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园,是文人千百年来的乐此不疲
cof_7577
cof_7577 Lv.2
2022年06月30日 13:48:08
只看楼主

    中国的传统儒学向来强调文品源于人品,所谓“人品不高,用墨无法”。道家更是强调个性的翱翔,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平庸之辈的笔下,难以写出美妙的诗文。   ▲苏州园林,文人山水之园

 


 


中国的传统儒学向来强调文品源于人品,所谓“人品不高,用墨无法”。道家更是强调个性的翱翔,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平庸之辈的笔下,难以写出美妙的诗文。


 

▲苏州园林,文人山水之园


中国古代没有专职的园林设计师,譬如苏州园林,是园主、诗画家和匠师合作的结晶。


 

▲ 文徵明《拙政园十二景图》中的倚玉轩,可见其风格朴素,

强调自然野趣。图/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文徵明《拙政园十二景图》中的小飞虹,只是一座简易的桥,

没什么花样。图/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明造园理论家计成在《园冶?兴造论》中明确指出:

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


 

▲王氏拙政园的建园者——王献臣

 

▲王氏拙政园的设计者——文徵明


一般的建筑兴造,设计师(能主之人)的作用要占十分之七;而建造园林,则造园家的作用要占到十分之九。这里所说的“匠”是园艺工作者、匠师,“主人”即负责设计的人,包括园主和为之立意构园的文人画家们。


 

▲拙政园


园林文化艺术品位的高低,取决于这些“能主之人”的意中创构和胸中文墨,思想艺术境界高、胸中富有丘壑之人,才能别具匠心地结构景点、品评色物、领略山川真趣,才能将自己的生活思想及传统文学所描写的意境溶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以表现其生活意趣、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而品格不高、才艺不精,就很难有佳构杰作。


 

▲明陈继儒《青莲山房》一书中说:“主人无俗态,筑圃见文心。”


俱往矣,大浪淘沙,浮华落尽见真淳,留存至今的园林,其“主人”,大多是人品高、志趣雅,且兼工诗书画的才学之士。今存的苏州文人园分别建于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其“主人”约为下述三类人: 贬谪、隐退的官吏,为数最多;无心爵禄的吴中名士;崇尚风雅、修养有素的文人官僚和富商。


宋人: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现存最早的苏州园林沧浪亭,初建于北宋中期杰出的爱国者和文学家苏舜钦之手。苏舜钦因朝内保守派所忌,被诬陷后,苏舜钦削职为民,闲居苏州。于是买水石作沧浪亭。


 
 
 

▲沧浪亭@橘涂初四


明人:园林随分有清凉,走遍人间梦几场。


明代士人造园之风的炽盛,不仅是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亦是非常有价值的文化现象。园林作为宴集、修行、观剧之所,不仅是明代士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亦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晚明士人阶层之园林观较之前代多有不同,彰显出晚明特殊的文化背景与人文气象。


 
 
 

▲拙政园@橘涂初四


清人:造园难,养园更难。


这些都是作为文人直接参与的园林建造,以某种哲学标准体现着中国人面对世界的态度。而文人在这里起的作用,不仅是参与,更在于批判。


袁枚,号简斋,晚年随园老人。随园为袁枚所购的一除废园,园主人姓随,故名随园。袁枚购得后,并不大兴土木,而是伐恶草,剪虬枝,因树为屋,顺柏成亭,不做围墙,向民众开放。袁枚旷达,临终对二子说“身后随园?得三十年,今愿已足。”


 
 
 

▲留园@橘涂初四


古人说,造园难,养园更难。我们应当珍惜古人留下的园林,窥见古人的心志。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