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YA360报道:碳化硅模块的主要难点
sh皇华
sh皇华 Lv.2
2023年05月30日 10:38:59
只看楼主

  碳化硅模块主要难点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引线键合、二是散热。   引线键合是在一种在封装中将多个器件之间进行互连的方式,一般使用细金属线,利用热、压力、超声波等使金属引线与基板焊盘紧密焊合,但在模块中复杂的互联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寄生电容或寄生电感。由于碳化硅器件具有高频特性、栅极电荷低、开关速度快等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电压过冲和振荡现象,造成器件电压应力、损耗增加和电磁干扰等问题。

  碳化硅模块主要难点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引线键合、二是散热。


  引线键合是在一种在封装中将多个器件之间进行互连的方式,一般使用细金属线,利用热、压力、超声波等使金属引线与基板焊盘紧密焊合,但在模块中复杂的互联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寄生电容或寄生电感。由于碳化硅器件具有高频特性、栅极电荷低、开关速度快等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电压过冲和振荡现象,造成器件电压应力、损耗增加和电磁干扰等问题。


  因此在互连方面,目前正在从传统的铝线键合以及超声焊接,逐步转向铝包铜线、铜线键合等方式,同时引线框架也采用银烧结技术来代替传统的铅/锡合金焊。


  在散热方面,尽管碳化硅器件可以工作在更高的温度,理论最高工作温度可以超过500℃,但与此同时碳化硅功率模块在相同功率等级下体积大幅降低,也就是功率密度较高,因此对散热的要求其实反而更高了。即使是耐热性能较好的碳化硅器件,在工作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性能下降,加上封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失配等,容易造成可靠性隐患。


  所以目前在碳化硅模块散热上,通过优化传热距离以及传热面积的封装,来提高散热性能,比如通过双面散热、降低结构层数等方式来提升散热效率。


  小结:


  随着碳化硅模块产品大规模落地,新能源汽车应用案例的增多,碳化硅模块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电动汽车的标配。根据赛米控的数据,采用全碳化硅模块在最大开关频率下能够最多相比同规格硅基IGBT功率模块降低85%的开关损耗。而即使相比碳化硅MOSFET单管,碳化硅模块的工作效率也由于在封装中的寄生电感更低,开关损耗更低,因此工作效率、工作开关频率更高,可以帮助减少无源器件的尺寸,以及整体模块的尺寸。


  不过,在前面提到碳化硅模块的两种形式之外,也有车企以及电控供应商采用单管并联的方案来设计功率模块。比如第一款大规模应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电动车型特斯拉Model 3上,采用了一种名为TPAK的封装模块并联,在主驱逆变器功率模块上共有24颗TPAK,采用单管并联的方式排列,每颗TPAK封装中有两颗碳化硅MOSFET芯片,功率模块整体有共48颗碳化硅MOSFET。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