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花境设计方法,干货来袭~
孔雀东南飞机
2021年07月09日 13:34:52
只看楼主

设计原则 花境设计时应以园林美学为指导,充分表现植物本身的自然美、色彩美和群体美。一个成功的花境,植物必是有层次有质感的,注重色彩构成,观景时间长,养护便捷并可持续。 花境的设计包括种植床设计、背景设计、种植设计三个部分。

设计原则


花境设计时应以园林美学为指导,充分表现植物本身的自然美、色彩美和群体美。一个成功的花境,植物必是有层次有质感的,注重色彩构成,观景时间长,养护便捷并可持续。 花境的设计包括种植床设计、背景设计、种植设计三个部分。


种植床设计


首先要确定花境的位置,再设计花境的轮廓、大小、长宽。种植床可设计成平床或高床,并且应有2%~4%的排水坡度。一般来讲平床应用的较多,平床多用低矮植物镶边,以高15cm~20cm为宜。高床边缘可用不规则的石块、砖头等围合。


背景设计


通常单面观赏花境需要背景。位于墙垣处的花境,墙、栅栏很自然地成为背景,通常可不处理,颜色、质地等不理想的可在其前选种高大的绿色观叶植物或攀援植物。后面没有背景的花境,可栽植树墙或高篱。多面观尤其是绿岛中的花境常不设背景。



种植设计


种植设计是花境设计的核心,花卉的观赏特性对形成花境的景观效果起着决定作用。种植设计是把植物的株形、株高、花期、花色、质地等主要观赏点进行艺术的搭配组合。懂得植物的生长习性是做出完美花境最根本也是最基本需要掌握的,也是花境应用中考虑的重点。


植物材料


在能提供的养护管理水平下,可以适应种植场地的生态气候条件正常生长存活,是选择植物材料的基本要求。在能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材料中,花期长、观赏价值高的品种为佳。宿根花卉具有 种类多、适应性强、栽培简单、群体效果好 等优点;灌木栽植之后只需要很少的养护管理,有些品种四季常青可使花境四时有景;故而以宿根花卉或灌木为主要植物材料的花境较多。


花境中应用较多的科属有菊科、蔷薇科、唇形科、百合科、鸢尾科、玄参科、豆科松科等。

春季开花的种类有:金盏菊、飞燕草、紫罗兰、荷包牡丹、花毛茛、郁金香、石竹类、芍药等。

夏季开花的种类有:蜀葵、美人蕉、大丽花、唐菖蒲、萱草、玉簪、桔梗等。


秋季开花的种类有:菊花类、鸡冠花、万寿菊、醉蝶花等。



阔叶类植物宽大的叶片往往具有肉质感,使花境呈现柔美和谐之美,如美人蕉类、玉簪类。观赏草是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的植物的统称,是给花境增添野趣的好材料。


色彩设计


可以先确定自己想要暖色调还是冷色调,选一个或两三个主色相,少量搭配其他颜色。红、黄、橙是暖色,有温暖、热情、活泼之感。


蓝、紫、绿为冷色,有平静、凉爽、深远之感。

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对比色同时使用时要有主和从,形成主体色调;白色和浅色可以调和对比矛盾。


平面设计


平面种植采用自然斑块状混植方式,每块为一组花丛,各花丛大小有变化。一般花后叶丛景观较差的植物面积宜小些。为使开花植物分布均匀,又不因种类过多造成杂乱,可把主花材分成数丛种在花境的不同位置。使用球根花卉或一二年生草花时,应注意种植区的植物轮换。

   

立面设计

                               

单面观和对应式花境总体上是离观赏点近的矮,离观赏点远的高。双面观赏花境整体上中间高,两侧或四周低。适当在植株低的品种间穿插植株高的品种可使立面高低错落。一些高茎植物可为花境的点睛之笔,担当视觉焦点的角色,如蜀葵、大花飞燕草。


季相设计


利用花期、花色及各季节所具有的代表性植物来创造季相景观。如春时的报春花、夏日的福禄考、秋天的菊花等。为增加花境的观赏时长,不同时期的开花品种都需要选一些。根据需求,在某个时段开花的品种可多选一些,形成该花境的最佳观赏期。



免费打赏
和平卫士
2021年07月09日 14:29:12
2楼

花境很漂亮,好好欣赏一下,

回复
jzhdajia
2021年07月11日 14:29:01
3楼

花境设计时应以园林美学为指导,充分表现植物本身的自然美、色彩美和群体美,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谢谢啦。

回复
jianzhudj
2021年07月11日 14:31:28
4楼

花境设计时应以园林美学为指导,充分表现植物本身的自然美、色彩美和群体美,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谢谢啦。

回复
wanshuns
2021年07月11日 14:32:25
5楼

花境设计时应以园林美学为指导,充分表现植物本身的自然美、色彩美和群体美,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谢谢啦。

回复
doushengf
2021年07月11日 14:33:19
6楼

花境设计时应以园林美学为指导,充分表现植物本身的自然美、色彩美和群体美,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谢谢啦。

回复
weizhehu
2021年07月12日 14:02:11
7楼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