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的抗震分组的几点心得和讨论
t2524038
t2524038 Lv.3
2016年06月15日 11:13:08
只看楼主

2016年6月新的抗震分组已经正式实施,但由于我们主要使用的抗震规范等相关规范却并没有及时跟新(新抗规出了修订版,很多东西还在讨论中,并不能成为正式使用依据)使得我们在结构设计中遇到各种问。本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使用,有了以下几点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第一,本次修改主要修改了一部分地区地的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这不是废话吗。。。。。),这个大家再设计的时候自己找就好了。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2016年6月新的抗震分组已经正式实施,但由于我们主要使用的抗震规范等相关规范却并没有及时跟新(新抗规出了修订版,很多东西还在讨论中,并不能成为正式使用依据)使得我们在结构设计中遇到各种问。

本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使用,有了以下几点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本次修改主要修改了一部分地区地的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这不是废话吗。。。。。),这个大家再设计的时候自己找就好了。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第二,也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修改,就是本次修改了反应谱放大系数,由原来的2.25改为2.5。具体是什么意思的呢?简单来讲,即使你的烈度和分组都没有改,但是,你的在计算的时候水平地震力也比以前大了~!而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变大了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因为新规范又增加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这么参数,我们需要相对应的对我们所要计算的地区的地震动峰值进行调整,由于规范给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是基本地震动(也就是中震),而我们在抗震计算事只需要计算多遇地震动(也就是小震),这就需要折减,老规范的折减系数为2.8~3.0(2010抗震给出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采用的是2.8的折减系数)。

那么问题来了,是采用先调整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之后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之后在折减(因为这样计算出来的是中震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需要折减成我们需要的小震),还是先折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之后调整之后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呢?本人更倾向于前者,也就是先调整再计算再折减。

但毕竟是自己学习所得不知对错,而且网上也确实有人采用的是后者,也就是先折减再调整再计算。由于两个计算出来的结果差异性比较大,所以在这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一起讨论分析。谢谢。
t2524038
2016年06月15日 11:14:00
2楼
自己顶一下自己。
回复
cdddd
2016年06月15日 16:17:13
3楼
可以举例说明一下!
先调整再计算再折减
和先折减再调整再计算结果差别有多大?
回复
cdddd
2016年06月15日 16:21:49
4楼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1.4条采用加速度反应谱计算地震作用。取加速度反应绝对最大值计算惯性力作为等效地震荷载F,F=αG,α为地震影响系数,G为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规范中用曲线形式给出了α的确定方法,α曲线又称为地震反应谱曲线。
回复
cdddd
2016年06月15日 16:31:54
5楼
回复
攻城师52079
2016年06月15日 21:14:36
6楼
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
回复
t2524038
2016年06月16日 08:35:31
7楼
cdddd 发表于 2016-6-15 16:17 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先调整再计算再折减和先折减再调整再计算结果差别有多大?我举例说明一下,以八度区三类场地试算一下,八度区中震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如果先调整再计算再折减,那么也就是根据查表(GB18306-2015附录E)得到0.2g三类场地调整系数为1.0,调整完成后的中震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还是0.2g,那么中震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为0.2g/g*2.5(反应谱放大系数)=0.5,在按1/3折减,得到我们小震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为0.5/3=0.167,而如果先折减再调整再计算,那么也就是先在中震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的基础按1/3折减,得到小震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3=0.0667g,再查表根据线性差值得到调整系数为1.2833,那么小震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为0.0667*1.2833*2.5=0.214。所以说差距很大,虽然我个人觉得还是第一种是正确的,但是确实无法反驳第二中算法,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多讨论,多提出依据。
回复
千手扑蝶
2016年06月16日 11:29:03
8楼
看规范要仔细,楼主连规范的适用性都没看清楚。
回复
牧土人
2016年06月16日 21:29:55
9楼
路过,这么快就已经应用了呀
回复
songfangyun
2016年06月16日 22:41:43
10楼

还得等抗规?
回复
co1451304074155
2016年06月16日 22:47:46
11楼
谢谢群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