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经济学理论
shuijingketing
2008年03月12日 16:58:04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本文出自: 水世界网 作者: liwei3317 点击率: 148 2007.6.6爱情经济学理论   “男才女貌”,“门当户对”,这样的观念你有吗?或者说根深蒂固吗?这是传统的爱情观,我们姑且称之为传统爱情理论,虽然这样的叫法很不严格。 正如经济学的发展一样,任何理论都有其产生的背景,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刻上了历史的烙印,所以理论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传统的爱情理论发展到今天需要修正和改进,才能更好的解释社会爱情现象。


本文出自: 水世界网 作者: liwei3317 点击率: 148 2007.6.6

爱情经济学理论
  “男才女貌”,“门当户对”,这样的观念你有吗?或者说根深蒂固吗?这是传统的爱情观,我们姑且称之为传统爱情理论,虽然这样的叫法很不严格。
正如经济学的发展一样,任何理论都有其产生的背景,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刻上了历史的烙印,所以理论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传统的爱情理论发展到今天需要修正和改进,才能更好的解释社会爱情现象。
一个人的爱情竞争力一般来说受两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个人的要素禀赋(E),另一个是个人的努力程度(H)。
要素禀赋(E)体现一个人的实力,“有实力当然有魅力”(某广告词)。要素禀赋(E)是一个函数,是才(a)、貌(b)、财(m)的函数,我们可以写成
E=F(a,b,m)
在这个函数中有必要说明的两点是:1、传统的男才女貌的观点在这里得到了修正,因为在现实生活的竞争中,男貌女才在不断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实力,比如电视剧《女才男貌》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其部分原因是在女权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许多领域出现了阴盛阳衰。2、在才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情况下,资源配置无效,有才也是白费;才转化为生产力需要一段时间,这就是属于投资“期货”的概念。期货的风险当然相对于现货来说比较大,于是大部分人更偏向于现货的财。至于财这一变量,在一定情况下要素禀赋函数可以直接表示为
E=F(a,b,m)≈βm
这一点在现实中不断的得到验证,“傍大款”和“养小白脸”就属于这种情况。虽说不是完全的成正比,但是绝对呈正相关,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虽然名义上为0到1之间,但是一般取值为0.7到1之间比较实际。这是对社会转型下一种不正常事实的讽刺,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此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另一方面,个人的努力程度(H)是个人的主观意愿,是个体想不想尽心竭力去追求对方的问题,“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某广告词)。它也是一个函数,是个体的心理冲动程度(i)和对特定对象的偏好(p)的函数,我们可以写成
H=F(i,p)
上式中,i 和 p 共同决定H。这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 i 特别强烈的时候,会对 p 的选择性降低,会出现“博爱”;另一种是因为对特定对象的 p 而产生强烈的 i,“非你不娶,非你不嫁”其原因就在于此。换句话说,前者是因为冲动找对象,后者是因为对象而冲动。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提出的爱情理论用如下函数表示:
L=F[E(a,b,m);H(i,p)]
在现实中,难道你长的玉树临风或者倾国倾城,囊中鼓鼓又很冲动,你就无敌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最后的最后,对于某个特定的人来说 ,还要看对方对你的接受程度,我们设它为r,是一个从0到1的随机值。因此,上式修正为
L=r×F[E(a,b,m);H(i,p)]
实际上,爱情是一个男女双方不断博弈的均衡过程,博弈的均衡分为“颤抖手均衡”和“稳定点均衡”。如果你喜欢的特定对象的要素禀赋很好,也就是说不但人长得好,又有才气,还很有钱(当然3者同时满足最好,大多数时候只满足其中一者就有很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当今社会下 m 得到满足的情况),那么追求他/她的人无疑很多,因此他/她对每一个追求者赋予的随机值就比较低,即你所获得的 r 值就比较小。在这样的博弈过程中,是可能得到“颤抖手均衡”的。但是“颤抖手均衡”是一种不稳定的均衡,比如现实中很多明星的婚姻难以长久就属于此类。当这种均衡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时,很快就会偏离均衡。外部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1、男人背叛筹码的高低;2、女人受到诱惑的程度。为了寻求新的均衡,就只得找其他“差一些的”(次优理论)。但是其结果并不乐观,因为谁也不愿意成为人家的次优选择,即机会成本,最后落得两手空空又得罪了人。因此,如果我们客观估价自己,退而求其次,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得。就会实现从“颤抖手均衡”到“稳定点均衡”的转化。在这种情况下,男人的背叛筹码相对较高,女人抵制诱惑的能力也相对较强。
免费打赏
podal123
2008年03月13日 08:55:05
2楼
好难懂的理论。还是画图容易点。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