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欢笑,妙韵声声颂华年,眺望花灯朔从前,历遍浮世忆佛山,沧桑数百年,世代虔诚奉献,奋力全城共勉,每天唱颂传粤韵,歌声响不断。
——题序
今天,小编带你走进珠三角腹地、素有“禅“之称的佛山。
世界著名设计机构Designboom最新发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博物馆建筑”榜单中,中国占据了4席,其中就包括了位于广东顺德,经过5年筹备并于今年10月对公众试运营开放的和美术馆。
耗时五年筹划,三年施工,在珠江西岸的“美食之都”广东佛山顺德,一座由家族投资的非营利民营美术馆对社会公众开放,美术馆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8千平方米,常设中国近现代馆藏展厅及当代艺术展示厅,主要关注于20世纪中国近现代、全球重要当代艺术。
和美术馆坐落在顺德新商务区中,位于顺德北滘新城怡兴路6号,东北侧毗邻业主企业总部大楼,南侧与市民公园相接。
和美术馆的“和”象征着“和谐”这一理念,正如安藤忠雄在建筑理念中提到的,“怀着希望通过文化艺术的交流,带给人们和谐、安泰生活的夙愿,将该项目命名为和美术馆。将传统历史文化与现当代艺术融汇成一体,通过文化艺术的交流,带给人们和谐、安泰生活的夙愿”。
整个美术馆以“圆”为基本几何元素,像水波纹一样由中心向四周扩散,构成了建筑空间的效果,同时也自然地形成了建筑形态的核心,与“和”这一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形成了一种形态上的契合,构成了“传统与现代”的互通。
具体而言,这些“圆”以一定的偏心率 由下往上逐渐扩大,四层圆环重叠交织。立体的“圆”随之偏移,在赋予各个空间明 确的中心对称的同时,更丰富了这个序列的变化效果,也反映出了安藤从静态几何开始走向动态几何的尝试。这样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岭南 地区亚热带气候的特性,以此营造出具有明显光影效果的建筑表情。
与“圆”环叠层外观设计相呼应的,是以双螺旋楼梯为核心的五层挑空中庭设计。“圆”环构成的空间正如“圆”字所示。在富有张力的垂直空间中,以螺旋楼梯 连接各层视线焦点,营造出只有“双螺旋楼梯”才能做出的层次丰富的旋转空间。
“双螺旋楼梯”的抽象形态会让人联想到著名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室内中庭, 但清水混凝土的材质与双螺旋的结构,是安藤忠雄设计和美术馆的新挑战,整个双螺旋楼梯由清水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
美术馆场地内的留白,可为周边商务区的人们提供休憩空间。为增加建筑亮点, 景观设计以水景为主,与“圆”相呼应的水池,可作为缓和亚热带夏季酷暑的亲水装置,同时,当建筑倒映于水面,它便是建筑别具特色的底座。每一个进入美术馆的人都要先通过水上的廊桥,经过一大片水域才能进入到美术馆,让人如同走进了一座漂在水上的建筑物。
佛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大量内涵丰富的历史建筑在祖庙东华地区已成为佛山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佛山千年古城和古城的缩影。岭南的骑楼、锅耳式山墙、瓦脊、雕花屋檐等建筑特色。
岭南水乡,岭南风格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房屋的山墙隆起一个“Ω”状。
石板路,当你踩着这些古老的石板路时,是否能寻觅到前人的足迹,这些古老的街道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锅耳火山墙,锅耳屋,因其山墙状似锅耳而得名。多用青砖 石柱 石板砌成 外墙壁有花鸟图案,具有防火及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民间有 (锅耳屋)蕴含富贵吉祥 丰衣足食一说。
灰塑
灰塑古称灰批 是岭南汉代传统建筑工艺,材料以石灰为主。作品依附于建筑墙壁上沿或其他建筑工艺上以明清两代最为盛行。
清晖园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的清晖园、和佛山市禅城区的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和东莞的可园四座古典园林,被称为“岭南四大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代表。顺德市的清晖园位居岭南四大名园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面积2.2公顷。
清晖园 ,集明清文化、岭南古园林建筑、江南园林艺术、珠江三角洲水乡特色于一体。清晖园的清雅,除了体现在名字上,更多的是见于那一色的青砖灰瓦、绿树白花。
清晖园一鉴方塘的做法在江南园林中是罕见的,园林中叫做“理水”。理水同样出自画理,讲究有曲有源,所以水岸曲折,作石矾滩头,设港汊水口,使小水面有浩渺之感,确实有空间拓展之效。
而清晖园荷塘却能不囿常理,深池四壁,周以高树廊房,拒华南炎暑,自得一派清凉,对全园气温都能起到适量调节。
清晖园构园者运用了小中见大、虚实相济、园中设园、延长游园路线等构园手段。亭虽然都是单体建筑,但是运用池廊衔接、古树穿插、曲直途径相连,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空间联系,加上对景相成、步移景异的运用,又有了起承转合的景象组群。
清晖园主要景点有船厅、碧溪草堂、澄漪亭、六角亭、惜阴书屋、竹苑、斗洞、狮山、八角池、笔生花馆、归寄庐、小蓬瀛、红蕖书屋、凤来峰、读云轩、沐英涧、留芬阁等;其大部分门窗玻璃为清代从欧洲进口经蚀刻加工的套色玻璃制品,古朴精美,品味无穷。
梁园
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梁园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芦”、“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梁园由当地诗书名家梁蔼如、梁九华、梁九章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陆续建成,历时五十余年。
梁园总体布局以住宅、祠堂、园林三者浑然一体最具当地大型庄宅园林特色,尤其是以奇峰异石作为重要造景手段。园内精心构思的“草庐春意”、“枕湖消夏”、“群星秋色”、“寒香傲雪”等春夏秋冬四景俱全,各异其趣;展示文人园林特质的“石斋寄情”、“砚磨言志”、“幽居香兰”、“庄宅遗风”四景,将岭南古园林的多种文化意境,如雅集酬唱、读书著述、家塾掌教、幽居赋闲等多种文人文化生活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梁园的主人通过对独石、孤石的整理,突显个体特性,在壶中天地中表达了对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格的追求。园内巧布太湖、灵璧、英德等地奇石,大者高逾丈,阔逾仞,小者不过百斤。在庭园之中或立或卧、或俯或仰,极具情趣,其中的名石有“苏武牧羊”、“童子拜观音”、“美人照镜”、“宫舞”、“追月”、“倚云”等。景石大都修台饰栏,间以竹木、绕以池沼。
梁园的山都不是“叠”出来的,而是与整个造园质朴的风格是相统一的,不求恢宏的气势而求石的神态韵味,以小代大,表现山川之奇。这种以石代山取代“叠山”的方法,摒弃了石块的积压堆砌,省却了石头纹理及形状的比照磨合,可以更灵活自由地表达不同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