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民安推“五化”,农贸市场实现“便利化”有“八要素”
一鸿农贸设计
2020年10月10日 11:18:56
来自于公装设计
只看楼主

转眼间,祖国母亲已经迎来71周年的生日,举国同庆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国家的富强和我国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再说句接地气话,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提升也离不开菜场,其中幸福感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买菜便利化。“现在买菜,方便多了。”前不久,在杭州彩虹农贸市场里,多位买菜民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这一点。谁能说这不是他们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五化”成果展示,杭州彩虹农贸市场顾客在接受记者采访


转眼间,祖国母亲已经迎来71周年的生日,举国同庆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国家的富强和我国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

再说句接地气话,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提升也离不开菜场,其中幸福感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买菜便利化。

“现在买菜,方便多了。”前不久,在杭州彩虹农贸市场里,多位买菜民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这一点。谁能说这不是他们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杭州彩虹农贸市场_ 一鸿市场研究中心

▲“五化”成果展示,杭州彩虹农贸市场顾客在接受记者采访


便利化作为浙江省农贸市场“五化”改造之首,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现阶段政府高度重视老百姓对买菜便利化的需求。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状态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节奏也一样追求高效、快速,这就决定了农贸市场便利化的必要性。

那么,在农贸市场全面提升改造过程中,作为“菜篮子”民生工程,怎样把“便利化”做到位呢?下面笔者就“八大”便利化角度来具体说一说。

第一,从交通出行便利化来看。

据笔者观察,马大嫂们上市场买菜的交通出行方式,非常多样化。有的喜欢推着小车,或带着孩子,一路从家中步行到菜场,这一类消费者大多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他们选择步行的原因,多是闲暇时间较为充裕,同时步行也有利于舒活筋骨。

为了方便以步行买菜为主的中老年群体,农贸市场应在场内外设立歇脚休息区,可提供租借小推车、送货上门、租借雨伞、急救药箱等服务。



农贸市场里的便民租借服务— 一鸿市场研究中心

▲农贸市场里的便民租借服务


除了步行,还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选择公交车出行。在我国大多数地区,老年人公交出行享受免费福利,所以,农贸市场附近设立四通八达的公交站,对于有公交出行买菜需求的老年人,非常友好。

相对来说,年轻顾客和中年顾客多会选择自行车、电瓶车和小汽车出行买菜。那么,设立自行车、电瓶车停放区(配置快速充电服务)和地下停车场是农贸市场实现交通出行便利化的基本要求。

另外,还要考虑需要特殊照顾的残障人士,他们多倚靠拐杖、轮椅出行买菜,那么在前往菜市场和公共卫生间的区域要设置入口坡道和盲道,为残障人士提供买菜便利。

以上是从交通出行角度来实现农贸市场便利化改造,全面考虑步行、公交出行、自行车、电瓶车和小汽车出行、残障人士出行等几大出行买菜的便利化。

第二,从打造便民业态角度来看。

现阶段,老百姓上菜场,不仅仅是为了买菜,也许是为了大清早的热豆浆、热包子、热面、热馄饨。因此,为了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农贸市场设立小吃、早点业态,配置环境优雅的餐饮区,实现老百姓“果腹”便利化,就显得尤为必要。

除了餐饮小吃业态,家家难免会有换个锁、修个小家电、干洗衣服、理个发、修改裤脚、买个日杂用品等等便民需求,而这些便民业态与农贸市场非常“亲和”。人们也总爱在农贸市场附近找这些便民小铺。所以,农贸市场改造过程中,规划和保留这些业态,亦是实现市场“便利化”改造的重要举措。

老百姓日常生活需要什么方便业态,农贸市场作为一个共创空间,都有进行自由组合的灵活性,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便利化”。

第三,从交易、支付便利化角度来看。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当下,买菜早已不是一件非要上菜场不可的事。农贸市场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交易,送货上门,使消费者买菜更加便利。

而除了开发“空中菜场”实现便利化,市场内移动支付的普及,让支付实现便利化。

只需要打开手机微信、淘宝、银联相关app就可以实现秒付,一些菜市场为了提高支付效率,甚至开通了刷脸支付功能。

农贸市场内的交易详情显示屏顾客一看即知

▲农贸市场内的交易详情显示屏顾客一看即知


交易便利化不仅包括空中菜场、移动支付等方面,也包含市场运用智能显示屏和大屏幕等软硬件设备,进行价格公示、市场各个摊位促销信息、市场主题活动信息公示等方面。这些信息公示是方便消费者进行交易参考的体现,让消费者可以更容易地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第四,从食安检测便利化来看。

老百姓上菜场买菜,最关心除了菜新不新鲜,还有食用安全性。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设立了食安检测室,免费为顾客提供菜品农残检测,确保消费者买得安全、放心。

食安检测室,一般设立在市场最显眼的出入口,里面有专门检测人员值班,每天抽检市场内的蔬果、豆制品、肉类等产品,并通过大屏幕将检测结果进行公示,且随时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检测服务,

为了进一步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农贸市场正逐步实现扫码溯源功能,消费者不仅可以通过购买小票进行溯源查询,一些产品的包装也带有溯源二维码,只需手机扫码即可查询产地信息,非常方便。

第五,从咨询台提供的便利服务来看。

咨询台是市场形象和体验感的重要代表。首要的功能就是为顾客提供咨询服务,包括求助、投诉、意见反馈等问题,咨询台应配备急救药箱、轮椅、宠物寄存笼、婴儿推车、共享充电宝、雨伞、公平秤等租借服务。

同时,提供物品寄存、包裹寄送等服务,并将咨询台的服务项目进行公示。

第六,从垃圾分类便利化角度来看。

当下,正处于我国推行全民“垃圾分类”行动的关键期。农贸市场作为人流量大和生鲜垃圾大量产出的公共场所,如何实现消费者和场内商户垃圾分类便利化,也是重点之一。

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出的大多是生活垃圾,例如,使用过的纸巾、喝过的饮料瓶、各种包装袋、塑料袋等,农贸市场需根据动线考虑,将分类垃圾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而对于商户而言,大多是生鲜垃圾,菜叶子、空豆荚、没有卖完的菜等等,为了让场内商户实现垃圾分类便利化,每个摊位都应配备专用处于垃圾桶,及时清运至垃圾处理房。

同时,需在垃圾处理房配备厨余垃圾减量处理设备,实现市场生鲜垃圾减量70%-90%,彻底解决农贸市场垃圾痛点。

可以说,顾客和商户垃圾分类便利化,场内垃圾处理便利化,是与时俱进地实现改造后农贸市场便利化的体现。

第七,从公共卫生间便利性来看。

农贸市场作为人流量极大公共场所,是“公厕革命”的重点区域。公共厕所实现便利化,有诸多细节需要注意。

除了日常保洁外,卫生间入口应设置无障碍通道、洗手池附近铺上防滑垫、墙上装置仪容镜,提供婴幼儿纸尿裤换洗台,提供老年人坐便辅助扶手,提供免费纸巾、洗手液等等,都是农贸市场公厕便利化需要注意的细节,特别要考虑老年顾客群体的使用便利。

第八,从农贸市场导视便利化来看。

为了更好的引导消费者,除了场内不同行类的导视系统外,还应考虑市场招牌的导视作用。

在我国大多数农贸市场存在位置比较隐蔽的现状。如何通过有效的道路导视牌来提高农贸市场的曝光度,也是方便周边老百姓顺利找到菜市场的方式之一。

目前,也有农贸市场开始使用高悬的大型发光招牌,引起过路人的注意,不仅方便了顾客查找周边农贸市场,还能为市场带来更多的生意机会。


总结

响应农贸市场“五化”改造,实现农贸市场“便利化”升级,从根本上说,也是在不断完善农贸市场的消费体验,提高农贸市场的竞争力。

相信一个处处为老百姓“便利”考虑的人性化农贸市场,没有理由留不住顾客。因此说,农贸市场积极响应“五化”改造,是“便利顾客,便利自己”的双赢举措。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