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禾秣设计整个基地由两部分组成:原乡政府大院停用后逐渐荒废,紧贴的粮食储备仓库也停用多年,改造建筑面积7800㎡。建筑师试图对这一公共建筑群进行提升与再利用,将其更新为大别山会客厅。通过对这个废弃公共资产的改造和再利用,在保护和展现建筑原始面貌的同时,激活其新时代的价值,进入当代乡村生活。原始建筑主要为砖混空心楼板结构,建造技术包括毛石砌筑、砖墙、预制混凝土楼板,且工艺不佳,建筑几乎没有合理的结构构件。大多数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建筑法规,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和再处理。
设计:禾秣设计
整个基地由两部分组成:原乡政府大院停用后逐渐荒废,紧贴的粮食储备仓库也停用多年,改造建筑面积7800㎡。
建筑师试图对这一公共建筑群进行提升与再利用,将其更新为大别山会客厅。通过对这个废弃公共资产的改造和再利用,在保护和展现建筑原始面貌的同时,激活其新时代的价值,进入当代乡村生活。
原始建筑主要为砖混空心楼板结构,建造技术包括毛石砌筑、砖墙、预制混凝土楼板,且工艺不佳,建筑几乎没有合理的结构构件。大多数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建筑法规,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和再处理。
北侧三座不同年代的粮仓,其体量与原有立面表情并不统一,根据其特点被分别改造为共享餐厅,仓舍民宿与会议中心。
7号粮仓平面狭长,紧贴政府大楼,外墙为红砖砌筑且出现了沉降,开裂等问题。通过加固,极力保留了其当年特有的结构逻辑和空间原型,在按照原有结构插入功能性的窗户后,植入了极为明显的混凝土筒体,冷静的展示着新旧交辉。
8号粮仓特有并置单跨的砌体拱形屋面,是整个建筑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建筑师保留了其拱顶的原有形态和风貌。立面通过冷轧钢的运用重新设计了窗洞,而室内被改造为五个空间主题不同的LOFT民宿。
9号粮仓进深大,结构条件差,被改造为大空间的会议中心。通过与7号粮仓类似的改造手法,插入了雕塑感与公共感极强的混凝土筒体,做为整个建筑的核心交通体系,同时外向的表达出建筑的开放性。
南侧三栋建筑采用了与基地周边相融合的主要材料—陶土红砖。为了区别于民居的形式,适当体现建筑的公共属性,骑行驿站通过结构外露,外向的表达一种匀质而又稳定的秩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