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合金微电解填料的用量及设备尺寸的计算 一、工艺优势1.催化铁碳微电解技术现阶段,在针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各种处理工艺中,大多数会用到催化铁碳微电解技术,原因无它,催化铁碳微电解处理废水无论是对色度、COD去除率还是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的方面,都可以满足我们想要的处理效果。新型催化铁碳微电解技术是在无需外接电源的情况下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当系统通水后设备内形成原电池系统,在其周围产生许多电场形成电流,对废水进行电解的原理,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 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我公司在传统工艺技术上进行了优化,经过多次实验和工程化应用,也在核心材料—催化合金微电解填料上做了改进,解决了微电解填料板结、钝化、活化,更换的难题,催化组分和铁碳材料通过1350度高温形成架构式合金结构,不会像铁碳混合组配那样容易出现阴阳极分离,影响原电池反应,是一次成功的技术革新。
催化合金微电解填料的用量及设备尺寸的计算
一、工艺优势
1.催化铁碳微电解技术
现阶段,在针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各种处理工艺中,大多数会用到催化铁碳微电解技术,原因无它,催化铁碳微电解处理废水无论是对色度、COD去除率还是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的方面,都可以满足我们想要的处理效果。
新型催化铁碳微电解技术是在无需外接电源的情况下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当系统通水后设备内形成原电池系统,在其周围产生许多电场形成电流,对废水进行电解的原理,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 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我公司在传统工艺技术上进行了优化,经过多次实验和工程化应用,也在核心材料—催化合金微电解填料上做了改进,解决了微电解填料板结、钝化、活化,更换的难题,催化组分和铁碳材料通过1350度高温形成架构式合金结构,不会像铁碳混合组配那样容易出现阴阳极分离,影响原电池反应,是一次成功的技术革新。如此好的工艺,用的越来越多,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因此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类的产品,混淆视听,这也就对我们技术人员的设计、方案、选型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何准确的给客户做出方案,微电解填料用量多少,停留多长时间,这些专业的并不是每个技术人员都详细了解的。书本上的知识毕竟还是有限,正是应了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填料用量及反应器的计算
(1)微电解填料的用量
条件1,需知每小时水量:例:10m3/h
条件2,需知微电解反应运行时间:例:1h
条件3,需知微电解填料的容水量,专业称孔隙率。
即一立方微电解填料处理多少方水。
即催化合金微电解填料孔隙率为65%
条件4,微电解填料的比重;即:填料比重1.3T/m3
计算:微电解填料用量=(10/0.65)*1*1.3=20吨。
(2)反应器尺寸的计算
a、设备直径:微电解填料的装填高度设计在2.5~3m,依据填料用量总体积,倒退算出截面积,再推出直径。另外注意的是考虑运输,设备直径一般不大于4.2m。
b、设备高度:设备填料高度2.5~3m;
填料托板以下的布水布气排泥检修高度留下0.8~1m;
上面保护水层高度0.5~0.8m,再加堰头保护高度0.5~1m;
调整各变量,设备总高一般为5~7米。
2.微电解反应时间设计
微电解根据不同废水水质,反应时间从30分钟到2个小时都有。通常一般设计1-1.5小时,制药等难处理废水可设计停留2小时。建议先做实验,小试实验很重要,然后确定停留时间,如没有废水不能实验,建议按反应2小时来设计。
二、运行过程的注意事项
1. 进水PH控制
正常工艺运行PH调节至3±0.5。也不能太低,PH<2时微电解填料消耗量会稍大一些。正常微电解填料消耗10~15%左右。
微电解反应过程中检测PH值如果到4以上,需要再滴入酸调节PH至3,否则微电解反应效果会大大下降。
2.其他进水条件控制
(1)、进水曝气量:一般气水比为3:1,考虑特殊情况下需要用到加大气水同调,设计时气水比10:1
(2)、进水温度:一般5℃以上
(3)、微电解进水钙硬加碱度小于1500mg/L
(4)、微电解进水悬浮物应小于80mg/L,当进水悬浮物超物质时应做适当前处理;
(5)、油脂类废水必须先隔油
没有一成不变的工艺,只有合适不合适。微电解工艺也不例外,即使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工业废水,也可能有的厂家的废水用微电解工艺有很好的处理效果,有的废水就不行。小试的重要性毋庸赘述,反对空谈理论。小试要大胆尝试,并多做几次,排除偶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