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协同”这个词没概念?今天说说BIM协同
小雨转晴
2020年12月01日 15:38:06
来自于行见BIM
只看楼主


hello,大家好,很多人可能对于“协同”这个词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说说BIM的协同概念!


首先“协同”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让他们一起完成某一个目标的过程或者能力,在这期间需要一起交流还有工作。


之所以要进行协同作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项目管理当中由于涉及参与的各个专业比较多,而最终做出的成果又是各个专业成果的综合,基于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在项目管理中是需要密切配合还有合作的。


那么,为什么说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各参与方在各阶段进行信息数据协同管理的意义很大呢?



★有3个因素

1)由于参与项目的人员专业分工问题

2)项目人员项目经验各不相同

3)还有参与项目人员由于实际工程中经常出现配合不到位,最终造成工程返工甚至工程无法实现的情况,这样就不得不变更设计。


因此才需要协同管理。

而关于协同的方式,其实早期使用的是 CAD协同方式 ,直到今天又多了一种协同方式,那就是 BIM协同方式 ,两种协同方式各不相同。




CAD时代的协同方式特点




首先是CAD时代协同方式特点: 第一协同方式为单向进行,第二协同方式为阶段性。


在平面CAD时代,一般的设计流程是 各专业 将本专业的信息条件以电子版和打印出的纸质文件的形式发送给 接收专业 然后接收专业再将各文件落实到 本专业 的设计图中 ,然后再进一步的将反馈资料提交给 原提交条件的专业 ,最后会签阶段再 检查各专业的图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在施工阶段,会由 施工单位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信息进行项目工程施工。 而在竣工阶段, 业主方 则会根据图纸对工程完成情况进行逐项核对。 这些过程都是单向进行的,并且是阶段性的,因此各专业的信息数据不能及时有效的传达。


第三,一些信息化设施比较好的设计公司,会利用公司内部的 局域网系统和文件服务器, 采用参考链接文件的形式,保持设计过程中建筑底图的及时更新。但这仍然是一个 单向的过程 ,结构、机电向建筑反馈条件仍然需要提供单独的条件图。




BIM时代的协同方式特点




那长期以往, 各专业的信息数据不能及时有效的传达,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BIM协同方式就出现了。 BIM协同方式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下是BIM时代的协同特点:

①  基于BIM技术可以创建三维可视化高仿真模型,那么各个专业设计的内容都会以实际的形式存在于模型中。

②   模型中可输入各参与方在各阶段数据信息

③  各参与方可根据模型数据进行相应的工作任务,

④ 模型可视化程度高,可以方便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还有协调

⑤ 同时也利于项目实施人员之间的技术交底和任务交接等,

⑥ 大大减少了项目实施中由于信息和沟通不畅导致的工程变更和工期延误等问题的发生,

⑦ 协同可以实现项目的可视化、参数化、动态化协同管理

⑧ 基于BIM技术的协同平台的利用,实现了各信息、人员的集成和协同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 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


看到这里,你是否对BIM协同概念比较清楚一些了呢,那么下一节课,我们来说说关于 BIM的各方协同实现技术 ~拜!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