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炕PK国外壁炉,哪个赢了?
微醺的杨桃
2020年12月08日 16:33:28
来自于家装设计
只看楼主

一到冬天,宅sir就想去东北看雪、睡大炕。倍儿棒! 几年前, 棒子国竟然想把暖炕申遗 (也是没啥可申的文化沙漠国了呢) ,咱们东北人民首先不同意啊。 睡了一辈子的民间大土炕,怎么就成别国的宝贝了呢?有必要请出“辽北地区著名狠人”彪哥和他们聊上一聊了。

一到冬天,宅sir就想去东北看雪、睡大炕。倍儿棒!


几年前, 棒子国竟然想把暖炕申遗 (也是没啥可申的文化沙漠国了呢) ,咱们东北人民首先不同意啊。 睡了一辈子的民间大土炕,怎么就成别国的宝贝了呢?有必要请出“辽北地区著名狠人”彪哥和他们聊上一聊了。

“承认承认” 咱老舅还是咱老舅,关键时刻就出手!

咱们都是看着《乡村爱情》长大的,可以说与炕结下不解之缘。虽然没睡过炕,还没见过吗?

谢飞机 之 炕上起舞!

那时候,《京华时报》的特约评论员顾昀说:申不申遗、炕都在那儿。说得对,咱们先缕缕。

?? 有些人认为,如今看到的火炕是女真人 (如今的满族) 带入中原地区的。1998年在吉林德惠市揽头窝堡遗址,发掘出土有距今约800年的火炕。来自东北啊...


?? 也有研究认为,女真人的火炕技术是高句丽先人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东北土著的扶余人) 所传来的。还是来自东北啊。


?? 但又有专家认为, 炕在中原地区早就出现了! 2006年,河北徐水县黑山遗址就发掘出西汉时期的炕。原来在河北啊。



这炕还挺抢手! 到底哪来的呢?它就是咱们古代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宅sir端水大师)

那么至于棒子国的暖炕,大概是借鉴来的吧。 咱们东北地区的民族属于“立式”文化,进屋也能穿鞋随意走动,所以炕都是靠一侧的边炕或半炕。


而朝鲜族属于“坐式”文化,进屋就拖鞋。所以朝鲜族便吸收改良了咱们的炕,变成铺盖全部屋子地面的“通炕”,俗称暖炕。


所以,还是咱们郭大爷(德纲)说得好:“什么都是韩国人发明的,那中国发明什么了,发明了韩国人”。

Stop!不谈这些了,咱们的大炕咱们睡,唠点开心的。 并且,咱们古人取暖不仅仅有炕,咱们啥都很博大精深着呢。 比如,皇宫贵族取暖早早就用上地暖了,南方朋友们,羡慕嘛?



咱唠点文学方面的: 皇宫贵族会玩系列

?? 什么是会玩,就是在几千年前提前享受到如今我们的生活。


椒房殿 听说过吧?看过《芈月传》的朋友应该有了解, 这是汉代宫殿建筑 ,为后宫嫔妃准备的。当然,后来藏书房也会用到,能温暖防潮防虫。

未央宫椒房殿,这画的真不错嘿...

话说,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基本建成,刘邦搬到长安入住长乐宫,当时的皇后吕雉就住在长乐宫的椒房殿。《汉宫仪》记载“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

椒房殿

意思是, 椒房殿 是古代工匠将花椒捣碎和泥之后,再加入一些花草植物,制成墙壁保温层。既可以防寒保暖,又能保持芬芳。


富贵人家的奢靡生活啊......新技能Get! 后来历朝历代的各大“名媛”“土豪”纷纷 想要拥有花椒房同款。 比如西晋大土豪石崇的家、体弱多病的名媛林黛玉的房屋,都是花椒味儿的,花椒涂墙......


当然, 汉代皇帝住的是更厉害的温室殿 。不仅有花椒墙,还挂着华丽的壁毯,地上铺着厚软的西域毛毯,内设翡翠宝石镶嵌的屏风,大雁羽毛做成的幔帐......

此趴奢靡景象有必要邀请郭小四来描绘:他是如假包换的皇帝,在滴水成冰的寒冬,他却在温室里如沐春风.......如果不是看在他是皇帝,普罗大众恨不得往他脸上扔窝头。 (得罪了得罪了)


明清皇家就更先进了,他们早就使用地暖了 ,比如养心殿的三希堂 。我们去北京故宫或者沈阳故宫的时候,可以留意下,可能也看不出来。

真厉害,就是看不太懂......

因为在地下啊, 古代工匠们在殿内地面下铺设砖石砌成的循环烟道 ,烧炭形成的暖气沿着主烟道、支烟道分流到各个房间,让人一走进整个宫殿就很暖和。

看了个寂寞

这种地暖, 将灶口、排烟道安装在室外 ,能避免烧炭污染室内空气,又能防止煤气中毒。寒冬腊月,皇宫贵族们就可以在屋子里享受温暖舒适,只是苦了殿外点火烧炭的宫女太监们嘤嘤嘤:主子暖了我就暖了。

乾隆:记得给我的诗点赞!??
大臣们:又作诗了,点赞的速度都跟不上了...??

舒服暖和到 乾隆皇帝直呼 “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内心os:耶,我又作了一首好诗! 道光皇帝直发朋友圈 :“暗热松枝地底烘”。意思就是:没见过吧?我家有地暖哦

但是地暖也不是明清人的首创。

?“我就是证据”

北魏时期的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早曾描述过河北地区的地暖 ,他发现观鸡寺大堂石头做成的房基里面连通,从侧面屋外点火,热气往石头房基里流动,大堂就暖和了。

其实,皇家的地暖也是源于“火炕取暖”,你想,你细想,都是下面发热。 所以,又说回咱们的民间大土炕了,上得了宫殿,入得了平常百姓家。还能贯通古今、文明中外。


比如如今想要睡炕,大概是可以用地台来代替,地台下面盘一圈暖气,有种睡炕的内味儿了。并且受热均匀,不会有“烫腚”的尴尬局面。



再唠点中外文学方面的: 西方壁炉和东方炕,都是为了取个暖

?? 那为什么西方古早取暖方式用的是壁炉,我们用的是大炕。


因为他们建筑材料大多用的是石材,而我们东方古代建筑大多是砖木材料。


并且我们属于农耕民族,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踏实稳定生活 ,有自己的落脚地。自从燧人氏教给人取火技术,有巢氏传授了盖房技术,火就在农耕人家的屋里落了脚。火将地台加热,就有了炕,炕的火在坑里,屋内坑里的火就是炉,炉在室内除了取暖,还能做饭。


而西方的游牧民族,过着在户外游荡的刺激生活 ,搭帐篷,用篝火取暖、吃东西。大家围在火堆旁边吃吃聊聊,篝火给带来了很多慰藉。


到后来能定居后, 他们就将篝火带到了室内,就形成了壁炉 。同样的,壁炉除了取暖也能做饭;篝火一直能给人温馨与安全感。所以,圣诞老人会出现在壁炉的烟囱里,因为他们都代表着是美好的事物呀。

壁炉:有一个空间可以放置柴火,通常用于取暖,但有时也用来烹煮食物。放置柴火的地方称为 燃烧室 。烟囱或其他烟道,引导燃烧产生的气体和微粒废气离开建筑物。

用壁炉,能直观看到“噼里啪啦”的燃烧的木头,视觉上就能给人温暖。有壁炉的人家,都 会聚集围绕在壁炉前聊天啊、聚会啊。

“嗯,我这炉边谈话整挺好~”
“谢广坤是谁?”

举个著名栗子:美国大萧条时期,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让人感觉很亲切。就体现了:壁炉是个很亲民的设备、取暖效果杠杠的啊。如果他们用的是炕,那就是“炕头谈话”喽。谢广坤家第82次会议,正式开始。


其实他们 早期的砖石壁炉 因为是开放式燃烧,需要烧很多木头,但是大量的空气会进入燃烧的炉膛,很多热量被烟囱带走, 取暖效果并不佳 。现在追求个复古情怀,就感觉弄个砖石壁炉就很有feel~

后来1578年,查理一世的侄子鲁珀特王子(即鲁普莱希特亲王)发明了改良气流和排放系统的壁炉炉囱。在18世纪时壁炉有两次重要的发展。


本杰明·富兰克林建立一个对流室 ,大大的改进壁炉和燃木室的效率。而且他在火堆的下方空出一个空间吸入空气,造成一个由下往上的气流,将废气带到较高处。这种壁炉后来定名为“ 富兰克林炉” 、或者 “循环炉”


在18世纪后期,Count Rumford设计出一个高且浅的燃烧室,使其有更好的排气效果,能将废气往上引导且排放至屋外。 Rumford的设计是现代壁炉的基础。


哇,宅sir真博学。因为这趴宅sir直接查的维基百科,俗称copy,你查你也博学。

如今咱们的很多屋主家里也会用到壁炉。

图片来自摄影师燕子

摄影师燕子在日本的家,客厅里就有个能生火的暖炉,冬天可以随便丢几个红薯、板栗进去烤一烤。

图片来自设计师程程

设计师程程重庆的家也装有壁炉,他家冬天整个公共区域全靠这个壁炉取暖,一点也不含糊。偶尔也会烤些土豆、红薯什么的。

图片来自设计师傅阳  在吊柜底下设计的电子壁炉

当然,也有仿真电子壁炉。大家都很追求围炉煮酒、围炉看书的气氛。 其实以宅sir的气质来看,宅sir更适合围炉烤红薯、盘炕吃红薯。


有没有发现,其实壁炉和炕的形式差不多 (外行来看) 只不过咱们暖和的是炕,他们直接暖的是客厅。但是壁炉只能用来烤食物(还能钻出圣诞老人);炕的生火部分就是厨房啊, 放上大铁锅就能“蒸、炸、炖、煮”了。

放置柴火的地方是厨房,柴火上放大铁锅炖菜。这也说明了为啥东北朋友都喜欢炖菜,并且分量大,因为锅大啊。


炕既暖了身子、又暖了胃、一不留神还会热得“烫腚”。大家纷纷表示:炕也太暖了吧。 并且,在东北人在看, 啥客厅不客厅的,炕就是卧室、客厅和餐厅。来亲戚朋友,直接招呼到炕上!别害羞。

来,上炕头! 翠花~上酸菜、大鹅、杀猪菜、锅包又、猪肉炖粉条......


PS:虽说如今东北地区很多人家也不用炕了,但是炕确实是个好东西啊。来自到了冬天就想去东北看雪、睡炕的宅sir心声。

冬天了,看了那么多古今中外取暖大法,却始终忘不了那热炕头。接下来,我们一起唠唠吧??。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
2.知乎作者mgyg吴晓明 《为什么取暖时西方用壁炉 东方用炕?》
3.京华时报《顾昀:申不申遗炕都在那儿》

4.华西都市报《椒房殿、手炉、暖砚……古人取暖暖神器多》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