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套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 册页影印本。 而在遥远的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珍藏着一套 《拙政园十二景图》 册页。不过可惜的是,目前只存世八景(也就是八页)。
在苏州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套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
册页影印本。
而在遥远的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珍藏着一套
《拙政园十二景图》
册页。不过可惜的是,目前只存世八景(也就是八页)。
这两套册页虽然现在隔着千山万水,但当年它们出自同一人笔下——“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
文征明
。
据学者考证,文征明一生曾经五次为拙政园作画,此外还留下了五十多首描写拙政园的诗文作品。
原因很简单:文征明是拙政园的项目总监,而且跟自己的甲方——拙政园第一任主人
王献臣
——是多年好朋友。
而这两套册页,不仅是研究拙政园建造历史的珍贵资料,也是他俩之间跨越半个世纪的友情的宝贵见证。
△《 拙政园三十一景》里的“玉泉”(左)与《拙政园十二景》里的“玉泉”
王献臣
,字敬止,号槐雨,早年就被誉为
“神童”
,二十多岁时就在京城担任监察御史,但后来因为得罪了东厂,接下来十几年多次遭受贬谪。
不到四十岁的王献臣思前想后,决定彻底躺平:老子不在官场玩了,回
苏州
老家当宅男去!
而比王献臣小一岁的
文征明
,是中国艺术史上著名的
“笨小孩”
:十多岁才会说话,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最终靠坚持不懈,成了跟徐祯卿、唐伯虎、祝枝山齐名的诗文书画全才,妥妥的大器晚成。
王献臣早年就跟文征明相识,但因为常年在外做官,两人来往并不多。
明朝正德初年,王献臣回到苏州后不久,兴高采烈地找到文征明:“文老弟,我刚在附近买了一块
风水宝地
,麻烦你来当总设计师,为我建造一座园林好不好?”
作为一位画家,文征明一直希望有机会让自己笔下的山水,成为现实中的青山绿水。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不过,当文征明跟着王献臣去勘察现场时,他一下愣住了:
所谓的“风水宝地”,其实是几百亩
荒凉洼地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洼。
文征明不禁扭头跟王献臣确认:“老王,你确定这是风水宝地?你确定以后要住在这里?”
王献臣乐呵呵地解释:“这当然是风水宝地!三国时期
陆绩
的家就在这里,唐朝学者
陆龟蒙
的家也在这里!元朝时,这里还有一座
大弘寺
呢!以后我就住在这里,每天浇浇花、种种树什么的。”
跟甲方确认无误后,文征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设计建造工作中。
接着,他又想到了文人山水画里的
留白艺术
:眼前这些水洼,不是正好可以作为画面中的留白部分吗?
就这样,在文征明的精巧构思下,一座疏朗、典雅、充满山林野致的
拙政园
拔地而起,仿佛文征明的作品落在大地上,变成了一座立体山水画。
正德十四年(1519年)正月初二这天,他冒着雪跑去给王献臣拜年,然后两人在拙政园的
梦隐楼
上喝了整整一天酒。
到了晚上,文征明还兴致勃勃写了一首《新正二日冒雪访王敬止,登梦隐楼,留饮竟日》——
王献臣为了感谢自己的老朋友,多次向京城官员推荐文征明。
功夫不负有心人,嘉靖二年(1523年)春天,五十多岁的文征明在工部尚书
李充嗣
的举荐下,在北京被授
翰林院待诏
一职。
但作为一位充满艺术才情的人,文征明根本受不了每天写枯燥乏味的公文,所以他只在京城呆了短短三年,就辞官回乡了。
在文征明做官期间,他的好友唐伯虎、祝枝山先后去世,他成了“江南四大才子”中唯一在世的人。
所以回到苏州后,文征明更加珍惜自己跟王献臣的友谊,留下了更多关于拙政园的作品。
嘉靖十一年(1532年)三月六日,文征明在拙政园临摹苏东坡的作品时,亲手栽植了一棵
紫藤
。
如今,这棵紫藤依然活着,已经成了拙政园乃至整个苏州的“活宝”。
嘉靖十二年(1533年),文征明受王献臣嘱托,完成了
《拙政园三十一景》
册页。
这套册页,可以看作是为拙政园量身打造的艺术写真,对拙政园建造二十年来呈现的景色,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视觉总结。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十年之后王献臣去世,他的儿子在赌博时,一夜之间将整座园子输给了别人,从此只能以吊丧为生。
而文征明,再也没有机会踏入当初自己设计建造的拙政园里了。
嘉靖三十年(1551年),八十多岁的文征明从拙政园的三十一处景点中,精心挑选了十二处进行重绘,创作出了
《拙政园十二景》
。
这次创作,跟十八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它不仅抒发了文征明的园林情怀,展现了自己更加深邃的艺术思考,同时也寄托着自己对老朋友王献臣的无限追忆和怀念。
现在,《拙政园三十一景》和《拙政园十二景》都静静地躺在博物馆中。我们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流传出来的图片,想象拙政园最初的模样,顺便感慨一下甲方王献臣和项目总监文征明之间令人羡慕的友情佳话。
关于王献臣和文征明之间的友情故事,这次就讲到这里。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拙政园的诗文作品吗?欢迎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