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建设和膜工艺总投资额达2110亿,这件事,有必要“小题大做”!
cof_29424278
2023年03月28日 09:37:27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2021年,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 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 从国家战略层面,释放了污水资源化发展的有力信号 。   近日,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4部门 联合印发 《关于公布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确定了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  

2021年,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 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 从国家战略层面,释放了污水资源化发展的有力信号  

近日,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4部门 联合印发 《关于公布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确定了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  

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李杰也表示, 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潜力巨大,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方案  

什么是污水资源化?一言以蔽之就是 提标 。核心问题是什么?是 技术可行性和钱从哪儿来  

01
污水处理企业如何获得丰厚技术溢价?    
将费用转变为资源,倒逼技术升级  
污水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障碍是其   技术经济可行性   问题。
较高的水处理成本,使得污水回用只有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以及效益较好的工业企业能够大规模使用。  
如果对北方缺水地级市大规模推行,势必增加城市及工业企业的运行成本。
一部分是再生水厂的投资费用,前期投入较大; 另外一部分是多出来的运行成本,为后期运行的持续投入。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配套设施的成本。
在大多数城市,污水厂过于集中布局在城市下游,这种方式有利于污水收集,但是再生水利用工程往往需要建设长距离管网,将再生水输配到城市中上游地区,能耗高、经济性低。  
而管网也恰恰是目前前端污水处理最大的短板,尤其老城区的管网,毛细血管不足、跑冒滴漏非常常见。
还有其他相关设施,如资源化设施、污泥设施。  
再看目前污水资源化再生水的处理技术,可以分为:   物化处理技术、单膜处理技术、双膜处理技术和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物化处理技术   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通过混凝、沉淀或澄清或微絮凝、过滤、消毒、降低SS、浊度、BOD、CDD等。
该技术处理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城市杂用,小部分用于景观环境。其投资约为1500元/(m3·d),水处理成本1元/m3。  
单膜技术   在物化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膜过滤装置及配套装置,投资成本增加约1倍、运行成本增加了50%~150% 。  
双膜处理   在单膜的基础上增加了反渗透装置,其投资成本较单膜技术增加了25%~ 60% ,运行成本较单膜技术增加了30%~110% 。  
膜生物反应器(MBR)   是较为常见的污水资源化处理工艺,其处理后的出水好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因此常见到再生水厂工艺中。  
如果按照常用的A2/O或MBR工艺,按照技术经济分析范式,项目运行期按照40a,年利率设定为4%,其投资成本约0.8元/m3,再加上运行成本约2元,大概1m3再生水成本接近3元。  
污水资源化本质是将费用转变为资源,改变产业付费逻辑,倒逼了技术的升级。
在污水资源化方面如深度处理、膜技术、工业零排放等领域技术等级高、项目经验丰富的企业可以获得更为丰厚的技术溢价。
02   
污水资源化走向公用事业市场化
谁来付费? ToG 还是 ToB?


在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客户是政府,是甲方爸爸;而用户是公众,离企业很远,反馈很少也很慢,当然是服务好客户比较重要,所以污水处理行业原本是一种ToG的业务。  
而污水资源化利用不仅是污水深度处理,更重要的是   城镇污水     城镇供水体系   的靠拢,   是从ToG向ToB的转型,是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进程    
那污水资源化的用户和客户在哪里?我们可以从再生水用途中找到,包括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等。  
其中   工业生产的用户是工业企业   ,而且是重点围绕火电、石化、钢铁、有色、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项目,这属于是ToB的业务。  
市政杂用的用户是市政绿化、市容、消防等基础设施单位   ,几乎都是习惯了免费用水的单位,以政府买单为主。
生态补水主要用于回补地下水和地表水   ,也是以政府付费为主。  
可以看出来,这些用户中付费的主体就是工业企业和政府两类   。而政府付费的都有客户用户不一致的问题,付费风险高。
政策力推的就是   工业企业的再生水利用,其用水点集中,管道敷设难度小。这才是再生水的试金石,这里将催   生出新的再生水行业。  
真正的污水资源化,就是商业化,只有达到商业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循环经济”。
也正因为如此,再生水价格体系的形成尤为关键,应该在不同的用途中形成不同价格的指引。  
在价格机制方面     放开污水资源化利用政府定价,探索推动定价市场化,   由供应企业和用户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自主协商定价   ,有利于激励供应企业积极性,精准对接用户需求。  
在供求机制方面   ,通过政府补贴与生态补偿等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对污水资源化利用增加投资,   为需求方确定供水企业提供更大选择空间   ,也为供应方拓展污水资源化利用业务提供支持。  
在竞争机制方面   , 加大针对污水资源化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引导供水企业加强研发,   对占据技术优势的企业给予更宽松的自主定价区间   ,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循环利用水质不断提高。  
03  
设施建设-膜工艺总投资额达2110亿  
企业如何抓住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机遇  
污水资源化利用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水资源问题,未来的污水处理厂也不会只停留在单一的污水处理上。  
它还可以是一个资源生产的工厂,比如污水中大量的磷、氮等物质可以转化为农作物的肥料,污水处理中产生的热量可以作为地热资源用于建筑物供暖等。  
而参与污水资源化行业的企业,主要为   传统水务企业和技术设备企业    
传统水务企业   基于多年行业积淀,立足于传统水务业务拓展再生水业务,并借助并购、合作等方式增强再生水业务处理能力,不断完善污水资源化业务产业链。  
技术设备企业   往往拥有领先技术优势,立足于对水处理技术的深度理解拓展水资源循环利用业务,同时以技术为抓手不断完善其综合治理能力。  
同时,相比于传统污水处理项目,污水资源化项目的模式更为灵活,例如出现了PIPP、蓝色生态园等创新模式。
在PPIP模式中   ,公司利用污废水生产再生水,政府协调工业企业进行购买,   政府可由此减免支付污水处理费,工业企业可获得更便宜的水源,而污水资源化企业则获得了再生水销售收入   ,以此实现公司、政府、企业三方共赢。

  在蓝色生态园模式中   ,污水资源化公司将工业园区污废水中的有用物质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再生水出售给工业企业,把其他污染物转化成化肥等进行出售,   园区可因此实现废水零排放,工业企业降低了用水成本,公司获得了产品收益   ,该模式下成功实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污水资源化利用,目前膜技术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是未来重点的发展方向。  
据相关机构预测,   2021-2025年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膜工艺总投资额为1055-2110亿,其中膜材料销售及换膜市场约333亿元   ,污水资源化将打开膜工艺在污水领域的应用市场。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3年03月29日 07:22:37
2楼

照常用的A2/O或MBR工艺,按照技术经济分析范式,项目运行期按照40a,年利率设定为4%,其投资成本约0.8元/m3,再加上运行成本约2元,大概1m3再生水成本接近3元。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