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代建迎黄金时代,信达全面布局
辨识度除外
2022年09月08日 09:46:26
只看楼主

一年前,代建只不过是开发商看不上的边缘生意,但业内预测 到2025年,代建将从百亿元级市场成长为千亿元级市场。 今年碧桂园、龙湖等数十家房企杀入这条新赛道,中国信达旗下的信达地产更是“加码”入局。


一年前,代建只不过是开发商看不上的边缘生意,但业内预测 到2025年,代建将从百亿元级市场成长为千亿元级市场。 今年碧桂园、龙湖等数十家房企杀入这条新赛道,中国信达旗下的信达地产更是“加码”入局。

信达地产“孤注一掷”  
下半年以来,信达地产在代建领域动作频频,极为活跃。
8月8日,信达地产宣布以“联合建设+资金支持”的协同方式,成功助力WT集团摆脱流动性危机,并帮助该集团旗下的杭州GL项目顺利渡过难关,项目提前收官,较协议约定提前3个月达到目标。   今年上半年,中国信达以这种方式,落地广州增城海石洲悦、广州南沙悦伴湾2个项目,这两个项目此前分别属于出险房企新力控股、佳兆业旗下,经过更名后目前已复工并正常销售。

信达地产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信达地产新开工126.54万平米的面积中,代建项目73.46万平米,占比58%。更让人惊讶的数据是,上半年其新增储备计容规划建筑面积82.88万平方米,其中代建项目82.88万平方米。 意味着,信达地产几乎将全部精力转向代建,甚至押上了“前途”。 下图为 信达地产2022年年报中开工及储备建面主要数据。

虽然信达地产的销售面积、销售金额以及回款金额中,代建贡献并不大,但按照信达地产的目前的项目储备量,代建将成为其未来的主营业务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实不仅仅是信达地产,今年以来,碧桂园、龙湖、旭辉等稳健型房企都开始发力代建市场,业内预测该市场的货值将达到2万亿-2.5万亿元规模。
2亿平米的市场 40家房企争抢
8月份,房地产市场很热闹,不仅仅是2022年中报的集中发布, 更重要的是很多房企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要争抢代建市场这块“大蛋糕”。

碧桂园总裁莫斌表示,地方政府需要一些专业的地产公司来保出险企业或者出险项目的交楼,该公司也与很多地方政府达成了一致,以代管代建代销模式积极承接政府的保交楼任务。 这是碧桂园首次公开披露要开展代建业务。 此前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中碧桂园透露已经接到了一些政府订单,河南省政府希望在政府投资平台完成对问题项目的收购和债务清理后,由碧桂园代管代建代销。

碧桂园的代建业务在河南起步。

“机会比想象来得快。未来还是会坚持生意逻辑,聚焦龙湖现有布局的城市及板块,不会为规模冲数量,本着帮业主方将项目做出来的原则进行布局,龙湖的代建板块还处于起步阶段。”龙湖CEO陈序平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相比碧桂园和龙湖,旭辉算是全面进军了,在其业绩发布会上,旭辉透露仅上半年就拿下了29个代建项目。此外,金地管理发布了新的品牌宣言,表明深耕代建行业的决心,朗诗地产甚至将公司名称改为了朗诗绿色管理。

截至目前,至少有40家房企入局代建。

旭辉建管董事长陈东彪称,代建行业从2010年-2020年行业起步时,每年都有20%以上的增长,预计2021年到2025年每年还会有23%的复合增长,到了2025年,整个市场会有2亿平方米的代建面积,有300亿元的收入,“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

金地管理董事长郝一斌测算,到2025年,商品房代建将从一个百亿元级的市场成长为千亿元级的市场,货值达到2万亿元-2.5万亿元的规模。

作为“代建大哥”的绿城管理更是用明晃晃的业绩证明代建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是比较赚钱的。上半年绿城管理实现收入12.59亿元,同比增长16.4%;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33.4%。1-8月,绿城集团代建项目累计取得合同销售面积约325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为431亿元,占其总合同销售金额的25.4%。

房企年报一片惨淡,绿城管理却格外耀眼。

AMC是获取项目主要渠道  信达地产优势明显

代建行业按委托方的不同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政府代建、商业代建、资本代建。前两者只收取代建服务费,后者涉及资金引进与项目分红。从目前入局代建的开发商来说,这三种方式都涉及。

除了政府代建之外, 其余的渠道来源主要就是AMC手中的资产包。今年以来包括旭辉、绿城管理等都积极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 ,以期获得项目来源。

而信达地产在这方面天生优势 。此前的佳兆业代建项目、新力代建项目都是依托于中国信达持有的债权基础上进行的。

9月1日,中国信达、信达地产、信达投资合伙斥资54亿要盘活武昌“信达·新外滩”项目,2004年,武汉一开发商资约2.84亿元取得武汉市武昌区清真寺片危改项目,经过拆迁整治后动工开发,到2015年推出了该项目一期——华天明珠花园张公苑及紫阳府。后来武汉延铭与承建商之间因涉及债务纠纷,2016年起曾陷入停工、大批房源被查封等,项目二三期开发停滞。今年7月份,中国信达入局项目的债务重组及盘活,二三期与一期分割并由信达亲自运作,更名为“信达·新外滩”。其中,信达地产提供开发建设服务。

此外,五大AMC也都接到了窗口指导,积极纾困房企。在此过程必定获取的是第一手信息和资源。

除此之外,AMC手中还有大量的“地产存量”—收购类重组业务。在AMC盲目激进时期,这类业务相当于“放贷”,其中积蓄着大量的风险,一旦被纾困企业出现危机无法向AMC偿还利息及贷款、破产,这部分投入资金就又成了不良中的“不良”。中国信达半年报显示,2022年收购类重组不良债权资产净额为1239.98亿,而房地产的收购类重组业务还有615亿,占比达到44%, 这615亿债权资产就是个潜在的项目库。

中国信达与信达地产联合+协同的方式已经被证明是可以快速复制的。 信达地产华南区域公司表示,以这种方式取得项目方案批复还有3个,落地后将新增权益计容面积62.22万平方米;取得项目立项批复4个,计容面积145.13万平方米。

 

来源 不良资产头条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投稿及合作咨询(微信):gcyj20160310


点击 阅读原文 可查询 工程品牌和资源库、微信群

阅读原文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