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口的阻力损失及阻力系数问题
licaibian
licaibian Lv.8
2016年02月18日 15:44:39
来自于通风排烟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licaibian 于 2016-2-19 11:27 编辑 很多朋友在做水力计算的时候可能不是特别清楚风口的压力损失的取值,一般都是估计,现在以国标图集10K121具体详细探讨一下风口的阻力问题。一、单层百叶风口 图集中单层百叶风口指的是叶片角度可调的,具体性能见下表PS: 注意红色标记的值是错误的,应该是0.7、1.30,这应该是印刷错误。(1) 一般的,单层百叶用做通风系统的排风口、或者空调系统的回风口(从流动性能上来讲,两者无差别)。所以压力损失应该看“回风”的一栏。

本帖最后由 licaibian 于 2016-2-19 11:27 编辑

很多朋友在做水力计算的时候可能不是特别清楚风口的压力损失的取值,一般都是估计,现在以国标图集10K121具体详细探讨一下风口的阻力问题。
一、单层百叶风口
图集中单层百叶风口指的是叶片角度可调的,具体性能见下表
DB.png
PS: 注意红色标记的值是错误的,应该是0.7、1.30,这应该是印刷错误。
(1) 一般的,单层百叶用做通风系统的排风口、或者空调系统的回风口(从流动性能上来讲,两者无差别)。所以压力损失应该看“回风”的一栏。
(2) 表中可以发现,送风的全压损失比静压损失大,而回风的全压损失比静压损失小(后面提到的双层百叶也是一样的)。其差值的绝对值恰好为相应风速下的动压。
以送风为例,全压损失=静压损失+颈部动压。及这里默认颈部的动压全部损失掉了。其实,气流通过百叶风口的过程并不存在动压损失的问题,从风口的颈部到百叶的面部,风速反而会增大,也就是说,动压反而会变大。这里的动压损失应该是指从风口面部到工作区的损失,也就是负担了射程的损失。
(4)由回风口的静压损失数据可得单层百叶风口做回风口(或室内的排风口)时局部阻力系数≈2.25
(5)一般情况下,顶部的排风/回风单层百叶风口的面风速取值4.0m/s,有效面积系数取值0.8,则颈部风速=4.0x0.8=3.2m/s。则此时的阻力损失=动压x局部阻力系数=(0.5x1.2x3.2x3.2)x2.25=13.824≈14.0Pa。
即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可以认为一个回风口的阻力损失为14.0Pa



二、双层百叶风口
SB.png
(1) 双层百叶风口一般用于送风,所以没有回风这一项。
(2) 由送风的静压损失的数据,可以得到送风的双层百叶风口的局部阻力系数
3.92 (D角度)
≈2.74 (C角度)
≈2.09 (B角度)
≈1.18 (A角度)
一般的,水力计算取极大值,即要满足最不利的要求,局部阻力系数 ≈3.92
(3) 一般情况下,顶部的送风双层百叶风口的面风速取值3.0m/s,有效面积系数取值0.8,则颈部风速=3.0x0.8=2.4m/s。则此时的阻力损失=动压x局部阻力系数=(0.5x1.2x2.4x2.4)x3.92=13.55≈14.0Pa。
即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可以认为一个送风口的阻力损失为14.0Pa。即送风口喉部的全压需要14.0+3.5=17.5Pa。
(4) 这里应该注意,送风口的损失仅包含了静压损失,在选取风机压头时,应该另外再加上出口动压,这样才能负担管网之外的射程。由于回风不存在射程的问题,所以回风口的阻力=静压损失。

PS: 风口的面风速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阻力、噪声。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送排风口的阻力损失基本相等,这也是为什么风口的面风速的经验值,双层送风百叶取3,单层排风/回风百叶取4的原因。


三、方形散流器
FS.png
(1) 可以直接从表格中得到,方型散流器的局部阻力系数≈3.04。
(2) 一般的,方形散流器应用于净高不超过4.0m的场合。由于冷风直接吹到人身上会有不适,因此射程送至距离地面1.5~2.0m比较合适,因此,颈部风速通常取2~3m/s,此时方型散流器的局部阻力约为7.3~16.4Pa,加上风阀及动压,气流在喉部的全压需要11~24Pa才能满足送风的需求。



四、金属防虫网:一般金属防虫网设置在入口或出口的风管上,若风管没有变径,则阻力系数一般可取1.5。


五、防雨百叶
(1) 一字型防雨百叶:此种防雨百叶有效面积比较大,可以达到0.8,一般用于百叶面积较为紧张的排风口(进风口容易吸入雨水)。做排风时,阻力系数可取2.0。
(2) 45°防雨百叶,一般的进排风百叶的常规做法,对于气流沿着防雨百叶法向通过时,进风百叶阻力系数取2.3,排风可以取值3.2(均对应百叶面风速)。
(3)对于竖井上的百叶,由于气流方向与防雨百叶的方向相同而非垂直,此时的进排风阻力会变大。









DB.png


SB.png


FS.png

免费打赏
yupingsun
2016年11月27日 23:08:30
12楼
请教楼主,在正压送风系统或排烟系统中,会在百叶风口前加一个控制开启的阀门,如排烟口加一个排烟阀,计算局部阻力系数时,除了百叶自身的局部阻力系数外,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怎么确定,是按照“矩形风道内四平行叶片阀“0度全开0.83还是按照“圆形风道内蝶阀”0.52计算?还是参考其他局部阻力系数?
回复
yupingsun
2016年11月28日 09:39:28
13楼
今天看07K103-2《防排烟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与安装》图集知道了,排烟阀的局部阻力系数按0.57计算()阀门叶片全部开启)
回复
ranfic
2016年12月29日 22:18:39
14楼
请教楼主,
在截图第一个单百,第1列颈部风速是否面部印刷错误还是我理解错了,以100*100风口面积0.01m2,风量36m3/h,计处得风速1m/s,此风还是否应为面积风速。
而颈部风速,应是面叶片间风速,需要除以百风面积有效系数,以0.8为例,则V面=V颈*0.8;
并计算静压、动压是否亦用取值V颈进行计算?
是上理解是否正确?
回复
co1462445682789
2016年12月30日 11:06:02
15楼
谢谢楼主,好东西好东西!
回复
hxsy14081
2017年01月16日 10:55:05
16楼
楼主分享的,很有深度,值得学些,谢谢楼主~~~~
回复
林平
2017年02月22日 17:38:28
17楼
楼主厉害!!!!!!!!!!!
回复
qinweichun
2017年02月23日 21:47:34
18楼
楼书厉害了。。
回复
橄榄电话女
2017年07月03日 15:52:40
19楼
好资料!
可是应该怎么由回风口的静压损失数据得局部阻力系数的呢?
迷茫……

借口这么好

我也想知道  这个局部阻力系数怎么得出来的


cof1589855495668:根据公式算的,详马最良民用空调设计231页

回复
小猴子05
2017年11月21日 16:50:28
20楼
楼主您好,我在校核一个直流三通的阻力平衡时,旁通比直通的局阻大很多(空调手册查的数据),但是这两条支路的风量分别是550m3/h和500m3/h,并且端部都带双层百叶,在这个表中静压损失都是9.4,就导致节点阻力无法平衡,如果调一调管径改变流速,静压损失就变到下一行的21.2了,也不平衡,我是小白,希望各位大神给点建议,谢谢了
回复
那一片叶
2018年05月19日 16:10:24
21楼

根据能量守恒

风口进风处压力(位压+静压+动压)=出风口处压力(位压+静压+动压)+阻力损失,位压变化太小也就可以不予考虑,公式也就简化为:风口进风处压力(静压+动压)=出风口处压力(静压+动压)+阻力损失,简化后:风口进风处压力(静压+动压)-出风口处压力(静压+动压)=阻力损失,也就是说我进出风口的全压损失应该是等于阻力损失的,楼主这个很明显是不相等,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理解有误,还请各位大神解答

cof1589855495668:仔细看一下规范,楼主说错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