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风格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
一道晚霞
2022年11月16日 16:10:44
只看楼主

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国外建筑师的作品以及大量跟风而上的“仿制品”充斥着我国大江南北,建筑设计以“西方”为现代,以“抄袭模仿”为“接轨”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我们需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信的精神,强化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层理解,以富有地域特征的建筑形式丰富当代建筑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国外建筑师的作品以及大量跟风而上的“仿制品”充斥着我国大江南北,建筑设计以“西方”为现代,以“抄袭模仿”为“接轨”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我们需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信的精神,强化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层理解,以富有地域特征的建筑形式丰富当代建筑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图片


传统建筑风格的继承


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包括传统建筑风格、形式、符号等有形的元素,也包括一些无形的、意念上的东西,例如空间、意境、哲理等。本文所讨论的传统建筑风格,主要是指传统建筑文化中有形的那一部分,所谓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传承,并不意味着对其进行简单的复古,而是带着当代人的眼光与发展需求从中找寻促进当代建筑特色创作的人文智慧与思想资源,为繁荣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更广泛的依据。基于对我国当代优秀建筑案例的剖析,本文将主要从借鉴模仿、片段移植和抽象继承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图片


借鉴模仿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许多传统文化浓郁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保护建筑等等。在特定历史环境保护地段内进行建筑创作,处理好新建筑与历史环境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许多建筑师通常会从城市文化的角度进行建筑创作,对传统建筑风格的模仿借鉴就是其中常用手法之一。


曲阜孔子研究院是由吴良镛和他的创作团队设计的。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同时也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建筑师结合对孔子文化思想的研究,根据“洛书”“河图”“九宫格”等进行空间布局,不仅有利于整体环境的营造,还具有深远的文化寓意。在建筑造型上,建筑师借鉴战国时期铜器上所表现的孔子时代的建筑形象,结合功能要求,以“高台明堂”为原型进行创作。借鉴历史建筑的同时,建筑师在细节的处理上也做了变形创新,例如建筑选用了比中国古建常见的曲面屋顶更早的四坡直面的覆斗型屋顶来加强建筑的古朴感,以更加贴近孔子的文化年代。


张锦秋依托城市特定的历史文脉,吸收本地的、民族的以及历史的种种文化痕迹,在古都西安创作了一系列极具地域特色的“新唐风”建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中,张锦秋以中国古代宫殿的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来象征这座历史文化的殿堂。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建筑师也十分注重建筑艺术与结构、功能的高度统一。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并且全面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在结构与构造的处理上,没有使用虚假构件,檐下的椽子、斗拱不仅造型简洁而且都是结构上的受力构件;建筑墙身虚实相间,与内部功能有机统一;色彩的简化也是一项突破,建筑一反传统宫殿建筑的华丽色彩,采用黑、白、灰、茶的淡雅明朗色调(图1)。张锦秋是西安“新唐风”建筑的代表建筑师,推崇“唐风”是建筑师对西安盛唐文化的延续,而“新”是传统与现代对话的结果。


图片

图1陕西历史博物馆

(图片来源:笔者整理)



图片


片段移植


片段移植是指从传统建筑中提取典型的建筑形式片段或局部,随后在新建筑的设计中根据特定文脉和审美需求进行变化组合,使其带有传统建筑的信码。这种方法不受传统建筑设计原则与构图原理的限制,但往往能有效地塑造出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使建筑在保持时代特征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


关肇邺设计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位于校园中央区的中轴线上,是模仿传统建筑片段而与周围建筑环境取得和谐效果的佳例。建筑师参照北大校园建成区的建筑风格,在新建筑屋顶的设计中模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形式,但是这种模仿并没有受到传统建筑形式具体法式和构图原则的限制,而是奉行实用主义原则,根据实际的功能需求进行取舍——“我们的目的是创造一座与周围景物协调的,在建筑群中处于中心统帅地位的现代化大学图书馆……既不因当时的时尚或一些社会舆论的影响而不用传统屋顶形式,也不受‘清式’‘宋式’‘唐风’等的拘束……按律新图书馆居中,应用庑殿顶。但考虑到歇山顶的轮廓较丰富主动,山面又可开窗,有利于屋顶内部空间的使用……因而采用了歇山顶”。在具体做法上,建筑师按照结构的方便、比例的适度,自定屋顶曲线形式,同时将出檐加大,简化斗拱,使屋顶檐下空间简洁疏朗且更具结构感和力度感(图2)。


图片

图2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

(图片来源:http://www.ikuku.cn/

project/beijingdaxue-tushuguan-xinguan-guanzhaoye)


孟建民设计的合肥三馆项目(在建)由安徽省规划馆、十五个地市规划展览馆和合肥市规划馆三部分构成,是承载当地城市发展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筑以几何圆形为基形并在其中间置以传统徽州街巷、聚落空间,使其呈现出一种崩开之势,给人以矛盾、对话、突破等多义的解读。巧妙的空间布局使三个展馆相对独立,但对外又组成了一个完整简洁的圆形体量,连续的扇面形成完整的展览空间,保证了现代大型展览的功能需求;同时,简约的圆形轮廓还巧妙地回应了用地周边复杂的城市关系。在内部,建筑师借鉴徽州古村落的空间肌理,结合对景观、水体、街道等主要体系的设计,营造出尺度宜人、形态丰富的聚落式街巷空间,展现出强烈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图3)。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组合重构,使建筑极具表现张力,让人在理性与感性之间体验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图片

图3合肥三馆项目局部效果图

(图片来源:http://www.ikuku.cn/concept/hefei-guihuaguan-bowuguan-mengjianmin)



图片


抽象继承


“抽象继承”是20世纪50年代末冯友兰在回应极左思潮造成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时提出的主张,而吴良镛将这一概念运用到了建筑学领域之中。吴良镛认为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先进技术,接触多元文化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而“抽象继承”的原则可能会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提供一条新的路径。“所谓‘抽象继承’,第一,是指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设计哲学、原理等)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第二,是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体,蕴以新意,以启发当前的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


在北京菊儿胡同住房改造工程中,吴良镛采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以北京传统四合院为原型,对其中胡同、院落、宅门、轴线等元素的设计手法进行提取,结合现代公寓住宅中的合理因素,形成了新的有机整体——“基本院落”。“基本院落”之间相互串联,组成群组,再形成街区,是对传统胡同空间的有机重构;而院内独门独户的布局模式是对传统四合院“内向封闭”空间的追忆,同时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在建筑形态方面,建筑师简化了传统建筑的坡屋顶形式,并且在首层使用传统四合院建筑的灰砖墙,巧妙暗合传统院落的空间尺度;砖墙上部为粉墙,不仅让院落显得更加豁亮,而且犹如一张宣纸,衬托着院内的老树,是对中国美学情趣的追求。新四合院自觉融入旧城的文脉,遵循其肌理和尺度,以共有院落空间保存了人们对传统四合院的记忆,使旧城进入有机更新的良性循环。


崔愷在拉萨火车站的设计中,摒弃了很多援藏项目在立面装饰藏族建筑典型符号的设计手法,他提倡要从藏族传统建筑文化中汲取营养。火车站位于拉萨市南部新区,依山面水,场地空间尺度十分宏大。为了使建筑与大地景观融为一体,建筑师利用铁路站台的长度让建筑沿水平方向伸展,同时,简洁的斜向墙板和竖条窗前后错动、高低起伏,抽象再现了藏区建筑的形态特征(图4)。综合气候特征与施工条件的考虑,建筑选用预制彩色钢筋混凝土墙板工艺并将其表面打毛成粗细不一的纹理,结合白色、棕红色等藏区建筑典型色彩,暗合藏区建筑粗犷大气的视觉效果。木构架的使用让人联想到藏区传统建筑的石木结构,入口处挑出的木椽头更是呼应了门楣、窗楣的形式特点。


图片

图4藏区传统建筑与拉萨火车站

(图片来源:笔者整理)



结语


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以传统建筑风格的再现为最常见的创作手法之一。从实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传承传统建筑风格不是对某些形式元素的生搬硬套,而是从城市文化、历史文脉、地域特色的角度出发,提取传统形象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加以提高创新,再结合现代使用需求运用到现实创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既具文化内涵又有时代特征的建筑作品。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作者:张辰卓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2018年06期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原刊原文为准

特别鸣谢:张辰卓老师



知识点:传统建筑风格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

免费打赏
lijiawei411
2022年11月20日 15:34:56
2楼

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包括传统建筑风格、形式、符号等有形的元素,也包括一些无形的、意念上的东西,例如空间、意境、哲理等。本文所讨论的传统建筑风格,主要是指传统建筑文化中有形的那一部分,所谓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传承,并不意味着对其进行简单的复古,而是带着当代人的眼光与发展需求从中找寻促进当代建筑特色创作的人文智慧与思想资源,为繁荣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更广泛的依据。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