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贸业务如何避免遇到“洋骗子”?
皓哥哥是我
2019年09月10日 14:25:24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现在做外贸的人越来越多,骗子们也赶上了这大好“商机”,越来越“精明”,各种外贸骗局层出不穷,不少外贸人频繁栽坑,损失惨重,令人唏嘘。各个类型的诈骗案件在国际蔓延,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的骗局特点。 而且相比国内的一些骗子,“洋骗子”往往“专业素质”更高,不仅对贸易、法律、运输、金融等知识融会贯通,而且手段多样、隐蔽性强,让出口企业防不胜防。现在环球快客外贸客户开发软件整理出近年来外贸诈骗的案例供广大出口企业参考。

现在做外贸的人越来越多,骗子们也赶上了这大好“商机”,越来越“精明”,各种外贸骗局层出不穷,不少外贸人频繁栽坑,损失惨重,令人唏嘘。各个类型的诈骗案件在国际蔓延,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的骗局特点。

而且相比国内的一些骗子,“洋骗子”往往“专业素质”更高,不仅对贸易、法律、运输、金融等知识融会贯通,而且手段多样、隐蔽性强,让出口企业防不胜防。现在环球快客外贸客户开发软件整理出近年来外贸诈骗的案例供广大出口企业参考。

伪装成知名买家的代理人

中间商有两种,一种是代理人,不需要承担支付责任;另一种是自购,需要独立承担支付的责任。因此,许多洋骗子抓住此点,在自行采购的过程中,伪装成某知名买方的代理人,误导企业以为合同是和知名买方签订,付款责任落在知名买方身上。在出口公司后来被知名买家“贬值”并恢复后,据了解,知名买家不是他自己的买主,也没有付款责任。他自己的买主实际上是一个中间人,中间人已经逃脱了。

冒名顶替知名买方

相比上一种“洋骗子”,有些恶劣的骗子更直接,直接冒充其他买方下单。这种冒充其他买方下单的行骗手段越来越普遍,而且很容易得逞。原因在于国际贸易中,合同基本以签字为主,不需盖章,造假成本很低。假货公司怎么能提货?除指定提单外,一般可转让其他提单。假货公司只要在提单上背书,就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名义提货。

勾结货代无单放货

控制提单是企业控制外汇风险的常用手段,如通过复制提单付款的方式。但是提单在手,货物已被买方提走的情况,已屡见不鲜。这批货怎么能定单卖出去?出口企业拿到的可能不是船公司签发的提单,而是货代签发的提单;特别在FOB情况下,货代由买方指定,一些小货代跟买方有业务往来,往往会听从买方指示。这些货代不怕被告吗?在中国起诉这些货代是非常困难的。许多货代在中国根本没有任何注册和商业机构。即使在中国也有商业机构,但大多规模很小,可回收性很低。

使用无法控制货物权利的运输单据

信用证和D/P控制风险的一个前提是,信用证出现不符点或者D/P被拒收后,单证还会退回来,货物还可以控制住。然而,许多国际运输单证(包括一些提单)并不代表物权凭证。控制文件不能控制物权。在这些情况下,运输公司通常不违反国际操作规范并起诉运输公司。一些令人尴尬的诈骗者可以使用这些文件来控制货物权利的特征。根据信用证,在D / P下,他们需要提交这些运输单据,然后在提货时拒绝这些单据。

利用特殊海关政策中的漏洞

部分国家(地区)对货物退运有着特殊规定,货物被拒收后,出口企业如果想运回或者转至第三国,必须要获得原买方同意退货的书面声明。买受人不能配合或者不能以其他方式证明货物所有权的,海关在一定期限后拍卖。这些国家的一些骗子就利用这一海关特殊规定,诈骗中国企业。一般来说,这些诈骗者并不直接拒绝货物,而是找出各种原因延迟付款,目的是尽可能拖延到拍卖时间。随着拍卖时间的临近,这些诈骗者的真面目将被曝光,并要求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他。

网络黑客诈骗

一些不利因素,抓住现代国际贸易中电子邮件通信日益频繁的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欺诈。一般是国外买方在收到货物之后、支付货款之前,接到要求变更收款账号的邮件指示(实际上,邮件由“网络黑客”操纵,通过入侵单方或双方的邮件系统,使买方产生出口企业要求其变更汇款路径的错觉,从而达到骗取货款的犯罪目的)。一旦买方按照指示付款,付款将迅速转移或撤回。当出口商未能收到货款并与买方核对时,双方发现货款被骗。

利用银行的违规操作

信用证和D/P,在一定条件下都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支付方式,但是一些金融落后国家(地区)的银行,存在银行不按国际规则操作的情况,比如进口国银行在D/P项下未获得买方付款、或L/C项下未获得买方付款和承兑情况下放单给买方。“洋骗子”利用银行的这种不规范操作,骗取出口企业的货物。

冒名银行工作人员

在一些通过银行结算的支付方式中,如银行托收,中资银行通常会根据外国指定的地址以国际邮递方式发送全套单据。收到单据后,进口国银行提示买方支付或接受赎回单据。有些“骗子”冒充进口国银行工作人员,给出错误的外国银行地址和冒充人以接收邮件,而不付款或不受承兑的情况下,通过欺骗提单就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提单。

所以在外贸经营实践中,任何利益的获得必须经过企业的辛勤劳动和有序竞争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和其他有效手段就能有效地识别陷阱,防范风险。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