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公共建筑设计:北京 · 中央美术学院北区礼堂/旧改
傻傻的啄木鸟
2023年05月12日 09:31:35
只看楼主

北区礼堂原来是作为阶梯教室使用,此次改造是为了提升空间以及设备品质,用以举办国际会议,同时作为学院的学生活动中心。在传统的观念里,礼堂空间象征着荣誉感与秩序,其所呈现的是内向的,程式化的稳定性。然而,基于当下美术学院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设计团队将礼堂定义为校园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让它成为集校园活动、学术交流、集会等多元化的交互场所。 场地的最大问题在于内部公共空间的局促与外部环境的杂乱且浪费。新建的折面钢板与原有建筑构件相互穿插生成若干连续的“视窗”。这些窗景沿着人们的行走过程产生由私密到开放的变化。其核心意义在于打破室内外的边界,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生动和有趣的活动场所。



北区礼堂原来是作为阶梯教室使用,此次改造是为了提升空间以及设备品质,用以举办国际会议,同时作为学院的学生活动中心。在传统的观念里,礼堂空间象征着荣誉感与秩序,其所呈现的是内向的,程式化的稳定性。然而,基于当下美术学院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设计团队将礼堂定义为校园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让它成为集校园活动、学术交流、集会等多元化的交互场所。




场地的最大问题在于内部公共空间的局促与外部环境的杂乱且浪费。新建的折面钢板与原有建筑构件相互穿插生成若干连续的“视窗”。这些窗景沿着人们的行走过程产生由私密到开放的变化。其核心意义在于打破室内外的边界,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生动和有趣的活动场所。



南侧由于新旧结构的并置所形成的视窗经过微型花园的介入,有效的隔离了室内与外部广场环境。人们的内部活动透过院落吸引着外面人的视线以产生“窥视”的趣味。



建筑正立面是一个6米高,20米宽的折面巨大橱窗。白天,它将外部景观纳入室内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采光和开阔的视野。到了夜晚,从室外像室内望去,由于室内地台相比室外地面升高了90公分,因而自然形成一个面向外部广场的“舞台”。



楼梯的红色在空间起到控制构图和平衡的作用。原有外墙被拆除后所形成的框架被强化成两个巨大的景框,透过其中,楼梯展现了黑与红的图形关系。当人们站在窗外,可以透过景框感受形状与色彩相互叠加的戏剧性。也让楼梯成为了一个充满形式感的“秀场”。


















免费打赏
lijiawei411
2023年05月14日 10:51:55
2楼

北区礼堂原来是作为阶梯教室使用,此次改造是为了提升空间以及设备品质,用以举办国际会议,同时作为学院的学生活动中心。在传统的观念里,礼堂空间象征着荣誉感与秩序,其所呈现的是内向的,程式化的稳定性。然而,基于当下美术学院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设计团队将礼堂定义为校园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让它成为集校园活动、学术交流、集会等多元化的交互场所。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