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的做一个简单的设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唐紫萱
唐紫萱 Lv.2
2020年12月25日 14:03:18
只看楼主

收录于话题 我以为我的世界是最简单的, 没想到你的世界才是最简单的。 《隐秘而伟大》 拆房部队 拆的第 316 座建筑 拆房:宋晓彤 韩英卓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我以为我的世界是最简单的,
没想到你的世界才是最简单的。
《隐秘而伟大》


拆房部队 拆的第 316 座建筑
拆房:宋晓彤 韩英卓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很多时候,
我们不太愿意做简单的事儿。
主要就是觉得——
简。单。


这么简单,怎么能显示出我的英明神武气场两米八?
这么简单,怎么能显示出我的天赋异禀智商二百八?

这么简单,怎么可能有机会轮到我——
肯定有阴谋。


大概是人生过于艰难,
能活着本就不容易;
诸般辛苦,几多辛酸,
早都把所有人都磨得斯德哥尔摩了。
 
当一件事回报巨大却又肉眼可见的简单, 就不是会不会做,甚至愿不愿做的问题了
——而是你敢不敢做。



悉尼都会区第二大城市帕拉玛塔正在以紧(gan)跟(fan)国际大都市悉尼的步伐, 热火朝天的搞建设。
拆房部队传送门:戳帕拉马塔的另一个大建设~
 
原来位于悉尼乌尔蒂莫的应用艺术与科学博物馆基础设施已年久失修,嗷嗷待更新。
于是帕拉玛塔的政府大人们瞅准时机,该剁手时就剁手——
直接提议把博物馆搬到帕拉玛塔!
老子包场了!爱咋咋地!


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专门购置了一块沿河的地皮作为博物馆的新家又趁热打铁的办了场国际竞赛,昭告天下。
 
基地位于帕拉玛塔CBD的北部边缘区,面积有19500㎡,限高80m。北临帕拉玛塔河,东南两侧环路,基地南侧不到500米就是著名的帕拉玛塔广场。



场地内现存一栋公共停车楼以及两栋历史建筑。
都包场了,还怕清场吗?

政府大人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砖一瓦
——全拆!都拆!统统拆!
什么都得为抢来的博物馆让路。


悄么么的剧透一下:竞赛结束后,这个强拆历史建筑的行为引起了巨大民愤,甲方只能认怂保平安:最终决定局部保留不太碍事的历史建筑2;历史建筑1则直接整体迁移,换个地儿供起来。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起码在竞赛期间,场地的设定是一片平坦。

对参赛建筑师们来说,真正的坑并不是钉子户历史建筑,而是基地位于帕拉玛塔河南岸,要考虑澳洲 时不时下个暴雨 带来的洪水风险。


而另一个大坑则来自博物馆本身。
 
这,
是一个科技博物馆。
常设展览都是什么澳洲航空100年之类的,藏品包括各种大灰机、大火箭、大火车等等。
共同特点就是—— 大。


普通博物馆需要展厅;
而这个博物馆需要的是展厅plus!
 
具体有多plus?
平均型号2500㎡!
最大的一个有4000㎡,比欧洲很多博物馆本身都要大。
 
而这样的展厅plus还得加个复数s,
因为他要7个!
 
由于藏品的限制,展厅内部也做不成啥曲曲折折丰富多彩的空间。
换句话说,就是 7个无柱的超大号空盒子 ,还得保持适宜比例(约1:1-1:2之间)。


然后,还有1个名为powerlab的科学艺术教育交流空间。面积约3300㎡,包括开放办公、会议室、数字工作室以及配套的研究阅览室和厨房等等。
这一块的设置相对灵活,你可以把它当作又一个大盒子,也可以分成几块灵活布置。


以及60个小公寓。面积约2000㎡,提供给研究员和科学家们工作居住,可以看作60个小盒子。


其他诸如商业零售什么的都是博物馆标配了。
 
坑已经很明显了,
直接得分点就是7个无柱超大盒子。



关键词1:无柱
无论如何,对于这个方案来说解决无柱结构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不要犹豫,请果断将秋天的菠菜送给你的结构师。
 
因为做大跨度空间,可用的结构方案有很多种,比如空间网架、悬索等。


如果你的菠菜送的到位,
可爱的结构小哥就会告诉你:
以上都不要选。

这都是用于单层或者更大跨度的空间比如体育馆之类,在展厅里多少是有点大材小用了,关键是费钱。可以采取相对更为常见经济的结构—— 桁架。


下文为了便于展示,我们先将桁架结构隐藏。
但请记住:
菠菜已经送出去了,一定要 物尽其用。



关键词2:大盒子

7个大盒子是甲方爸爸的刚需,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7个盒子摆进场地中。
 
那么,问题来了:
你会摞盒子么?
 
你当然会,花式摞盒子的100种方法已经呼之欲出了。
怎么复杂怎么来,怎么炫酷怎么来。这就是我们常用的设计思维,喜欢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比如搭盒子这种简单的事,就是要给它搞的尽可能花哨。



但你会的100种摞盒子方法就像你衣柜里的100件衣服——
最漂亮的那件不一定是最适合你。
 
决定穿什么的不是你,
是你要出席的场合。
 
而这个博物馆首先要面对的场合就是
——洪。水。
准确的说,是洪水来了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要么就躲远点,近河侧留出较大的广场空间。


要么就站高点,超过百年一遇洪水位就万事大吉。


当然,最保险的方法就是——
站到远远的高处躲着。
 
抬高地面局部架空,考虑到安全性问题,这一部分暂时不对公众开放,留给以后河岸管理方面使用。所以局部设置坡面覆盖,连接平台与河岸。


再在沿河一侧退出缓冲广场。


然后,建筑可使用的基地范围就肉眼可见的缩小了。
 
场地缩小点也没太大问题,我们可以在有限的场地里给它铺满。
再然后,
你就会得到一个块头有点儿巨大的博物馆。


按理说,当代城市是很喜欢这种over size的博物馆的。
吸睛又大气。
 
可over size的博物馆就像over size的衬衫, 适不适合还是得看场合。

在帕拉马塔的城市规划里,市内咖位最大的肯定是咱们的科学博物馆
——旁边500米的帕拉玛塔广场。
因为它是包含市政厅、活动中心、商学院以及高端写字楼在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综合体。说白了,就是不需要一个庞然大物放在轴线的另一端抢C位。



另一方面来看,博物馆紧邻帕拉马塔河,是沿河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这条河其实满打满算也才30米,和城市主干道差不多,显然从河流角度也不想要一个摊满全场的大体量博物馆。


而且从帕拉玛塔广场出发规划有一条景观轴线直怼博物馆。
景观轴线想牵手的是博物馆吗?
不!
人家明显是冲着博物馆后面的河去的。

所以这条轴线就是一把刀,切割建筑体量将轴线延伸至河岸。


至此,我们得到了建筑的大致形式,也就是分开的两部分。
下面开始摆盒子。
 
首先是最大号的4000㎡盒子,考虑到展品运送等问题,当然是放在首层为宜。



放是放,可仅仅是这么一个展厅就和座小山似的了(57mx48mx25m),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弱化它的存在?
 
划重点:
将盒子的formal功能与城市informal功能结合。
有展的时候放展品,还可以将内部展厅功能向外延伸,广场局部变成室外展场。


没展的时候活动墙打开,搭个台子就变成了露天舞台,配上广场就是一个大型蹦迪现场。原本属于formal功能的盒子变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继续秉着控制体量减少压迫的原则,
简单整齐的码盒子。
 
轴线另一边的地块首层放置必须的库房和门厅。


两侧地块上保持高度相对均衡。
右侧地块水平向体量较小,所以稍微提升高度,以达到左右视觉均衡。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七个盒子就这么的摆完了,结果看起来有点简单的不可思议,你体内的炫技因子让你有点不甘心。


不仅是你,
很多参赛的建筑师也都不甘心。
至少可以从盒子关系入手做点文章吧。
比如咬合,扭转,并置等等。
反正总得干点儿什么。


假设你选择了扭转想搞的更炫酷一点。
所以在之前大致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对盒子进行扭转。


但还记得最初定下的结构体系么?
扭转之后,又是悬挑又是错动的,不加柱子支撑是不大可能了。


越多的关系就意味着越多的负担,我们的结构小哥就能把它一票否决。
 
而且这种方式也存在其他问题。
这几个盒子仅仅是展厅空间,必然还需要一个更大的空间将展厅盒子统一起来才能满足正常的交通流线和公共活动。
比如,罩个大罩子。



更大的空间意味着更大的体量,更多的结构负担……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很可惜,大多数建筑师都不信这个邪。


接下来放置公寓。
公寓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单排或者双排的走廊串房间。在这个方案里,为了避免有一侧无法采光,所以采用单排布置。


这种情况下,60个公寓就是一个薄片,肯定是不能放在临河一侧遮挡风景,所以给它贴在建筑临街一侧。


将powerlab也整合在一个大盒子中,还是采用全开放空间,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将其放置在西侧建筑顶部,保持较为安静的环境。


底层临街侧与门厅内分别设置商业零售空间。



然后置入公共空间。
其实也没啥地方去公共了,就把展厅盒子offset一下,并在两栋建筑之间置入连接体,差不多得了。



最后插入交通核与后勤空间集成的服务空间,完善各类人员流线。



右侧货物运送采用井道尺寸约5mx7m的超大号货梯。


左侧二层展厅则直接在侧墙上开大门,方便吊车运送大型展品。


至此,功能和使用问题基本解决。
下面就该我们隐藏已久的结构现身了。



西侧建筑的桁架骨骼与内部集成服务筒构成了筒中筒结构,东侧建筑内则单设一片两层高的桁架进行辅助。



至于公寓及powerlab部分,没有大空间要求,则采用便于安装的模块化轻木结构,坚固耐用又利于减轻自重。


我们开始就说过,既然选择了这个结构,就要好好利用。
把结构当结构不叫利用,叫使用。
 
要利用就得干点儿别的,
比如,做个立面。
 
那么,问题来了:
我为什么要用结构做立面?
我完全可以给它包在墙里边呀。


相对于包起来的整体立面,用这种桁架结构做立面其实是在无形中将立面进行了碎化,减少了体量的压迫感。


我们还可以将立面进一步碎化,根据桁架结构不同的高度位置采取三种不同的形式与尺度,当然此举另一个主要的作用还是减轻自重。


这样结构外露包裹透明玻璃界面形成的整体轻盈通透感也进一步平衡了巨大体量的压迫感。



最后右侧底层局部架空,并附赠一个屋顶花园外加小凉亭。


下方平台开洞设置大台阶方便游客到达河岸边。
打完收工。



这就是日本建筑师
Moreau Kusunoki Genton
设计中标的
帕拉玛塔应用工艺与科学博物馆
 
看过其他参赛方案你就知道,这简直是最简单本分的清流了。


最后看一遍完整过程。



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把简单的事情搞简单,
就算有功也是举手之劳。

何况,一旦搞砸了,
就不是事情简单,而是头脑简单了。
 
相比较天机妙算,
我们更愿意相信天道酬勤。
 
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简单;
而是会 判断简单。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