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丨淡水間 虽居城市之烦,其清自若,况即境之清乎? 以清心即清境,清趣之发有不可云谕者矣。 古人有云:“趣之清者,由心清也,心清斯趣清矣”。虽居于城市之中,若以“心清”自况,则清趣便随意生发。得趣不在声色豪奢,“仁者乐山”,一拳雅石,足可怡情,清思不尽,妙趣无穷,便是小小书斋,也堪为水晶道场,燕闲而坐,顿消心中无限烦虑。 圖丨寂萊 明人陆绍珩云,“以松石代珍奇”,此亦是乐事。以佳石寓目,观其清润之质,雅洁之色,抚触把玩,如得遇良友佳人,声色之外,蘧然得虚清之境,其所得欢愉,如置身烟霞之中,远非声色犬马所能比拟。
圖丨淡水間
虽居城市之烦,其清自若,况即境之清乎?
以清心即清境,清趣之发有不可云谕者矣。
古人有云:“趣之清者,由心清也,心清斯趣清矣”。虽居于城市之中,若以“心清”自况,则清趣便随意生发。得趣不在声色豪奢,“仁者乐山”,一拳雅石,足可怡情,清思不尽,妙趣无穷,便是小小书斋,也堪为水晶道场,燕闲而坐,顿消心中无限烦虑。
圖丨寂萊
明人陆绍珩云,“以松石代珍奇”,此亦是乐事。以佳石寓目,观其清润之质,雅洁之色,抚触把玩,如得遇良友佳人,声色之外,蘧然得虚清之境,其所得欢愉,如置身烟霞之中,远非声色犬马所能比拟。
佳石纯出天然,适性而任情,无拘束不造作,以其本色彰显自然趣味。赏石寄情,所思所想,皆游于佳石之上,得人生又一乐地。故此,古人有“室无石不雅,居无石不安”之语,可谓恰如其分。
圖丨淡水間
东晋陶渊明乃高隐名士,所居陋室旁有一大石,陶渊明常在大醉后卧于石上,以醒神思,名之“醒石”。
石之所以令人警醒,因其质朴而雅,其性清而刚,其风静洁,其骨坚贞,如君子之不移。观石如与君子对语,精神之欢愉不言而喻,又何必执着于纯然奢靡的物质享受?
玲珑宛转握于掌中,清心乐志,神游物外,此乃审美之极致,意趣之极致,乃曰“天趣”也。
圖丨時雨清風
林语堂说“情趣来自传统”,又说“我们可以从漂亮的古书装帧、精美的信笺、古老的瓷器、伟大的绘画和一切未受现代影响的古玩中看到这些情趣的痕迹。”一拳雅石,我们既钟情于这样的澹泊优雅,自可领略利欲之外的无限欢愉。
圖丨頑玩石不全
《华严经》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而小小的一拳之石中,亦囊括山水之造化万千,起伏是峰谷连绵,纹理是曲水流动,正如清代画家恽寿平所言的“一拳石亦有曲处,一勺水亦有深处”。一握佳石,方寸之中,便品得千丈高崖之峻爽,识得万里长流之渺阔,可疗解远别山水的枯竭孤寂之心。
圖丨煮雪山房
宋人李弥逊雅好藏石,曾写过《五石》之名篇,感叹一日之中得数拳佳石如小山,赏石如揽四方之胜,“吾将寓形其间,而与之俯仰上下。不知我之在丘壑,丘壑之在我也。”
昔日庄周梦蝶,不知是庄周之梦为庄周,还是蝴蝶梦为庄周。而今日我们得以静观佳石,俯仰其间,亦忘却是自身步入石中世界,或是佳石为我们构筑出别有洞天。
斋头拥片石,便得千岩万壑之佳趣。
圖丨頑玩石不全
圖丨文人空間
圖丨至微堂
圖丨文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