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梅介绍 梅(Prunes mume)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小乔木。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深受我国广大人民所赞赏,其枝干古朴,花香而美、先叶而特早开放,栽培管理简易,适应性较强,品种丰富。 作为梅花专类园的主题植物,梅花品种繁多,类型丰富,就树姿来说,梅花有直枝、天然垂枝和天然扭曲等不同类型。直枝类品种有江梅型、宫粉型、玉蝶型、黄香型、绿萼型、洒金型、朱砂型
梅(Prunes mume)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小乔木。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深受我国广大人民所赞赏,其枝干古朴,花香而美、先叶而特早开放,栽培管理简易,适应性较强,品种丰富。
作为梅花专类园的主题植物,梅花品种繁多,类型丰富,就树姿来说,梅花有直枝、天然垂枝和天然扭曲等不同类型。直枝类品种有江梅型、宫粉型、玉蝶型、黄香型、绿萼型、洒金型、朱砂型等,垂枝类品种有单粉垂枝型、残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骨红垂枝型等,龙游梅类品种有玉蝶龙游型等;就瓣型来说,有单瓣、复瓣和重瓣;就花色而言,有红、粉、白、紫、黄、洒金等各色;此外梅花香味清逸幽雅,别具神韵,被历代文人称颂,其淡雅的香气也是梅花专类园建设中的一个主要着眼点;梅花花期早且长,其群体花期可从2月持续到5月,能形成较好的交替开花的优美季相景观。
梅花专类园设计的主题多用梅花精神中的人性特征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相结合,以创造出具有地方性且独一无二的专类园,如南京古为金陵,朱有玠先生采取了与自然山水、人文背景相协调的“自然清幽,意蕴深长”的总体风格,以《红楼梦》的历史自然背景为基础,与南京梅花山梅花专类园相结合,受到广泛好评。
梅花自然群体花期一般从12月到翌年的3月,其盛花期仅1个月左右,主要集中在春,而其他3季无花可观,所以在梅花专类园建设时要考虑四季景观的设计效果,如无锡梅园广植桂花、荷花,使专类园在不同季节中形成春梅、夏荷、秋桂的景观。或者选择其他物种如紫荆、迎春、海棠、日本晚樱等,以延续花期;用乌柏、柿树、火棘相配以丰富秋冬景色。此外可以选择一些四季常青的树种,如松、柏、竹等,既形成特定的意境,又丰富了冬日景观。
梅花专类园应根据所在地理位置,收集当地代表植物,反应地方特色,形成观赏价值高、种类和品种资源丰富的专类园。应避免所有类型的梅花专类园雷同,应适地而建,具有自身的特点。如南京梅花山采用梅茶间作的方法,以茶树为梅林的背景来布置,茶树四季常绿,修剪整形后,树冠成低矮的弧形球状,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当梅花开放时,绿油油的茶树更为满山梅花添上浓绿一景;而且茶丛根系浅而分布广,很少与梅花争肥争水,同时又可以保持水土,并可有效地利用空间,生产的茶质量好,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收入。
梅花主要有11个品种群,如宫粉、朱砂等,在颜色、花型上差异都较大,大型梅园常按照不同的品种群进行景观分区,将晚花品种与早花品种分开,花期集中的连片栽植,可延长群体花期,形成交替开花的优美景观。
梅的自然群体花期一般为12月至次年2月,无花淡季长达近9个月,可采取多种措施以应对淡季。可通过不断进行品种研发,调控花期或延长花期;精心设计专类园内景点,并抓住重大节日,如举办梅花节等;利用梅做盆景、名贵工艺品及其食用、药用、提炼香精等实用功能,以增加专类园的经济效益。
梅花可与其他植物合理配置形成具有特定意境的景观节点,如草坪与梅花的搭配,即以梅花作为主景,开阔的草坪与遒劲的梅形成稀树草原的景观,同时也更加突出了梅树的美感;梅与松、竹、兰、菊等植物在园林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们之间的组合,不仅能形成美丽的景观,更能让观者感受到独特的意境。
山石因其坚贞刚硬与梅花同格,常与梅配,梅与石配置不仅可以突出梅花的冰清玉洁之美,使景观更加意境深远,亦可衬托出梅花枝干苍劲的气势。梅常与块石配置,其组合成的梅石小景,可与水景、粉墙、庭院、假山等配合。梅花与水体构成的梅水景观可营造出一静一动、简远的意境。在亭、台、楼阁、水榭、桥畔等园林建筑附近,孤植或丛植梅花,不仅能起到丰富色彩的作用,而且梅花的素雅、清丽和建筑的壮观相得益。
梅花专类园的早期景观由开花最早的江梅类为主,江梅开花最早,但花期相对较短,通常结合玉蝶、绿萼等开花进展缓慢的白花品种搭配种植, 多采用群植及散植的方式布置在一些次要的景观节点,此时宫粉梅、朱砂梅还处于开放初期,半开的花苞可作为点缀。
中花品种是梅花专类园中的重要景观构成部分,最常见的是宫粉梅与朱砂梅搭及江梅、玉蝶梅搭配造景,色彩丰富,观赏效果好,混合种植成的花海层次多变,适合作为梅花专类园的中心景观。
杏梅及樱李梅类的晚花品种的梅花虽能延长梅花专类园的梅花观赏期,多在梅花景观集中的区域零星种植,与其他中花品种交替种植在路侧,花期时能很好的填补景观的空白。同样的,在整体布置上樱李梅可种植在宫粉梅、朱砂梅等品种的外侧,起到镶边作用,因此多运用在列植、小面积群植中。
各色彩品种交互种植,常见的有将江梅、玉蝶梅与绿萼梅搭配形成白色系为主的梅花景观,以及以单一的朱砂梅、宫粉梅,或两者混合形成的粉色、紫红色系梅花景观。
专类园中的梅花色彩搭配通常分为三种模式,单色式、镶嵌式及随机式。
单色的梅林最能体现梅花的气势及群体美,白色是梅花最原始的色彩,最早开始应用及大面积种植的梅花以果梅为主,花多白色、单瓣,花期集中,盛开时繁花似雪,香闻数里最早的“香雪海”一说就来自于此。
镶嵌式的色彩搭配模式在梅花专类园中的部分节点中出现,如西溪曲水寻梅,在梅花群植时虽以白色系梅花为主,但在道路两侧、建筑周围会种植一排粉色系或紫红色系的梅花,起到引导游线的作用。
许多新建的现代梅花专类园倾向于将不同色彩梅花交替种植的方式,如南京梅花山与无锡梅园,将宫粉梅、朱砂梅、玉蝶梅、绿萼梅等梅花混合种植,各类色彩的梅花大致均等。
自然开心形是最常见的梅花造型之一,梅花中的直枝梅中的部分江梅、宫粉梅及丰后型梅花就属于这类。这类梅花植株株型饱满,花枝较多,开花后造型丰满,适合作为群植的材料。自然杯状形梅花的花枝组多,花枝向上伸展,树形较规则,适合在道路两旁列植,既可以装点道路景观,也不容易影响游客通行。临水式梅花适合与水体搭配,梅花中也有一类花开朝下的“照水梅”,同样可作为临水种植的梅花品种。
垂枝梅与龙游梅作为梅花中造型最独特的品种,运用中更多的是与其他品种搭配,种植在整体梅花景观的边界及节点处。单独种植时也不会采用群植的种植方式。
梅花专类园更多运用观叶植物,尤其体现在地被植物中,而观花植物则多作为点缀。
背景植物指的是梅花专类园中的成片或成排种植的上层乔木,多在梅花景观中起衬托作用。
背景植物一般要求植物枝叶茂密,叶色较深,能衬托出梅花花色。现代梅花专类园中最常见的背景植物为松科与杉科植物。其次常用背景植物包括壳斗科、樟科中的香樟,苦储、石楠等常绿阔叶林的基调树种。
地被植物是指下层的灌木及草本植物,这些植物在与梅花搭配时起填补下部景观空白的作用。
地被植物与梅花的组合形式可分为三类:草本一梅花、草本一灌木一梅花、灌木一梅花。一般散植梅花之间的种植距离较大,形成相对开阔的景观效果,这时在梅花下部铺设可进入式草坪,可为游人提供活动空间,而在梅花种植穴旁,往往以麦冬、吉祥草等草本植物镶边,一定程度限制游客与梅花植株的距离。
灌木一梅花与草本一灌木一梅花的搭配方式在梅园中的运用则更为广泛。梅花为小乔木,分枝点较低,因此与它搭配的下层灌木高度一般不超过80cm,一些生长较慢,便于修剪的植物品种成为梅花专类园中的常用灌木品种。其中常用的灌木品种有观花类的茶梅、夏鹃等。观叶类的洒金桃叶珊瑚、南天竹,红叶石楠、大叶黄杨、红花檵木。
除了地被植物与背景植物,梅花专类园中的其他配景植物,少量种植在梅花景观周边,包括一些观花、观叶小乔木,以及不成片种植的上层乔木。
配景植物中根据植物的不同景观作用又可分为文化景观植物、季相景观植物。文化景观植物通常是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固定的搭配方式,其中包括松科与竹亚科形成的植物组合,即古代文人所说“岁寒三友”,梅花专类园中可以有意识地将名字中同样带有“梅”字的植物种植在园中,比如与梅花并称“二梅”的蜡梅,在梅花专类园中作为配景运用,能形成“双梅争妍”的景观。
季相景观植物是为了延长梅花专类园的观赏期。观赏期集中在梅花花期三个月的专类园,通常着重打造春季植物景观,增加与梅花花期相近的观花植物,应用中包括比梅花花期略早的有蜡梅、山茶等,以及大量蔷薇科的植物如桃花、垂丝海棠 ,樱花等。这些植物能在梅花花期前后进行过渡,起到延长观赏期的作用。
若梅花专类园一年四季对外开放,没有明显的淡季或旺季,这类专类园除了以梅花打造的冬季景观外,在配景植物选择时要考虑四季景观,往往会选择季相景观明显的植物,如色叶树种及不同时期开花的观花植物。如用于春景打造的有白玉兰、桃树、垂丝海棠,作为夏季植物材料的有紫薇及各类常绿树种,用于秋景打造的有红枫、银杏等。
知识点:梅花专类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