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何为迎恩门? 迎恩,就是迎接圣上的恩典。 迎恩门,是皇帝来绍兴视察游玩,地方官用以迎接圣驾的地方。它是绍兴城的西大门,连通着京杭大运河和绍兴的护城河。 古迎恩门老照片 古迎恩门水街老照片
缘起
迎恩门,是皇帝来绍兴视察游玩,地方官用以迎接圣驾的地方。它是绍兴城的西大门,连通着京杭大运河和绍兴的护城河。
古迎恩门老照片
古迎恩门水街老照片
绍兴古城与护城河老照片
迎恩门这个名字与往日的辉煌在时光里被淡忘 ……直到2
018
年,接触这个项目。穿越尘封的历史,寻找昔年荣光 ……
介入初期,建筑设计已完成,现场也实施了大半。留给后端设计的空间与余地相对有限 ——
如何在此基础上真正提升这条商业街区的价值
?是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走访现场,发掘现状背后的水街古韵。整个设计过程,更是深入了解这条水街、这片街区、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之后,一点点找回它的本来面貌,并结合居民、游客现今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做业态规划 ………如今,这条1
.5
公里长的水街,串起钟山寺景区、风情水街、酒店与商业综合体 ……不知不觉,已是四年时光。
迎恩门水街平面图
迎恩门水街业态平面
逆势增长与案例对标
这条在2020年1月18日开街的风情水街,却在2020年6月28日支付宝发布的端午夜经济报告中,交出了全国排名第九的好成绩。
而其他商业街,譬如上海城隍庙、苏州观前街、成都宽窄巷子等都是全面知名的城市夜市、老街。
迎恩门水街夜生活
我们在寻找对标案例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古镇、水街与商业街——它们有的因独特的风貌闻名(譬如周庄、同里、丽江、大理等),有的则依托强参与性与互动体验令人印象深刻(大唐不夜城),或者得益于成功的商业运营逻辑……
结合水街实际情况,通过案例分析,发掘出迎恩门水街的特质,确定适合它的商业定位。
迎恩门水街对标案例名录
在分析对标案例的过程中,我们确定以成都宽窄巷子、无锡拈花湾,以及南京秦淮河三个项目为参考,从历史古街改造与传承、设计结合商业运营以及氛围感营造三个维度入手,打造迎恩门风情水街的独特风情。
对标案例之宽窄巷子——体验成都的市井生活
成都宽窄巷子
,是在保护成都
清朝古街道
的基础上,
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
巴蜀文化
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
。
在宽窄巷子,除了印象里的火锅、江湖菜,摆龙门阵,还能在茶楼、餐厅感受与体验川剧变脸以及《皮金滚灯》中的 “耙耳朵”文化……那些成都的
市井生活
。
对标案例之无锡拈花湾——文旅新标杆
无锡拈花湾在香月花街布置若干强
互动性
与
参与感
的体验点(手作、抄经等),
延长游客在商业街的停留时间。
无锡拈花湾
不止设计维度的惊艳,
商业运营方面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项目将自然环境、人文内涵,与生活方式相融合。设计前期结合商业运营需求,
充分发掘访客需求——
极致的互动性与参与感
。
香月花街设置的手作坊、抄经馆、禅食 ……这些
无处不在的体验点
,延长了游客在商业街的停留时间,继而产生消费的可能。同时,也让游客有充分的
获得感
!
拈花湾开创 “心灵度假”的休闲旅游新模式。
也成为了“
文旅新标杆
”。
对标案例之南京秦淮河——夜游风情
秦淮风情与夜游体验
南京秦淮河
的
独特风情
,以及那篇著名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
夜游体验
,也给了迎恩门白天、夜游双重体验的经验参考。
在搜集与分析对标案例的过程,关于迎恩门设计的思路逐渐清晰:
它首先是有
老绍兴味道
的街区。既能让人看到绍兴的生活,又能让绍兴人找到水乡的乡愁。
同时在前期设计阶段结合
运营需求
与
商业业态
考虑,
关注空间使用者的需求
以及
空间的氛围营造
。
很多时候,空间设计的落地完成,另一种意义上的设计才刚刚开始。就像明清的园林,大多是在数百年的时间里,经历任园主的经营,渐渐臻于完美 ——在迎恩门,设计的适度
留白
,把空间设计留给时间,让它随着空间使用者的需求,商业业态的变化,去生长,去自我完善 ……
设计思路解读
通过分析对标案例,迎恩门水街设计,我们把关注点放在 “
老绍兴味道
”以及“
氛围营造
”——以运营思维指导设计,提前规划商铺业态。
什么是 “老绍兴的味道”?我们从绍兴印象开始讲起。
绍兴城市印象: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水乡古城
绍兴文化印象:书法、唐诗与阳明文化
公元 3
53
年那场著名的聚会,一篇《兰亭集序》被奉为 “天下第一行书”,也是绍兴书法文化的开端。
绍兴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色,使其成为 “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区,留下
大量典故、诗篇
与
古迹
。
绍兴亦是哲学圣贤王阳明的故乡,是阳明心学的发源地。
绍兴生活印象:乌篷船、黄酒、茴香豆(绍兴味道),以及越剧
绍兴生活印象,在桨声悠悠的乌篷船、在鲁迅笔下的黄酒与茴香豆,以及传唱至今的越剧声声里 ……
我曾走过无数水街,回想起来,却是相似的小桥、流水、红灯笼 ……
水街印象的同质化
位于三座城市的四条水街,其形式与业态方面的类同,甚至外摆部品、立面店招都是类似的。
水街的同质化,因为更多考虑的是面向游客,是用做景区的思路去做设计。
“千街一面”——类似的布局,类似的产品,类似“到此一游”的打卡照,往往让我们疑惑,不知道身在何处。
如何在
延续绍兴古城历史传承
的同时褒有
鲜明的迎恩门特色
,
成了设计破题的关键。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绍兴的水乡特色渐渐被柏油马路、商业街区替代,如何找回失落的 “老绍兴味道”?如何在
延续绍兴古城历史传承
的同时褒有
鲜明的迎恩门特色
,成了设计破题的关键。
1
.
文化传承 |
复合
沉浸式文化体验
的商业街区
如何让一条商业街在短时间迅速积聚人气,
互动性
和
参与感
很重要。
在绍兴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我们选取乌篷船、黄酒、戏曲、阳明文化作为
空间设计的文化植入点
。
结合
场地空间尺度
和
商品业态分布
,调整空间节奏,将其打造成为一处
复合水乡古城沉浸式文化展览体验的街区
。
选取乌篷船、黄酒、戏曲、阳明文化,作为迎恩门空间设计中的文化植入点。
城市印象的片段提炼,不止考虑古城的文化传承,更结合了空间尺度、游客的互动性以及参与感
:
戏曲文化,可结合空间节点植入,提高互动性与参与感。拍照打卡的形式,也为水街后续导入流量。
2
.
生活方式 |
一条 “
当地人常来,外地人必来
”的风情水街
相比较传统景区以游客消费为主的经营逻辑,迎恩门则
深度挖掘当地居民的生活、消费习惯,喜好,以商铺的业态分布、品牌来引导消费
。
迎恩门则深度挖掘当地居民的生活、消费习惯,喜好,
以商铺的业态分布、品牌来引导消费。
首先是
独属于绍兴的味道记忆
。譬如 “ 绍府 .佬味道 ”,绍兴口味的家常菜、小吃,抿一口花雕酒、呷一口茴香豆,仿佛回到了从前……
其次是
当地居民喜欢的品牌
,譬如海底捞与汉堡王。它不属于从前,却称和了本地居民的需求(以 9
0
、 8
0
后为消费主力的当地居民,在周边相对密集的住宅区,在方圆 3公里以内缺乏与之消费需求匹配的商业空间。之前居民主要在银泰城及其周边活动,消费需求不能充分满足)。
详尽调研之后,海底捞、汉堡王、绍府 .佬味道,优先洽谈与这三个品牌招商合作事宜,并在空间、场地设计阶段结合品牌方的需求,提前考虑隔油池、外摆餐饮区等空间预留……
大众消费、大众生活。接地气的品牌,合理的消费,也让周边居民习惯这样自然而然地遛弯、自然而然地消费。水街承载起成居民的日常生活,拓展水街的经济价值。
所以,在疫情期间的 2
020
年,从 1月1
8
号开街,到
6
月 2
8
号夜市经济统计,不足半年时间,迎恩门交出了这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除却结合商铺业态的氛围营造,如何在迎恩门水街,打造这个项目独特、鲜明的辨识度?我们将关注点放在的
水街整体标识设计
上 ——
I
P
化的 L
ogo
设计
。
迎恩门水街整体标识设计——IP化的Logo设计
灯笼、店招、灯杆、雨水篦子 ……这些无处不在的标识,通过朋友圈打卡、视频传播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迎恩门”。
空间设计的适度留白
我们现在看苏杭一些园子,都不是一次建成的 ——它们至少存在了几百年,经历任园主的经营,渐渐臻于完美。这恰恰也是园林最动人的地方。
从早期的钟山寺景区,到风情水街,再到酒店、迎恩天地商业综合体 ……这条长1
.5
公里的水街,慢慢被建成,在时间里生长。
这样由点及面,找回这条水街本来的样子。
以点、线、面的方式,影响城市的面貌
。这种影响不是随意的,而是
有城市的传承,延续城市的发展肌理,有在地的记忆
。
恩门水街业态平面——分期有计划地引流,
以风情水街导入流量,以酒店留住人、产生二次消费,为后期商业综合体引流。
可移动的售卖亭,
可以根据商业运营的需求,作为业态的补充。
这些摆放在商业街上,可移动的售卖亭。它可以根据商业运营的需求,作为业态的补充。
同时,它也是政府对于原住民的人文关怀与反馈。它是 “以街养街”的方式,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设计回顾——破圈与跨界
迎恩门水街的设计立意,是传统文化与水街风情的融合。
设计立意,传统文化与水街风情的融合。
在项目定位方面,则考虑了 “一区两用”。白天是以游客为主的景区,晚上则是当地居民为主的街区。
一区两用——“白天是景区,晚上是街区”
这个项目开始的时候,建筑设计已经完成
,
街区也
施工
了大半
——这就导致了
很多空间都是固定的。
比如水街
边界在哪?比如桥,
这条
水街
分布着
九座桥
,
它
和
水之间
有
怎样的互动关系
?
因建筑围合产生的内街和开放性空间,也决定了我们的商业业态规划以及体验点布置。
迎恩门的景观空间结构 ,在固定空间里的节奏优化和体验点布置
二十四院,是围合的院落式。布置了一些轻食
餐厅
、茶室、精品会所和书吧。
适度
地
根据空间节奏去
设置
一些开放空间。
四十八铺
更多是一间一间的商铺
。布置一些服饰类,包括
汉服
、越剧变装
体验
,
可以
结合
当地文化做嫁接
。彩妆类,越剧变装还可以通过
彩妆
类业态实现。书法文化展览体验类,结合建筑围合而成的开放性空间,有一些书法主题活动,增强游客的体验与获得感 ……
迎恩门商业业态规划
这个场地,空间设计没有太多可以发挥的余地,我们更多是在商业业态和后续运营方面的尝试与探讨,是在业态初步落定后商业氛围的营造,以及根据空间尺度关系布置文化体验点。
景观
空间
除了中间两处大的
开放
广场,更多的是院落式的。
沿河的商业步行街,以及建筑围合产生内街。整体空间强调的是
体验感
、
开放性以及商业
氛围
。
在
空间节奏分布方面
,
基本上比较平均
。业态的规划,结合了这些空间节奏,比如两处体验空间
间隔较远
,
相应
地
就
会在中间增加一些类似
汉服
、
书法体验
等
节点,
利用商业
业态,把它
变
成体验节奏上的
关键点
。
景观空间分析
沉浸式体验点的
布置,结合
空间尺度的大小做考量
。体验点分大中型表演、全息投影、小型表演和互动表演几种类型。
类似场地中心开放性广场这样的大尺度空间,我们设置了戏台,作为越剧文化的展示空间,同时它也
可以容纳大中型的表演
。
在一些
连续的大
墙面位置,结合着
布置
全息
投影
,
能
在夜间更多的去烘托氛围。
小型表演的节奏分布的就会比较均匀,基本上在一两组建筑中间就会
考虑设置
。
沉浸式体验点布置
景观节点与体验动线
通过景观
体验动线
,
可以看到
水街
体验点非常丰富。
入口呼应水街的 “桨声
灯影
”
装置
,串接院落式的主题餐厅,到畅音阁(戏台,越剧体验点),
再到一些空间小节点
……
阳明文化
,取其格言的
方式去呈现
。
对应书法文化的水景,采用曲水流觞的形式,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 ——只有在中国古典文化语境里成长,才能真正的感受和领悟到。
景观体验动线
空间设计并不是开始就把所有功能考虑的面面俱到,更多
还是留白。
留足空间,让
水街
随着空间使用者的需求
,慢慢地,自由生长,
彼此产生影响
……这个
过程非常有意思
。
在畅音阁,地雕设计了《钗头凤》,
讲的是陆游和唐婉的故事
。绍兴
沈园
,《钗头凤》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以及《十八相送》,《梁祝》故事里的
祝英台就
来自
上虞县祝家庄
。都和绍兴的在地文化有着呼应。
戏台,是日常表演的舞台,出将入相。把戏曲文化做了
展示。
同时考虑在墙面做全息投影
,加上真人表演 ……这也是这个空间能
留住人
,
比较动人的点。
最令我们欣喜的,却是晚间居民自发的越剧表演。演员和观众都是随性而来,乘兴而归 ……
包括阳明文化和书法表演,希望以这样的
方式
,
唤起人们对于阳明文化的兴趣
。就像日常参观
博物馆
,引发兴趣的往往是一个片段、一个点,却在不知不觉中着了迷 ……
每每华灯初上,当地居民陆续来到了水街,在这里散步、聚会与观看表演。
譬如人气极高的水上越剧表演,所过之处,人山人海。
售卖亭也
开始
投入使用,一
幅
繁华欣欣向荣的
景象……
河埠头,物尽其用的石墩子
那些
桥
,是在
复原水街的时候
,把当地
一些流落在民间的
古桥
收购回来
。它们也许形式不一,却与我们 “找寻水街原来的面貌”这点,不谋而合……
河埠头
这些石墩子都是
清理河道时
打捞出来
的。在这里,
我们把它做了二次利用。这
也是
我个人
非常
喜欢的,中国
传统
文化
中
最重要
的 “
物尽其用
”
。
石坐凳的皮垫子,一处深得人心的细节
白天
相对而言
没有那么热闹
,
尤其天热的时候
。
注意
河边的坐凳
式
围栏
,在放大图上可以看到,这条
1.5公里的
水街,
所有涉及到坐凳的位置都
铺设了
皮
坐
垫。
它们颜色相近,不注意看可能会被忽略。
因为
石坐凳,
夏天会很热,冬天会很冷。
这个皮垫子就是
让人无论夏天还是冬天都能坐得下来。
可以观看夜间表演。一处深得人心的细节 ……
畅音阁的越剧表演。书法广场上,老人如预想的那样,毛笔蘸水,一笔一划写得认真。不定期的水上越剧表演,和汉服打卡的年轻人们 ……
四年,水街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一个项目施工完成,只是阶段工作的结束。另一种意义上的设计才刚刚开始。
我们期待这种变化,不定期做随访与跟进 ……这些变化也指引着我们,在后续的设计工作中,更多从空间使用者的角度作考量。
主要设计人员:黄浩丞、黄翀、朱可、沈心、李昕、金炳华、王烨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