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对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成效明显的15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我们将陆续推出他们的典型经验,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江苏省淮安市被誉为“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境内河湖密布,水网纵横交织,水域面积占市域面积1/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对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成效明显的15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我们将陆续推出他们的典型经验,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江苏省淮安市被誉为“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境内河湖密布,水网纵横交织,水域面积占市域面积1/4。
近年来,淮安市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落细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将推行河湖长制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改善水生态的重要抓手,实行“实名、压责、赋能、提效”8字工作法,更好统筹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景观打造,推动河湖长制工作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绘就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生态画卷。
盐河生态治理示范段
创新体制机制,让河湖长制“实名”
淮安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水生态保护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厚植城市优势的重要任务,坚持铁腕治水、科学管水,创新全域覆盖、高效运转的体制机制,确保河湖长制“有名有实”。
构建自上而下组织模式。 全面建立“双总河长”与“领导小组+河长办”的组织领导架构,明确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市级总河长,县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任辖区总河长,市县镇村四级河湖长5505名,实现全市河湖流域河湖长制管理全覆盖。
实施“三长一体”工作机制。 在江苏省率先建立河湖长、断面长、网格长“三长一体”同步实施机制,明确河湖长管水体管河道管堤岸、治违建治乱排治侵占、保河畅保水清保岸绿的“三管三治三保”职责,压紧压实“三长”责任,确保河湖延伸到哪里,河湖长就管到哪里。
实施“一河长两助理”协调推进体系。 出台淮安市河湖长工作十条职责、“一线三单”等工作制度,为每一位市级河长配备技术助理、行政助理,助力河长巡河、护河、治河更加精细、更有成效。
实行定期巡河巡查制度。 组织各级河长经常性深入所负责的河道、湖泊一线实地开展调研巡查,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整改清单,建立销号制度,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改。近年来,市县镇村四级河湖长累计巡河履职16.5万人次,交办、整改问题3.8万件,集中解决了一批涉河涉湖突出问题。
古淮河淮安城区段
开展全面整治,给河湖长制“压责”
落实中央和省水体整治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河湖治理系列行动,聚焦管水、治水、护水着力点,因河制宜、对症下药、精准发力,推动水环境持续改善、水生态不断优化。
开展“两违三乱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 按照“坚决遏制增量、尽快消除存量”要求,将“两违三乱清四乱”问题全部纳入清单销号管理,明确整改责任、时限、标准。截至目前,全市重点河湖3337件“两违”问题,省河长办下达189件、市级交办378件“三乱”问题,以及中央纪委挂牌督办10件、水利部暗访交办三批43件“清四乱”问题全部通过销号验收;全市共拆除违章房屋35万平方米,拆除非法货场、码头99.7万平方米,清除违法种植258.8万平方米,清理圈围养殖212万平方米。
开展水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明确河湖长为断面水质达标、黑臭水体治理第一责任人,在全市范围开展河湖库水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持续打好黑臭水体歼灭战,荣获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1—6月,淮安市57个国省考断面均值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有53个,占93.0%,无劣Ⅴ类断面。
开展“三水”清除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每年5月份实施夏季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萍“三水”清除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按照“分片管理、分级考核、联防联控”原则,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有效解决“三水”泛滥成灾问题。
涟水五岛湖
实行联防共管,为河湖长制“赋能”
坚持系统思维,既强调一段一长、分段负责,又注重统筹协作、整体推进,加强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以及不同行政区域和行业合作,有效提升联防共治水平和效果。
实行全域河湖网格化管理。 建立境内湖泊网格化管理机制,对市县级河湖划界确权,全部落实管护责任单位;对乡村河道实施河道、道路、绿化、环卫以及公共服务运行“五位一体”管护,定期召开河湖长工作会议,会办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河湖管理取得实实在在成果。
实行三级跨界河道管护。 在洪泽区开展三级跨界河道精准管护试点工作,明确县镇村三级河湖管护责任主体,制定源头管控、系统治理、联合行动、综合保障、监督反馈等五项工作机制,落实管护机构、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全面实现现代化河湖管护目标。
实行跨市河湖联合共治。 与江苏省宿迁市、连云港市、扬州市、盐城市以及安徽省滁州市全面建立跨界河湖联合河长制,明确上下游、左右岸管护责任,针对不同河湖功能实际,灵活制定制度,开展协同共治,全市675条(个)跨界河湖已全部建立协同共治机制。
抬升工作标杆,促河湖长制“提效”
落实国家推进河长制3.0版本最新要求,立足淮安水情实际,集成现有经验做法,全力打造“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
构建“六横两纵五湖”格局。 精心编制淮安市幸福河湖建设总体规划,统筹谋划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优配、水环境宜居、水生态健康、水文化传承等各方面工作,倾力构建“六横两纵五湖”幸福河湖大格局(六横:淮河干流、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古淮河、盐河;两纵:京杭运河、二河—淮沭河;五湖:洪泽湖、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里下河湖群),力争到2025年全市城市建成区河湖基本建成幸福河湖,到2035年全市河湖总体建成幸福河湖。
培育幸福河湖示范典型。 围绕建成全域幸福河湖目标,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累计投入200多亿,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白马湖、洪泽湖、大运河等幸福河湖典型,在全市遴选10条县级幸福河湖样板。其中金湖县入江水道三河段、涟水县五岛湖两个样板于今年3月份高分通过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验收。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聚力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统筹推进沿线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城市面貌提升、乡村全面振兴,全力打造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精华空间、美丽淮安高质量建设示范区、大运河沿线最美旅游目的地。
淮河入江水道金湖城区段
来源|水利部河湖管理司 江苏省河长制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