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OD总是莫名超标?都是这些原因导致的……
cof_30819147
2023年03月06日 12:06:03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当我们发现出水COD在线监测数据升高时, 最先应当考虑的就是COD在线监测仪表的准确性。 需要第一时间向运行管理人员汇报相关情况,并请化验人员及时采样手工化验。 如果手工检测未超标,就要联系在线仪表运维单位进行设备维护,看看是否由以下原因引起:1、设备故障(如排液阀故障导致废液排放不彻底等)导致检测数据失真;2、曲线漂移,需要重新标定;3、试剂失效等。

 


当我们发现出水COD在线监测数据升高时, 最先应当考虑的就是COD在线监测仪表的准确性。

需要第一时间向运行管理人员汇报相关情况,并请化验人员及时采样手工化验。

如果手工检测未超标,就要联系在线仪表运维单位进行设备维护,看看是否由以下原因引起:1、设备故障(如排液阀故障导致废液排放不彻底等)导致检测数据失真;2、曲线漂移,需要重新标定;3、试剂失效等。


01

进水氯离子升高,造成出水COD超标


通常在我们化验检测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是氯离子的初判。

为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应当先测定氯离子浓度, 如初判氯离子结果确实高的情况下增加硫酸汞投加量来充分掩蔽氯离子 ,再来检测COD含量。 与此同时, 也需要对高氯离子的废水来源进行溯源。

污水厂管网巡查的相关人员可以结合企业环评等资料来缩小巡查范围,发现来源后取样留证应当汇报当地主管部门,临时关闭其废水排放阀门。 最后,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氯离子浓度不高,则需考虑进水水质、生化系统是否异常。


02

进水水质,造成出水COD超标


进水水质主要包括进水pH、水温过低、有机物浓度、悬浮物、存在难降解或抑制类成分等因素。

 1、进水pH  

进水pH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生化系统造成影响,导致生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系统崩溃,微生物和反硝化菌等没有合适的生存环境。
而这必然会造成系统处理水质能力下降,处理水质恶化,出水各项指标升高。 

2、水温过低  

过低的水温会使得各种微生物的活性大大降低,以氨氮为首的污染物指标首当其冲的出现浓度上升的趋势,紧跟着的就是总氮、COD等。

3、有机物浓度  

进水水质发生变化,有机物浓度过高,进而对活性污泥产生较大影响。

遇到高负荷时,会发现生化池白色泡沫增多,出水在线COD检测仪表数值升高;

在做污泥沉降比时,会发现污泥沉降性能降低,上清液浑浊;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降低,好氧区溶解氧下降,化验人员观察生物镜检时会发现原生动物增多。

4、进水存在难降解(或抑制类)成分

发现出水COD升高,有些同行会做闷曝试验: 取生化池混合液50L左右,首先取少量混合液沉淀,取上清液过滤测试未进行曝气试验的COD 浓度,然后通过化验室小型曝气机一直闷曝,模拟增加生化系统停留时间,每间隔4小时取少量混合液沉淀测试COD浓度。

5、悬浮物过高

生化系统来水悬浮物偏高,当进水悬浮物过高时,我们在一级处理阶段可通过投加絮凝药剂来增加沉降效果,及时排除沉淀污泥可很快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问题不一定是外部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一级处理工段沉淀的污泥过多未及时进行污泥处理,泥层过高后随废水一道进入生化系统引起的。 


03

工艺控制因素,造成出水COD超标


废水处理工艺控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溶解氧、回流比、污泥浓度等。

1、溶解氧 

一旦出现此情况,要及时增加风机频率或者氧气量,并适当降低进水量,若此现象维持时间较长,则需对二沉池或后续工段进行取样分析,水质超标则需停止进水并将废水回流处理。

2、回流比  

污泥的回流,保证了生化系统的污泥浓度,也就保证了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水质异常时,通过回流比的控制,来尽量增加废水在系统内停留时间,利用微生物将废水降解得更加充分。 

一般情况下,污泥回流比一般控制40%~70%,回流比降低,增加了污泥在二沉池底部的停留时间,且回流污泥浓度更高,污泥活性也变得更大,增加了降解和吸附有机物的能力;

3、污泥浓度 

合适的污泥浓度,是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达标的保证。 

根据进水浓度和季节变化,一般认为MLSS控制区间在3000-5000mg/L之间,足以应对处理日常的市政污水。

工业废水则需根据污水的水质情况来确定合适的污泥浓度,一般不超过10000mg/L,因为污泥浓度越高,相应的能耗比就越大。

免费打赏
白云也悠悠
2023年03月06日 13:51:10
2楼

不错,值得学习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