办?第二年报? 所以继续教育学时建议今年就开始准备,有备无患

3)如何准备

网上有免费的,但是需要挂和考试,可以长时间待在电脑前的可以试试,也可以去基地买学时上课,会获得学时卡,有可能是这样的:

也有可能是这样的:

主要还是看你自己专业是什么?记住,做什么就学什么!

03业绩

这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业绩是什么,也不知道换单位意味着什么

业绩就是我们做过的项目。盖房子的提供盖了几个房子的证明,机械设计的提供下器械的图纸,软件开发的提供开发的一些方案代码......

几年前的业绩你是否还能找到?找到了是否齐全?再说说换工作的,换了工作意味着可能需要提供前单位业绩,因为现单位时间比较短的话,提供的业绩是不足以支撑职称评审的。离职之后,基本人走茶凉,现在不去找前同事吃饭办事,等到申报的时候,只有一首凉凉送给你

所以建议业绩从现在开始准备,越早找越好找。何况做工程的,后面忙起来,谁还有时间回头找资料,错过了又后悔,这些年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了

因此职称论文今年最好储备好,继续教育和业绩资料建议现在开始储备,别因为拖延又耽误了一年时间!

如果评职称想花钱省事儿的,扫描下方二维码可报名

rBBhIGR4R36Ab08uAADTCdKi_GU07.jpeg



回复
环保工程设计师
2023年07月04日 10:42:31
3楼

评职称最先要做的就是需要了解自己明年够不够条件报名,主要是学历资历是否满足,以及在公司缴纳社保

如果哦们明年够资格报了,那就需要详细了解职称报名条件中的职称论文、继续教育、业绩,这些材料的准备需要消耗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需要提前准备!

6DC3BADD-2EFB-4c65-A611-7713E62DBBD4.png

01职称论文

1)数量

从目前南京地区的政策来看,申报中高级职称只需要一篇发表论文,当然也有不少地区申报中级职称,只要求提供专业技术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专项研究报告、技术分析报告、以及立项研究(论证)报告等等,各地政策不一样,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清楚。

2)时间

去年和今年论文截止日期是当年的3月31号,结合更早之前截止日期都是上一年度年底,因此建议大家提前1年发表,即2024年评职称人员最好在今年年底前发表职称论文,有备无患哪!

3)查重

关于查重的要求,知网查重需低于40%,为保险起见,建议最好控制在10%以内

4)数据库及新闻出版总署

所发表的文章需要在知网、维普、万方、龙源检索到,杂志需要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检索到

如果杂志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不到,杂志社出证明也不行,只能重新发论文,白白耽误了一年时间和金钱

02继续教育

1)学时组成

中级:360学时

高级:450学时

2)时间

一般来说是申报之前完成即可,但是每年都有无数的人在报名前才想起来补学时,来得及还好,来不及咋办?第二年报? 所以继续教育学时建议今年就开始准备,有备无患

3)如何准备

网上有免费的,但是需要挂和考试,可以长时间待在电脑前的可以试试,也可以去基地买学时上课,会获得学时卡,有可能是这样的:

也有可能是这样的:

主要还是看你自己专业是什么?记住,做什么就学什么!

03业绩

这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业绩是什么,也不知道换单位意味着什么

业绩就是我们做过的项目。盖房子的提供盖了几个房子的证明,机械设计的提供下器械的图纸,软件开发的提供开发的一些方案代码......

几年前的业绩你是否还能找到?找到了是否齐全?再说说换工作的,换了工作意味着可能需要提供前单位业绩,因为现单位时间比较短的话,提供的业绩是不足以支撑职称评审的。离职之后,基本人走茶凉,现在不去找前同事吃饭办事,等到申报的时候,只有一首凉凉送给你

所以建议业绩从现在开始准备,越早找越好找。何况做工程的,后面忙起来,谁还有时间回头找资料,错过了又后悔,这些年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了

因此职称论文今年最好储备好,继续教育和业绩资料建议现在开始储备,别因为拖延又耽误了一年时间!

如果评职称想花钱省事儿的,扫描下方二维码可报名

rBBhIGR4R36Ab08uAADTCdKi_GU07.jpeg



回复
穿越地平线
2023年07月04日 10:56:30
4楼

评职称最先要做的就是需要了解自己明年够不够条件报名,主要是学历资历是否满足,以及在公司缴纳社保

如果哦们明年够资格报了,那就需要详细了解职称报名条件中的职称论文、继续教育、业绩,这些材料的准备需要消耗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需要提前准备!

6DC3BADD-2EFB-4c65-A611-7713E62DBBD4.png

01职称论文

1)数量

从目前南京地区的政策来看,申报中高级职称只需要一篇发表论文,当然也有不少地区申报中级职称,只要求提供专业技术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专项研究报告、技术分析报告、以及立项研究(论证)报告等等,各地政策不一样,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清楚。

2)时间

去年和今年论文截止日期是当年的3月31号,结合更早之前截止日期都是上一年度年底,因此建议大家提前1年发表,即2024年评职称人员最好在今年年底前发表职称论文,有备无患哪!

3)查重

关于查重的要求,知网查重需低于40%,为保险起见,建议最好控制在10%以内

4)数据库及新闻出版总署

所发表的文章需要在知网、维普、万方、龙源检索到,杂志需要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检索到

如果杂志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不到,杂志社出证明也不行,只能重新发论文,白白耽误了一年时间和金钱

02继续教育

1)学时组成

中级:360学时

高级:450学时

2)时间

一般来说是申报之前完成即可,但是每年都有无数的人在报名前才想起来补学时,来得及还好,来不及咋办?第二年报? 所以继续教育学时建议今年就开始准备,有备无患

3)如何准备

网上有免费的,但是需要挂和考试,可以长时间待在电脑前的可以试试,也可以去基地买学时上课,会获得学时卡,有可能是这样的:

也有可能是这样的:

主要还是看你自己专业是什么?记住,做什么就学什么!

03业绩

这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业绩是什么,也不知道换单位意味着什么

业绩就是我们做过的项目。盖房子的提供盖了几个房子的证明,机械设计的提供下器械的图纸,软件开发的提供开发的一些方案代码......

几年前的业绩你是否还能找到?找到了是否齐全?再说说换工作的,换了工作意味着可能需要提供前单位业绩,因为现单位时间比较短的话,提供的业绩是不足以支撑职称评审的。离职之后,基本人走茶凉,现在不去找前同事吃饭办事,等到申报的时候,只有一首凉凉送给你

所以建议业绩从现在开始准备,越早找越好找。何况做工程的,后面忙起来,谁还有时间回头找资料,错过了又后悔,这些年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了

因此职称论文今年最好储备好,继续教育和业绩资料建议现在开始储备,别因为拖延又耽误了一年时间!

如果评职称想花钱省事儿的,扫描下方二维码可报名

rBBhIGR4R36Ab08uAADTCdKi_GU07.jpeg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