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表现特点
小园向前冲
2022年08月09日 15:59:55
只看楼主

 园林表现特点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 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 用大水面打造园林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山水景观为全园的主体景观,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疏朗、雅致、天然。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景观浑然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 3 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园林表现特点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 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

用大水面打造园林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山水景观为全园的主体景观,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疏朗、雅致、天然。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景观浑然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

3 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园中之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蜿蜒曲折,空间的欲放先收、先抑后扬等等手法。目的是为了突破空间的局限,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


流动空间与滞留空间

静态空间一般为亭台楼阁,比较封闭,功能明确,采用对称式和垂直水平界面处理

动态空间一般为走廊,空间具有开敞性和视觉的导向性,界面组织有连续和节奏感。

拙政园中有大量的闭合空间和长廊,为了防止人们视觉疲劳,在设计手法上,利用镂空造型表现借景的艺术形式,让整个空间动静结合,富有生气。


借景

在拙政园的借景中,远借北寺塔最为著名。站在园中,见有塔影,以为塔在园中,想去一攀。谁知此塔在几里之外,大感意外,这就是拙政园的精妙,在此处不建遮挡视线的建筑,而是留空,如此一来,远处的塔景就“引”了进来,为己所用。


对景

中部

别有洞天------梧竹幽居 (最长东西次轴)

香洲---------倚玉轩

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南北主轴)

西部

与谁同坐轩--------倒影楼

塔影楼-----留听阁

 图片

障景

拙政园旧园门人口的腰门处,迎面布置假山,山上布满奇峰怪石,遮挡视线,绕过假山是一湾池水,远香堂、香洲等景色呈现眼前。人口处障景,遮挡观赏者视线,体现空间开敞性,增添游赏的新奇性。


框景

框景的作用在于把园林景色利用景框的设置,统一在宛然一幅图画之中,以简洁幽暗的景框为前景,使观者视线通过景框,高度的集中在画面的主景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由轩中隔窗与轩后芭蕉构成框景。


题景

拙政园西部的“与谁同坐轩”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见“与谁同坐”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而拙政园东部“梧竹幽居”中的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最能带出此园的意境。


 中部景观(全园的精华)

水:以大水面为中心,水面有聚有散,聚处以泛阔见长,散则以曲折取胜。

山:东西两岛山,把水面划分为两个空间。土为主,石为辅。

空间:园门→长夹道进腰门→黄石假山做屏障→水池  大小空间的转换,开合对比手法

建筑:主体建筑物远香堂周围开阔,对景雪香云蔚亭,构成南北中轴线。

庭院:西水尾形成的幽静水院 倚玉轩 玉兰堂 枇杷园等等

水:水占五分之三

靠北主景区:以大水面为中心,开阔山水环境,穿插山池、花木、建筑,建筑疏朗,点缀烘托山水花木,自然的生态野趣

靠南观景区:建筑围合内聚空间,建筑密度大。


西部补园:

水:以水池为中心,水面呈曲尺形,散为主,聚为辅,

建筑:“留听阁” 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

“浮翠阁”全园最高,体量过大

“塔影楼”对景留听阁,弥补了水体本身的僵直呆板,绝处逢生之笔


拙政园的四季景观

春:海棠春坞、玉兰堂

夏:远香堂、荷风四面亭、梧竹幽居、枇杷园、香洲、听雨轩、柳荫曲路

秋:待霜亭(桔)、见山楼(菊)

冬:雪香云蔚亭(梅、腊梅)倚玉轩(竹)


四条轴线

东西向纵深水景线:以山岛南面为主  东起梧竹幽居 西至别有洞天

                  绿漪亭西望 对景见山楼

南北景线    西:见山楼与香洲

东:绿漪亭与海棠春坞

 图片


相关链接: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




免费打赏
超人强的小跟班
2022年08月09日 17:17:18
2楼

学习了谢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