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阶是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内切外垫,修筑成一种里低外高的台面。台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有较小的反坡也称反坡梯田。 断面示意图
水平阶整地:
在坡面上自上而下,每隔3~5米,沿等高线修筑阶面,阶面宽度随坡度大小和栽植树种而变,坡度小的阶面较宽,反之较窄,一般1~1.5米,树苗植于阶面中间。
反坡梯田整地:
在坡面上自上而下,沿等高线每隔3到5米修建1到2米宽带有10到15度反坡的窄梯田,用生土筑田坎,表土盖田面,田面宽度和上下间距随地表坡度和树种而定。
水平阶在干旱的石质山地,黄土山地的缓坡和中等坡均适用,一般在山石多、坡度大(10度到25度之间)的坡面上采用。在干旱的黄土丘陵区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草)整地工程中得到普遍应用。
水平阶多用于果园级林地。把坡地上的农田、或林地改成台阶形,可以蓄水保土,提高作物、果品产量或林木生长量。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地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因此被称为鱼鳞坑。
鱼鳞坑是在被冲沟切割破碎的坡面上,坡度一般在15°~45°之间,或作为陡坡地(45°)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
由于不便于修筑水平的截水沟,于是采取挖坑的方式分散拦截坡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挖坑取出的土,在坑的下方培成半圆的埂,以增加蓄水量。
这是工程措施(修坑)和生物措施(植树)相结合。具有拦截地表径流(蓄水)、减轻水土流失,保水保土保肥的功能。
鱼鳞坑整地多用于水土流失较重的干旱山地及黄土地区。
(1)设置方向:
草方格沙障是固沙型的低立式沙障,适用于风向多变,除有主风外,侧风较强的沙区。沙障由主带和副带纵横交织而成,主带与主风方向垂直,副带与主风方向平行。
(2)沙障规格:
根据防护目的、风蚀程度和有利于植物成活生长的情况来确定。可设置成1×1米或2×2米的方格。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一般以1×1米规格的固沙效果最好,方格越大,风蚀越重。
(3)设置方法:
在沙丘迎风坡先铺设主带,即横对主风方向画线,沿线平铺麦秸或稻草,草厚5—6厘米,用铁锹将草中部扎入沙内深约10—15厘米,地上露出15—20厘米。再用铁锹或刮痧板壅沙扶正,加固基部。
主带完成后,再与主带垂直,画竖线,铺设副带,副带草的厚度可稍薄,但一定要与主带衔接好。以免在缺口处被风掏开,影响固沙效果。一般来说,只在流动沙丘迎风坡的下半部设置沙障就可以了,让丘顶被风拉平后,再设沙障为宜,但重点防护地段,需要一次性固定住流沙,就要对沙丘全面设置沙障。
固定落沙坡时,要先从顶部做成一道道方格,依次向下作业,或先做上下的副带,再由上而下做水平的主带。在施工范围内,沙障必须扎设到沙丘迎风坡脚处,避免沙障固沙带外缘暴露在冲风部位遭受风蚀和沙埋。扎设沙障时,尽可能沿沙丘脊线铺设乱草便道,以利施工人员往返运草,缩短运草距离。
(1)草方格沙障的防护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表层气流速度,从而降低气流的输沙能力,改变风沙流携沙量随高度分布的特征。1×1米草方格沙障的粗糙度比流沙区提高200—400倍,输沙率仅为流沙区的0.2%—1.0%,2米高度的风速比流沙降低26%,0.5米高度的风速比流沙区降低20%—40%。
(2)草方格沙障截留降水和减少沙面水分蒸发的作用明显。在流动沙丘上设草方格沙障后,2米厚沙层的湿度可由原来的1%提高到3%—4%,明显改善了沙土水分状况,在草方格沙障上栽植的固沙植物,成活率和生长指标比全面铺草沙障分别提高19%和31%—35%。所以说,草方格沙障不仅起到固沙作用,保护初期栽植或播种的固沙植物免受风蚀和沙埋,还能促进植物的成活和生长。
(3)草方格沙障扎设后1—2年,障间即可形成稳定的凹曲面,除冲风部分外,一般不会受到风蚀,但由于露出的草障经雨淋风化而逐渐发黑腐朽,一般维持4—5年。局部风蚀严重地段需注意及时补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