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冻害产生的类型及原因
不理不理佐卫门
2022年10月13日 15:41:48
只看楼主

1.冻旱     冻旱是一种因土壤结冻而发生的生理型干旱。在寒冷地区,由于冬季土壤结冻,树木根系很难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地上部分的枝条、芽、叶痕及常绿树木的叶子仍进行着蒸腾作用,不断地散失水分。这种情况延续一定时间以后,最终因水分平衡的破坏而导致细胞死亡,枝条干枯,甚至整个植株死亡。常绿树木由于叶片的存在,遭受冻旱的可能性较大。常绿针叶树受害后,针叶完全变褐或者从尖端向下逐渐变褐,顶芽易碎,小枝易折。

1.冻旱

    冻旱是一种因土壤结冻而发生的生理型干旱。在寒冷地区,由于冬季土壤结冻,树木根系很难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地上部分的枝条、芽、叶痕及常绿树木的叶子仍进行着蒸腾作用,不断地散失水分。这种情况延续一定时间以后,最终因水分平衡的破坏而导致细胞死亡,枝条干枯,甚至整个植株死亡。常绿树木由于叶片的存在,遭受冻旱的可能性较大。常绿针叶树受害后,针叶完全变褐或者从尖端向下逐渐变褐,顶芽易碎,小枝易折。



 2.霜害

    由于温度急剧下降至0℃,甚至更低,空气中的饱和水汽与树体表面接触,凝结成冰晶,使幼嫩组织或器官产生伤害的现象称为霜害。根据霜冻发生时间及其与树木生长的关系,可以分为早霜危害和晚霜危害。早霜又称秋霜,它的危害是因凉爽的夏季并伴随以温暖的秋天,使生长季推迟。树木的小枝和芽不能及时成熟,木质化程度低而遭初秋霜冻的危害。晚霜又称倒春寒,它的危害是因为树木萌动以后,气温突然下降至0℃或更低,导致阔叶树的嫩枝、叶片萎蔫,变黑和死亡,针叶树的叶片变红和脱落。春天,当空气过于干燥,虽然气温降至O℃或O℃以下却不能凝结成霜时,植物组织内仍能形成冰晶而受害,这种受害天气称为“黑霜”。它比一般霜害(白霜)更严重,因为白霜发生时空气中有较多水分,水分的凝结有热放出,空气水分还有阻止地面辐射热散失的作用,可以减缓温度进一步降低。


图片



 3.冻裂

    树木主干在气温低且变化剧烈的冬季受冻后形成纵裂,一般称为“冻裂”,树皮成块状脱离木质部或沿裂缝向外侧卷折。冻裂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树木的死亡,但是由于树皮开裂,木质部失去保护,容易招致病虫,特别是木腐菌的危害,不但严重削弱树木的生活力,而且造成树干的腐朽形成树洞。一般落叶树的冻裂比常绿树厉害,像柳树、杨树等受害较严重。孤植树产生冻裂比林植树敏感。旺盛生长年龄阶段的树木比幼树或老龄树敏感;生长在排水不良土壤的树木也易受害。


 4.冻拨

    在纬度高的寒冷地区,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土壤冻结并与根系连为一体后,由于水结冰体积膨胀,使根系与土壤同时抬高。解冻时,土壤与根系分离,在重力作用下,土壤下沉,苗木根系外露,似被拔出,倒伏死亡。冻拔的发生与树木的年龄、扎根深浅有很密切的关系。树木越小,根系越浅,受害越严重,因此幼苗和新栽的树木易受害。


 5.冻害

    当温度降到0℃以下使植物体温也降至零下,细胞间隙出现结冰现象严重时导致质壁分离,细胞膜或壁破裂就会死亡,冻害对引种的威胁最大,直接影响到引种成败的关键。应该注意的是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情况,对抵抗冻害的能力有很大的不同,以休眠期最强,营养生长冻害能力也是不相同的,以胚珠最弱,心皮次之,果及叶又次之,而以茎干的抗性最强。但是以具体的茎干部位而论,以根颈,即茎与根交接处的抗寒能力最弱。这些知识,在植物的防寒养护管理措施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李修慧原创】什么样的树木或植物容易受冻害及措施

知识点:树木冻害产生的类型及原因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