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种 / 二十四节气
/ 芒种 /
二十四节气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时节,仲夏已至,麦浪声声。随着各地进入“三夏”时节,我国从南到北,夏收、夏种、夏管正在进行,全国各地一片农忙景象,所以芒种也被称为“忙种”。
夏收作物成熟收获后,各地田间地头的秸秆处理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近年来,秸秆禁烧在不少地区已成为共识,但个别的质疑之声仍然存在。
制图:张晨
今天,笔者就将这一话题细细拆解,带大家明白,秸秆为什么以前能烧,现在不能烧。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肥田方法”
提到秸秆禁烧,很多人会说,刀耕火种,焚烧秸秆是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方法,不仅能够将寄存在秸秆上的病菌、虫卵杀灭,减少病虫害发生,还能够清理掉大部分草籽,减少下季田间杂草数量。并且,秸秆焚烧后的灰烬中能够增加土壤肥力。
既然好处这么多,以前能烧,现在为什么就不让烧了呢?
其实,背后的道理很简单,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农业经验的确能达到杀菌杀虫,减草增肥的效果,但是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眼光看问题。
这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存在、发生条件是处于变化中的,随着外在条件的变化,旧事物就会表现出“不适应”的特征。放在秸秆焚烧这一问题上,外在条件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增加。过去,农业育种水平不发达,种植密度小,且多为人力或者畜力开荒,耕种效率不高。因此,秸秆产生量有限。如今,我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秸秆产生量达到8亿吨左右。
其次,秸秆使用途径减少。以前农民多将秸秆作为做饭燃料、牲畜饲料使用,其余焚烧处理。随着城镇化以及农村能源清洁转型加速推进,农村天然气普及率提高,需要使用灶台烧火做饭的场景逐渐减少,直接就地焚烧便成为最简单的处理方式。
最后,大气污染治理不断深入。蓝天保卫战打响十年来,重点区域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总体污染强度仍然比较大,一旦大气扩散条件不利,叠加特定时间秸秆大面积露天焚烧产生的浓烟,区域PM 2.5 极易爆表。
此外,由于许多田地周边即是高速公路或省道乡道,焚烧秸秆的浓烟会遮挡行车视线造成交通事故。例如,荣乌高速 山西段 就因附近村民在道路外耕地焚烧秸秆产生浓烟,先后发生8起交通事故,造成12辆货车、2辆小型客车受损,1名货车驾驶员受轻微伤。内蒙古鄂尔多斯一男子也因露天焚烧秸秆,导致火烧连营引发成片大火,被行政拘留10日。
不让烧怎么办?
由上述可知,露天焚烧秸秆这一过去老百姓常用的肥田杀虫方法在当前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已不能够简单“一烧了之”。那么,又会有人问,秸秆不让烧,双季种植区的农时可等不了,总得告诉农民怎么办吧。
秸秆如果不就地焚烧,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还田,就是用粉碎机将秸秆粉碎,再用旋耕机直接翻耕到地里。另一种是离田,就是将秸秆用打包机打包之后运离田间。
目前,秸秆还田是最主要的技术,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形式。如犁耕深翻还田,将粉碎后抛撒在耕地表面的秸秆翻埋到耕作层以下,自行腐解。其次便是秸秆离田综合利用。
2016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投入资金25亿元,围绕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以提升秸秆农用水平、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秸秆市场化利用水平、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和标准化水平为目标,在12个省(区)按照“整县推进、多元利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开展了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通过上下努力、合力推动,我国在秸秆多措并举综合利用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已达到80%以上,基本形成肥料化利用为主,饲料化、燃料化稳步推进,基料化、原料化为辅的综合利用格局。
以江苏部分粮食产区为例,2022年,高邮市秸秆离田量达到40万吨;盱眙县机械还田率约85%,夏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灌南县58万亩秸秆实现全量还离田……
在离田去路方面,灌南县与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收购秸秆基料化应用,每年超过12万吨。盱眙县由光大生物能源(盱眙)有限公司联合15家秸秆收储中心成立秸秆综合利用联合体,年利用农作物秸秆、稻壳及树皮树枝等农林废弃物约30万吨。
在资金补贴方面,由政府负责补贴资金给秸秆收运企业,如灌南县通过争取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秸秆回收奖励每吨10元钱,共为企业补贴资金30多万元。高邮同样对开展机械化收集作业的企业按照每亩1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吸引社会资金购置离田收集设备,积极培育秸秆收集企业及合作社,从源头上提升了离田作业效率,解决“资源量大但收不上来”的难题。
可以看到,我国秸秆禁烧工作一直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相关部门在源头禁烧的同时,疏堵结合,并非简单“一禁了之”。
有些锅该不该秸秆禁烧来背?
秸秆禁烧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点多面广,涉及部门和相关主体众多,其中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在所难免,对于秸秆禁烧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些人便将锅甩在了秸秆禁烧这一政策的出发点上,认为秸秆就是应该烧掉,禁烧是错误的。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在当下我国秸秆资源量已非常巨大的情况下,如果放任随意焚烧,必然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造成更大的影响,也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
因此,对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当冷静分析,用积极有效的方法予以应对,而不是一味否定质疑。
例如,对于秸秆还田中有可能会导致的病虫害和幼苗根系悬空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建表示,秸秆还田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要有配套的农机具,且有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如果作物收获的时候,秸秆切碎不够,抛撒不匀,且农机手耕整地作业不到位,容易导致作物播种和栽插质量差,影响作物产量。
另外,如果上一茬作物病虫草防治不到位,也可能会加重下一茬作物的病虫草害,增加防治成本,影响作物产量。所以,秸秆还田需要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示范,得到资金支持,尤其是在技术推广应用的前1年—2年。
并且,农作物出现黄苗、死苗以及病虫害现象与选种、种植方式、管理方式和气候 (如冬季骤然降温) 等多种原因有着复杂的联系,无法全部归因于单一因素。因此这个锅,不能完全甩到秸秆还田头上。
此外,在秸秆离田的多种综合利用方式中,应推动秸秆产业链条的延伸和高附加值利用,提升农业副产品的增值收益;在消耗秸秆最重要的生物质能发电方面,有专家呼吁将生物质发电纳入现货市场交易范畴,以减轻政府对电生物质发电的补贴压力。同时,严格落实对农户和企业的补贴政策,实现“互利合作、多方共赢”目标。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是一门大学问,既不能放任不管,无序焚烧,也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因时因地制宜,才能“秸”尽全“利”,实现“秸”能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