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好书看透日本国宝级建筑,手绘图生动有趣,轻松好读!
土木在线官方号
2020年07月08日 09:09:32
只看楼主

漫步在日本街头,你经常会偶遇许多老建筑。 它们静静伫立,与社区、学校、商场共存,将历史与现代、喧闹与宁静、经典与新潮完美融合。 当地人视其为珍贵陪伴,外地游客更是喜欢它们所存留的日式风情,乐此不疲地探索背后的故事。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套讲述日本建筑文化的经典作品: 《日本营造之美》 。 这是一套图文并茂、“强强联合”的好书,


漫步在日本街头,你经常会偶遇许多老建筑。

它们静静伫立,与社区、学校、商场共存,将历史与现代、喧闹与宁静、经典与新潮完美融合。

当地人视其为珍贵陪伴,外地游客更是喜欢它们所存留的日式风情,乐此不疲地探索背后的故事。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套讲述日本建筑文化的经典作品: 《日本营造之美》

这是一套图文并茂、“强强联合”的好书, 集结了十位大师,耗费十余载打造而成,在日本畅销多年。


为什么能这么火?

因为这套书打破思维定势,把你带到现场,用生动的手绘和文字,让你亲眼见证每一座古老伟大的建筑是如何诞生的。

换句话说,就是带你造房子去,造的还是那种能流传千年的“房子”。

日版《日本营造之美》共十册,精选了日本最有代表性的8处古代建筑(群)。

手绘部分由日本建筑插画泰斗——穗积和夫操刀,创作近千幅,精准、生动地还原了历史现场与建造过程。


文字部分由日本国宝级宫殿木匠、建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共9位专家精心撰写,重磅专业。

得到了在中国发展的80后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 旅日作家 李长声的一致推荐。

此次率先出版的中文版《日本营造之美》第一辑,共五本,包含以下四个建筑:
日本最古老木造建筑——《法隆寺》
日本庭园美学的代表——《桂离宫》
日本独创的陵墓形式——《巨大古坟》

东京的诞生故事——《江户町(上)》、《江户町(下)》


每一本各有侧重,从经典建筑的结构与美学特质、城市的规划和历史变迁、庶民生活与文化等角度切入。

你会看到,东京的前身——江户町是怎么在数代人的努力下,从被歧视的荒芜之地变成幸福的城市,为如今的大都市打下基础。

还会惊叹于古人从数千公里外运木材的智慧,感动于他们对信仰和俗世幸福的珍惜。

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你在纸上云游东瀛,探寻日本空间美学观念,直抵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东京的前身——江户町 

以《江户町(上、下)》两本为例,我们先去书里来个“时光之旅”。


如果你去到1200多年的东京,迎接你的不是满街灯红柳绿潮男潮女,而是面前这一滩荒凉。

这是东京的前身,江户。

那会儿的江户,是平安京(今京都)东面的大农村,交错的河流与关东平原辽阔的土地并没有孕育出幸福的家园,每逢大雨的洪水泛滥让百姓叫苦不堪。

直到1192年,镰仓幕府这里建立,拉开了日本中世武士巅峰时代的序幕,历史上开始出现“江户”这个名称。


在这两本书里,长年从事日本都市史和日本建筑史研究的内藤昌教授,生动讲述了国际大都市东京的前身江户町是如何建成与发展的。

上册围绕德川幕府如何融合“奥”的建筑美学及中国风水的“四神相应”,将杂草丛生的荒地打造成热闹非凡的日本第一大都市展开。


江户町大胆采用了前所未有的“の”字形城市布局,不仅巧妙利用了山丘、河流等自然地形,还可以不受限制地不断向外扩张。


你会看到他们如何利用自然资源获取造城需要的石料,又如何利用地形优势运送沉甸甸的大石头。


就这样,江户初具规模,从不被人喜爱变成可以乐业安居的好地方。


然而,明历三年的一场大火,却使江户城大天守和江户町毁于一旦。

江户如何在灰烬中浴火重生?下册给出了答案。


德川幕府不仅以一套崭新的计划完成重建工程,还解决了每个大型都市都容易遭遇的都市清洁、治安等诸多问题。
引进西洋测量术、绘制出闻名于后世的《江户大绘图》,辟建“防火区”、设立消防队、架设自来水管道与两国桥。

得益于有远见的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带有教育和娱乐功能的建筑也应运而生。
这一系列建设使得江户成长为一座首屈一指的国际都市。

江户的市民文化也蓬勃发展起来。

无论是歌舞伎、大相扑,还是浮世绘、浮世风吕,在传承与发展中成为日本文化 的象征,谱写出一部至今不褪色的“江户文化史”。



 法隆寺 

《法隆寺》介绍了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法隆寺。
法隆寺位于日本奈良市,是日本第一个登记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宝级文物。

寺内多处建筑也被评为日本国宝,其中建于七世纪后期的金堂、中门、五重塔等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群。


法隆寺汲取唐代建筑之精华,其镇寺之宝“玉虫厨子”堪称中式建筑的“活化石”。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法隆寺在历史上不断进行扩建、重建或改建,寺内四十多座建筑分别建于不同的时期,表现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征。

因此寺庙也被誉为“日本建筑史的博物馆”,非常值得建筑迷了解。


发展出云形斗拱、立柱收分、非对称布局等日本独创的建筑样式,直至今日仍影响着日本的寺院建筑。


《法隆寺》的作者西冈常一是日本研究木建筑的大家。

二十七岁因法隆寺解体工程中对土质的鉴别得到肯定,荣任法隆寺“栋梁”。

1967年开始修建法隆寺三重塔,1970年作为“栋梁”参与药师寺的大雄宝殿和西塔的重建。被世人称为“将飞鸟时代延续下来的寺院建筑技能,传承给后世的‘最后的宫殿木匠’”。

 桂离宫 

桂离宫作为日本庭园美学代表而为人所熟知,它是《源氏物语》故事发生的舞台,也是一座饱含历史感与温情的建筑。
它的主人智仁亲王在1620年开始建造桂离宫(也是在同年,家康发动对丰式权力中心大阪城的夏季战役)。

1625年建成,之后由儿子智忠亲王完善,如今之貌是智忠亲王完善后的景观。


园子以水池为中心,池中置五岛,中心小岛上立石灯笼,小石板拱桥相缀,沿水岸边用鹅卵石铺成洲浜。

这一景被称为天桥立。而天桥立,是智仁亲王夫人家乡的著名风景。

桂离宫将江户时代简素朴拙的审美趣味发挥得淋漓极致,对日本后世庭园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还得到了勒·柯布西耶、弗兰克·赖特等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一致推崇。

园中有一楼名为“月波楼”,取自诗人白居易歌颂西湖的那句“月点波心一颗珠”。

据说满月之夜从月波楼往外望去,天上的月亮与池中的月亮倒影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


《桂离宫》的作者斋藤英俊是日本一级建筑师,曾参与被称为“昭和大修理”的桂离宫御殿建筑群的整修工程。

他以其珍贵的一手资料揭开了桂离宫神秘的面纱,再经由穗积和夫的妙笔转化,使得错综繁复的建筑结构和三百多年前的美学奥秘跃然纸上。

 巨大古坟 

《巨大古坟》一书讨论的大山古坟,采用的是日本独创的前方后圆坟形式。


它与埃及金字塔、中国秦始皇陵并称世界三大陵墓,其雄伟壮美的外观彰显了政权的兴盛和皇室的权威。


书里生动剖析了巨大古坟营造的技术面与文化观,带你探秘古坟背后的故事。


你会看到分工明确的头脑集团与体力集团,看看古代高难度大型工地上都有哪些“搬砖”职位。

还有地质的选择、泉水的处理、时人的生活……带你仔细品读 日本古坟时代的面貌。


实话说,巨大古坟是小编最百思不得其解的建筑。
因为对于掌握先进技术的现代人来说,开山造路填海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特意在平地造起一座大山呢?到底是为谁而建?里面埋了谁?怎么造出来的呢?


这本书的作者——考古学家森浩一教授,也同样好奇。
因此他长年钻研前方后圆坟,掌握丰富资料。那些让你困惑的问题,他在书中一一为你作答。


全书画作细致可爱,与文字、史实交相呼应,颇有日式风格。

比如《江户町》里的这张插图,描绘的是江户城刚刚建成后,百姓怡然自得的生活。

市场上贩卖着当地的水产食品,仔细看看右上角,还有一只偷了鱼的小猫。

书本和杂志差不多大。


有多处折页,方便欣赏。


开本设计,可完全摊开。


免费打赏
lijiawei411
2020年09月23日 14:32:21
2楼

全书画作细致可爱,与文字、史实交相呼应,颇有日式风格。

比如《江户町》里的这张插图,描绘的是江户城刚刚建成后,百姓怡然自得的生活。

市场上贩卖着当地的水产食品,仔细看看右上角,还有一只偷了鱼的小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