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院内部资料,结构施工图审校细则
eack911
eack911 Lv.6
2015年12月21日 16:04:24
只看楼主

编制说明 在工程设计中,审校工作是保证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对设计质量进行验证和严格把关,并及时掌握设计质量动态,不断改进和提高设计质量。审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和验证能力,工作认真细致、严谨、责任心强,并且要承担设计审校的相应技术质量责任。 为保证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质量,提高结构专业设计、校对、审核、审定效率,根据公司《工程设计技术规定》(2008年版)第三册中关于设计审校工作规定的具体内容,制定本审校内容,供结构专业人员在民用项目常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设计中用以自校和审校,供设计、审校人员参考。希望在今后执行中加以完善补充。

编制说明
在工程设计中,审校工作是保证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对设计质量进行验证和严格把关,并及时掌握设计质量动态,不断改进和提高设计质量。审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和验证能力,工作认真细致、严谨、责任心强,并且要承担设计审校的相应技术质量责任。
为保证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质量,提高结构专业设计、校对、审核、审定效率,根据公司《工程设计技术规定》(2008年版)第三册中关于设计审校工作规定的具体内容,制定本审校内容,供结构专业人员在民用项目常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设计中用以自校和审校,供设计、审校人员参考。希望在今后执行中加以完善补充。

目 录
1 编制说明····················································· 4
2 审校原则····················································· 4
3 常用结构计算分析软件········································· 5
4 设计参数(以PMCAD为例)····································· 5
5 设计参数(以SATWE为例)······································ 8
6 地基基础设计(以JCCAD为例)·································· 13
7 板平法施工图··················································14
8 梁平法施工图··················································16
9 墙、柱平法施工图··············································17
10 楼梯平法施工图···············································18
11 基础平面布置图···············································19
12 地下室结构大样···············································20
13 结构设计说明·················································20
14 目录及图签···················································20
15 计算书·······················································20
16 归档交验内容·················································21

1. 编制说明:
1.1 本审校内容用于民用项目常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设计、校对、审核及审定。
1.2 设计人员应根据本文进行自校。本文中所有条款均为校对内容,标注▲条款为审核重点内容,标注★条款为审定重点内容。
1.3 校对人应在设计人员计算完、画图前将计算输入条件和计算结果初校一遍。
2.审校原则:
2.1 ▲★施工图设计应依据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有效版本。
2.2 ▲★设计应符合建筑物国家及所在地的地方法律、法规、政府文件等政策要求;应符合相关主管部门批件的要求;应符合业主设计任务书中的合法要求;应符合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要求。
2.3 ▲★设计应符合建设当地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要求。
2.4 ▲★大中型项目、重点项目、结构复杂项目设计前应进行结构方案评审,确定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主体结构形式、设计参数、主要技术措施等,超限高层结构尚应符合住建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相关要求。施工图设计工程中,若遇到方案调整或技术难点,应及时进行方案讨论并确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2.5 ▲★专业负责人应在设计开始时制定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明确设计参数取值、采取的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等等。
2.6 ▲★设计应符合结构方案评审结论的要求;应符合统一技术措施内容要求。
2.7 同一项目有多个建筑物单体或多名设计人员参与时,应提前统一结构布置方案、设计参数、构造措施、大样节点做法等,保证各建筑物类似构件做法统一,并协调建筑物交接位置相互关系做法。
2.8 ▲★结构设计应将建筑设计意图实现并表达清楚,同时注意结构自身合理性,不合理处及时与建筑协商解决。
2.9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注意不与建筑、水、暖、电专业发生冲突,做到不错不漏, 不碰不缺,发现不合理处及时通知各专业。
2.10 ▲★保证结构整体与各结构构件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施工,并认真做到精细化。
3. 常用结构计算分析软件
3.1 ▲★针对具体的工程确定合理的结构型式,针对不同的结构特点合理选用不同的计算软件。所选取的分析模型应能较准确地反映结构中各构件的实际受力状况。
3.2 我公司结构设计部分软件:PKPM、ETABS、MIDAS(Gen)、SAP2000(单机版)、MST(单机版)、广厦、盈建科、理正结构、探索者。常见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的推荐使用如下:
1) 结构规则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
推荐采用PKPM系列、盈建科、广厦进行整体内力位移计算和分析比较。
2) 复杂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
推荐采用PKPM系列、盈建科、广厦进行整体内力位移计算和分析比较;
弹塑性静、动力时程分析:PKPM(PUSH)、MIDAS(GEN)、SAP2000;
重点部位、应力复杂构件:PKPM(FEQ、SLABCAD) MIDAS(FEA)、SAP2000。
3) 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
推荐采用盈建科、广厦、PKPM系列进行整体内力位移计算和分析比较。
4) 钢筋混凝土和大跨空间组合结构
推荐采用:盈建科、PKPM系列进行整体内力位移计算和分析比较。
5) 基础部分
推荐采用PKPM(JCCAD)、盈建科进行内力配筋及沉降等计算,可用理正工具箱进行独基、条基、基础梁计算。
6) 网架 管桁架
推荐采用:MST;
建议采用: PKPM(PMSAP)、MIDAS(GEN)、SAP2000。
7) 楼梯 水池 挡土墙 人防构件
推荐采用:理正结构 PKPM(基础工具箱)。
8) 砌体结构
推荐采用PKPM(QITI)进行整体内力计算。
9) 钢结构
推荐采用:PKPM(STS、SATWE)、MIDAS(GEN)、盈建科。
10) 楼板
正常楼板:PMCAD
板柱结构、框支层楼板:PKPM(SLABCAD)
异形楼板:理正结构工具箱 PKPM(GJ)


eack911
2015年12月21日 16:05:01
2楼
4. 设计参数(以PMCAD为例)
4.1 ▲★设计参数各项正确,与建筑物设计条件相符。
4.2 ▲★楼层组装,总层数和各层层高与建筑核对,特别注意首层层高应算至基础顶(首层地坪有基础拉梁时宜按一标准层计算,拉梁层设为地下室,且拉梁按框架梁设计)。“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数值应正确。
4.3 ▲★计算模型与实际情况相符,模型简化应合理。
4.4各标准层梁、柱、墙、洞口等构件布置及截面是否合理;各层混凝土强度是否合理;竖向构件应上下连续、合理分段减小截面(注意建筑立面要求);梁高要考虑建筑外墙窗顶标高和室内净空要求。
1) 柱布置:柱网布置应力求做到简单、规则、整齐,柱网尺寸应符合经济原则并尽量符合模数。现浇钢筋混凝土民用建筑结构常用柱网6~12米,超过9米不经济。
2) 梁布置:
a、 主要承重框架横向布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房屋横向的抗侧强度和刚度。这种布置不仅结构上合理,而且建筑上有利于立面处理和室内采光。
b、 主梁纵横向梁高应区别,截面高度可取跨度的1/10~1/15,且应及时与各专业配合。
c、 次梁布置尽量将荷载传给主受力框架方向,截面不宜过宽,正常宽度250即可。
3) 剪力墙布置:
a、 剪力墙上相关专业预留的较大洞口应按实际计算
b、 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应符合墙体稳定验算
4) 柱、墙、梁的偏心应按实际输入
4.5楼板布置,板厚、错层、悬挑板(空调板、雨篷等)、楼板开洞。
4.6▲荷载:
1) 输入荷载是否选取“自动计算板自重”;
2) 若“考虑活荷载折减”,将与后续SATWE等三维计算、基础导荷所用的活荷载折减同时考虑,因此建议仅在SATWE前处理模块中设置活荷载折减系数;
3) 楼板恒、活荷载及梁、墙荷载取值正确,人防顶板、非人防顶板荷载区分;
4) 特殊荷载输入,如吊车、二次装修幕墙、设备安装吊挂、雨棚、网架等。
5) 楼板上均布的消防车荷载取值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5.1.1,当楼盖上有覆土时,可对楼面消防车活荷载标准值进行折减,见荷载规范附录B;设计楼面梁时消防车活荷载折减系数见荷载规范5.1.2条;设计基础时可不考虑消防车荷载。
6) 易遗漏处:
a、 剪力墙上砌隔墙和门窗洞口隔墙荷载。
b、 翻边(雨篷、挑檐、下挂板)荷载。
c、 楼梯多于两跑时应增加恒活荷载、楼梯间按楼板导荷与梯梁梯柱布置是否相符。
d、 电梯机房层钢梁集中力、电梯机房顶吊钩集中力、多层地下室电梯基坑不落至基础时底坑荷载。
e、 特殊用途及有重型设备房间荷载(如水箱间、配电间、消防控制室等)。
f、 板上有集中力(如隔墙、设备基础、屋面台阶、钢梯)时应考虑等效荷载。注意走廊、挑阳台、卫生间、大教室、太阳能屋面等部位的恒、活荷载。如楼板为预制板注意荷载的传导方向。
g、 地下室顶板覆土荷载,是否应考虑室外景观小品荷载。屋顶花园荷载。
h、 应考虑屋面、雨篷上积水积雪荷载,对风、雪荷载敏感的结构形式尚应考虑荷载取值的不同及相关参数的放大。
i、 是否有吊挂荷载。
j、 屋面为空间网格结构时,不能简单把空间网格结构的支座反力加到主体结构上,应选取合适软件进行组合模型整体计算,判断阵型、位移、扭转、刚度、内力、配筋等参数的合理性并分析采用。

5.设计参数(以SATWE为例)
5.1▲★设计参数各项取值合理,与统一技术措施相符。
1) 提前确认建设当地地震局对地震作用计算参数是否有相关要求,如果建设场地有《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抗震设计时,在小震作用下,分别取规范和“安评”的地震动参数计算,取二者计算所得到的结构底部剪力较大者的楼层水平地震力进行结构抗震验算,中震、大震作用下的结构验算,按规范提供的地震动参数进行。
2) 建筑物抗震设防及设计要求是否符合特殊行业标准,如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监狱等。
3) 注意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和9度时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4) 以下情况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7.5度(仅高层)、8度、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见高规4.3.2及条文说明、抗规5.1.1及条文说明)。
以下情况应考虑以竖向地震为主的荷载组合:7.5度(仅高层)、8度、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
5) 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抗震等级;
6) 校核场地类别、场地土类型;
7) 是否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及整体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见高规5.4节);
8) “嵌固端所在层号”,SATWE缺省为地上一层,若±0.00不满足嵌固条件,应调整嵌固端所在层号。满足嵌固条件应符合高规12.2.1条和抗规6.1.14条规定。
9) 模拟施工和施工次序定义(对一般多、高层建筑采用“模拟施工加载3”;对钢结构及没有层概念的体育场馆类应采用“一次性加载”;对于长悬臂结构或有吊柱结构应采用“一次性加载”进行复核;对全部转换的高层采用模拟施工加载3及在施工次序中把转换层及其以上N层(按高规附录E取)编为一个次序号和模拟施工加载3分别计算取不利;对带转换高层的基础再采用模拟施工加载2的柱底力计算一下。对于悬吊结构与跃层构件按跃层建模时应注意正确的施工顺序);
10) “规定水平力”的确定方式,主要计算位移比、倾覆力矩。规范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结构,节点地震作用CQC组合方法适用于极不规则结构,即楼层概念不清晰,剪力差无法做的结构。
11) 转换层应指定为薄弱层。
12) “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仅用于位移比和周期比计算。
13) 结构周期应把计算值回代重新计算;
14) 风荷载和体型系数取值(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1.1倍采用。门刚规程荷载规范值的1.05倍。舒适度验算风压取十年一遇值);
15) 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组合值系数取值(抗规5.1.3条);
16) 周期折减系数,高规4.3.17条,根据砌体填充墙多少:
框架结构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0.7~0.8,框架-核心筒结构0.8~0.9,剪力墙结构0.8~1.0;
17) 结构的阻尼比(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取值不同,多遇地震作用下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取0.05、不大于12层的钢结构房屋取0.035,大于12层的钢结构房屋取0.02、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取0.04、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取0.03、采用隔震或消能技术的结构阻尼比则高于5%有的可以达到10%。详见抗规5.1.5/8.2.2/9.2.5/10.2.8、高规11.3.5/3.7.6、混凝土规范11.8.3、荷载规范8.4.4等);
18) 活荷载不利布置应考虑;
19) 考虑柱二阶效应,框架柱按混凝土规范6.2.4条,排架柱按混凝土规范B.0.4,注意排架柱计算长度应按混凝土规范表6.2.20-1调整。
20) “梁扭距折减系数”对于现浇楼板结构,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时,可以考虑楼板对梁的抗扭作用而对梁的扭距进行折减,默认折减系数为0.4,但对于结构转换层的边框支梁扭距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6。如果,单独定义了弹性楼板3、6,可以考虑梁的扭距折减系数0.8左右。
21) “考虑P-△效应”对于混凝土结构,待计算完成后,查看结构的质量文件,程序会提示该工程是否计算P-△效应。对于钢结构一般宜考虑P-△效应。
22) “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高层应勾选,多层不需。勾选则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组合验算,不勾选则按抗规或钢规进行组合验算。
5.2 ▲特殊构件定义校核。
1)次梁按主梁输入时,次梁端支座若点铰接计算,应构造上考虑主梁实际受到的扭矩作用予以加强。与剪力墙垂直相交的梁端支座应改铰。
2)连梁应判断:跨高比≥5或支承次梁的应指定为普通梁,可考虑调幅。
3)局部有转换构件的梁、柱应指定为转换梁、转换柱。
4)角柱应定义。
5)抗震等级需特殊指定者,如剪力墙结构中转角窗两侧剪力墙、框架结构中局部的大跨度框架、局部转换构件、需提高抗震性能的重点构件等。
6)弹性板指定:弹性板6计算楼板平面内和平面外刚度,一般用于板柱-剪力墙结构的;弹性板3假定平面内无限刚,仅计算平面外刚度,一般用于厚板转换层的厚板的;弹性膜计算楼板平面内刚度,平面外刚度为零,其它情况宜采用弹性膜。
5.3▲★查看各项结果数据文件,分析其合理性、可靠性、适用性。
5.3.1 结构设计信息 WMASS.OUT
1) 重点检查前处理信息(见4.1)。
2) 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是否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5.4.4条。
3) 框剪结构时,应检查0.2Q0调整是否应分段调整、起止楼层号,(查看结果数据文件,satwe缺省框架柱最大调整系数为2.0、框支柱5.0,按规范要求应按实际剪力比系数调整,如果过大则应考虑结构方案是否合理)。
4) 检查各楼层单位面积质量分布是否异常,是否存在质量分布明显不均匀或异常的情况。(常规钢筋混凝土结构14~17KN/m2)
5) 相邻层侧向刚度变化是否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3.5.2规定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表3.4.3-2要求,如不符合须采取相应措施。
6) 多层框架结构应注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2条第二款之规定,即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框排架结构,应验算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制1/50。
7) 检查转换层等效侧向刚度比(该项检查应配合使用高规附录E)。
8) 检查楼层抗剪承载力比值是否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4.3-2条,若当结构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时,软件是否已判断为薄弱层,进行地震剪力放大多层1.15(高层1.25)。楼层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A级高度建筑)或75%(B级高度建筑)。
5.3.2 周期 震型 地震力 WZQ.OUT
1)检查以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与以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之比(A级高度不宜大于0.9,B级高度、混合结构高层和复杂高层不宜大于0.85),第一周期应为平动,扭转周期尽量为第三周期。如结构扭转不规则应采取相应措施。注意多塔结构应按分单塔控制扭转周期。
2) 检查剪重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2.5条、《高规》的第4.3.12条,是否满足最小地震剪力系数要求,除地下室外其它楼层自动乘以增大系数进行调整,当地震调整系数大于1.2时建议调整结构布置增大结构刚度。
3) 检查有效质量系数不小于90%,若阵型数取够但质量系数远小于90%,可能存在局部振动或层概念不明确等造成的特征值求解不收敛,可采用模拟施工加荷1和LDLT线性方程组解法,必要时应采用符合实际的其它计算软件校核。
4) 当建筑物有较多斜向抗侧力构件时,应在前处理中附加地震作用方向;当水平荷载最大作用方向角度大于15度时也应回代,或点取“自动考虑最不利水平地震作用”;异形柱结构在抗震7°(0.15g)及8°(0.20g)时应附加与主轴成45°方向补充验算。
5.3.3 结构位移WDISP.O
1) 检查刚性楼板假定下,考虑偶然偏心影响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的层间位移比是否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4.5条。但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凹入和开洞消弱楼板时,楼板可能产生显著的面内变形,这时宜考虑楼板变形影响的计算方法。
2) 检查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内最大弹性层间位移是否满足规范。(不考虑双向地震及附加偶然偏心影响)
5.3.4 超配筋信息 WGCPJ.OUT
对存在的超配筋信息应有相应解决方案,必要时补充手核计算书。
5.3.5 框架柱倾覆弯矩及0.2Q0调整系数 WV02Q.OUT
1) 框架-抗震墙结构,应根据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比值,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法,详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1.3条。
2) 框架-抗震墙结构,0.2Q0调整系数是否合理。
3) 检查短肢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所占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百分比,根据高规7.1.8和7.2.2条采取相应措施。
5.4 ▲★结果图形文件:
1) 检查各构件配筋合理性;
2) 框架柱轴压比不得超限;
3) 一级和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轴压比不宜超限;
4) 当出现大多数剪力墙连梁抗剪承载力不足时,应按高规7.2.26条进行调整,或调整剪力墙布置。
5) 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若水平施工缝抗滑移验算不满足高规7.2.12条要求时,可在特殊构件定义中增加指定墙肢的竖向筋配筋率或补充手写计算书,并在施工图中补充加筋大样。
6) 挑梁大于2米,挑板大于1.5米时,应查看配筋结果的合理性,必要时补充手算文件或其他软件计算书;
7) 折梁总长大于4米时,应加强抗扭构造;
8) 构件出现偏拉“PL”受力,应具体分析确定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6. 地基基础设计(以JCCAD为例)
回复
eack911
2015年12月21日 16:05:27
3楼
6.1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参数
1) 认真分析地勘报告提供的基础设计参数和基础形式建议,对基础形式的可行性、适宜性、经济性进行分析判断。
2) 输入的地质资料应核对建筑物±0.000标高与孔口标高关系、土层分布;
3) 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相应的处理方法及计算书;
4) 按抗规4.2节确定天然地基和基础是否进行抗震承载力计算,需做抗震承载力验算时,按规范确定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5)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0.2-2、3条确认是否需进行地基变形计算,变形计算应提供计算书;
6) 对特殊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冻土)地区应依据相应规范进行处理或防护。
7)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0.2-4条确认是否需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
8) 校对地质勘察报告中有关场地土和地下水对结构的腐蚀性程度,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中相应规定采取防护措施
9)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如有重型地面或改建及增层可能的留出相应的数值,增加设计的灵活性
10) 地基承载力修正: 注意所在地区是否有地方标准(如北京地区地方标准),其它地区按国家规范;深度修正d取值是否正确,特别注意填方场地和有地下车库情况。
11) 桩基础:检查桩承载力计算书(竖向力、水平力、水平位移),落实相关桩型承载力特征值的地区经验值,了解相关桩型施工方法和适用条件。
12) 检查地下室挡土墙、人防墙计算书,墙计算假定应与支承情况符合;一般情况下,地下室挡土墙应按静止土压力计算,按主动土压力计算须有可靠依据和计算说明;地下室外墙应进行平时使用荷载下的裂缝验算。
13) 检查抗浮计算及施工降水要求。
6.2 ▲★荷载输入参数
1) 柱底弯矩放大系数按抗规6.2.3条。
2) 附加荷载:输入作用在基础上的,上部建模时没有输入的首层填充墙或设备重荷。如果独基上设置的拉梁未按一个标准层计算,且拉梁上有填充墙,则应将填充墙的荷载以节点荷载的方式输入,而不要作为均布荷载输入。
3) 荷载读取:如果不需做地基及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不应将地震标准荷载打钩。
4) 砌体结构:墙体各段的荷载差异较大时,如选择平面荷载按轴线平分,荷载较大处的墙下基础是不安全的,应人工调整。
6.3 柱下独基
1) 可JCCAD自动生成,采用锥形基础,独立柱基最小高度可取500(不得小于柱纵筋直径20倍及0.6LaE),底板最小配筋率0.15%(当人防底板人防起控制作用时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表4.11.7确定),计算独基时考虑独基底面范围内的线荷载或集中力作用,当个别基础处地面标高或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单独计算地基承载力及基础。
2) 计算多柱基础时尽量将上部结构重心与基础底面形心重合,也可用理正工具箱读取柱底力计算,柱底力注意区别X、Y弯矩方向。
3) 扩展基础的计算应符合地基规范8.2.7条规定(冲切、抗剪、抗弯、局压验算要求)。
6.4条形基础
1)砌体结构大梁下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基础适当加强。
2)如果人工计算墙下条基应考虑纵横墙基础交叉处面积重复利用影响。
3)确定柱下条基基础梁翼缘宽度时,应将柱底力沿基础梁方向按刚度进行分配后,根据地基承载力初估条基宽度确定。基础梁尺寸在抗剪满足情况下尽量不宜过宽,两向梁高区别。
4)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当独基、承台、基础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桩时,应验算柱下或桩上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6.5 弹性地基板内力配筋计算
筏板边界板嵌固型式:根据筏板周边出挑长度确定,当基础出挑较少时应取铰接;取自动确定板边界嵌固型式时为剪力墙结构,挑出宽度小于600mm时支座为铰,否则一律作为嵌固处理。
7.板平法施工图:
7.1 轴线号、尺寸及平面布置与建筑一致,梁定位及布置与梁图一致。
7.2 ▲★后浇带是否设置及位置是否合理。
7.3 核对升、降板位置和标高、洞口位置,升降板、梁处梁虚实线表示要正确,重要位置加小剖面示意。注意风井预留板洞的起始层。
7.4 板厚与计算一致;后浇板块应注明。
7.5 检查板边支座嵌固条件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如边跨内板跨度较大、悬挑板跨较小时,边支座对内跨板不能实现完全嵌固;板边开洞口较大时不能形成嵌固;相差较大的大小板跨中间支座对大跨板不能实现完全嵌固)。
7.6 PM计算板挠度过大时,可辅以静力计算手册或有限元分析确定板厚和配筋,也可预起拱解决;裂缝应满足规范要求。
7.7 大样与建筑平、立、剖、大样图核对。大样注意剖切方向正确。
7.8 构造柱为非正常尺寸时应有详图,部分悬空应有与主体构件拉结大样。
7.9 ▲★板受力筋满足计算要求,且满足最小配筋率max[0.15%(人防板除外),0.45ft/fy]要求。人防顶板满足《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7.10 洞口、变标高处板筋需断开;悬挑阳角放射筋、悬挑阴角附加筋应表示。
7.11 ▲建筑物超长时,楼屋盖应采取措施减小温度应力影响(如楼板、屋面板两端边跨负筋贯通,超长屋面板、短跨≥4.2米的板,设置温度筋与支座负筋按受拉搭接(或负筋部分拉通、支座附加短筋))。
7.12 翻边板厚≥100mm时配双层钢筋,有受力要求时满足最小配筋率。建筑设门斗、带形窗、幕墙处是否需下翻边。
7.13 ▲大跨悬挑板的承载力和变形应满足要求。悬挑板厚大于120mm时应双层双向配筋;设双层空调板时注意抗倾覆稳定;雨篷处应考虑积水荷载;悬挑长度大于1.5m时应验算挠度。
7.14 设置幕墙处注意是否需结构退让,挑檐厚度和配筋满足幕墙埋件受力及锚固要求。
7.15 飘窗、雨篷、构造柱等构件是否与结构主体有效连接。
7.16 屋面板上人孔、风井、烟道等是否需做上翻边和盖板。
7.17 核对建筑图中配筋大样的合理性。
7.18 ▲大跨度异形板配筋应采用有限元模型补充计算。
7.19 电梯间及自动扶梯应核对平面和竖向净空尺寸,扶梯层高较高时正确选择支承位置,底层起步处核实是否需要基坑。
7.20 支座负筋伸出支座(墙边、梁边或柱边)长度不应小于短跨计算(支座中心线距离)跨度的1/4(图中加大样表示或附注说明),沿板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其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面积的1/3及Ф8@200。砌体结构端跨板阳角及跨度大于等于3.9米内跨板板角,在长度为短跨计算跨度1/4范围负筋不小于Ф8@150。
8 . 梁平法施工图:
8.1 轴线号、尺寸及平面布置与建筑一致,梁定位及布置与板图一致。
8.2 楼层标高及局部升降梁处标高正确。
8.3 ▲★梁布置方向和位置是否合理(如跨过未吊顶的房间及客厅、教室讲台顶等。梁布置是否影响了建筑美观)。
8.4 主次梁高度及搭接关系正确;外围梁高与建筑门窗洞口核对。
8.5 上翻梁、屋面悬挑梁注意锚固安全。
8.6 跨度较大梁核对挠度;梁须控制裂缝宽度,最大裂缝宽度限值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4.5条及注1。
8.7 ▲★梁配筋满足计算要求,注意次梁附加筋和抗扭筋满足计算要求。
8.8 ▲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8.9 ▲框架梁配筋必须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3条。
8.10 ▲框架梁配筋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4。
8.11 抬柱梁下部纵筋至少放大1.2倍;根据剪力核查箍筋是否满足要求及是否需增设吊筋,重要的抬柱梁构造要求应同转换梁。
8.12 沿框梁全长的箍筋面积配筋率ρsv(ρsv=Asv/(bs)),抗震等级为一、二、三、四级时分别不小于(0.3、0.28、0.26、0.26)ft/fyv; 普通梁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24ft/fyv; 受弯、剪、扭的梁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28ft/fyv( 一般情况下受扭独立梁应考虑,如位于边跨的楼梯间边框梁)。
8.13 建筑物超长时,超长向外侧梁应加强纵筋及抗扭腰筋,抵抗温度应力。
8.14 次梁边支座配筋较大时,注意复核边支座梁抗扭承载力。弧形梁、仅单侧有楼板的边梁应加强抗扭腰筋和箍筋,楼梯、扶梯起止步处支承梁均应核算弯、剪、扭承载力。
8.15 梁纵向钢筋排布时,须满足钢筋净距要求,注意二b类环境和梁边与柱边齐平时保护层加大的影响。
8.16 楼面梁的水平钢筋应伸入剪力墙或扶壁柱,伸入水平段的投影长度不宜小于0.4Lae,当锚固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可选择13G101-11页4-7中大样(b)或补充其他大样。
8.17 次梁上部宜采用细直径架立筋。
8.18 次梁高不大于300时,箍筋间距宜不大于150并不小于抗剪计算需要箍筋量(V≤0.7bh0时,间距可大于150)。
8.19 次梁配筋率大于2%时,应注意相对受压区高度是否满足要求ξ≤ξb, ξb=0.518(混凝土≤C50,受力筋HRB400),初步估算可采用公式
ξ=(ρ拉-ρ压)·fy /fc
8.20 梁与墙平面外连接时,梁高大于2倍墙厚时应设扶壁柱或暗柱以减小梁端部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
8.21 ▲★现浇的预应力梁应绘出预应力钢筋定位图、张拉端、锚固端等要求。
8.22 曲梁或平面折线梁宜增绘平面图,必要时可绘展开图。
8.23 补充砌体结构中混凝土梁相关构造。
回复
eack911
2015年12月21日 16:06:43
4楼
9. 墙、柱平法施工图:
9.1 轴线号、尺寸及平面布置与建筑一致,无多余轴线。
9.2 墙柱平法施工图应有“结构层楼面标高。。。示意”并标注加强区范围。
9.3 检查竖向构件定位、尺寸、偏心及墙上洞口定位是否符合建筑要求。收截面时注意外墙窗洞口对应,走廊、楼梯、电梯间偏心方向等。
9.4 逐个检查构件是否都编号,且编号无重复。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编号规则按11G101-1执行,±0.000以上同一位置竖向构件一般编号相同。梁柱是否已标注位置及标高(或表示在梁图中)。
9.5 ▲★轴压比应满足规范要求。
9.6 ▲★纵筋、箍筋应满足计算配筋和规范构造要求。
9.7 抗震墙底部加强区拉结筋应适当加密。
9.8 剪力墙连梁配筋构造满足《高规》7.2.27条,特别注意7.2.27.4条要求(跨高比小于2.5的连梁,其两侧腰筋应按0.3%的总面积率配筋且应标NXX@XX或注明根数)。连梁纵筋最小配筋率同与剪力墙相同抗震等级的框梁。
9.9 框剪结构中,边框柱应与边缘构件详图一起示意,考虑箍筋统一设置,并应同时符合边缘构件和框架柱的构造要求。
9.10 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设计应符合《高规》7.2.2条。
9.11 采用片筏基础时,地下室部分剪力墙的配筋应满足《基础规范》的第8.4.5条。
9.12 地下室边缘构件纵筋应不小于其所在位置墙竖向受力筋要求,特别是人防及挡土墙位置处。
9.13 墙配筋可列表,明确钢筋内外关系,特别是挡墙、人防墙时。拉结筋与纵筋间距应为倍数关系。
9.14 如果某方向墙肢较短形成一个边缘构件时,此方向边缘构件内箍筋应不小于此处墙体水平筋计算和构造要求。
9.15 有人防地下室时,边缘构件详图须配合门框墙等人防相关大样一起表示;门框墙同时为抗震墙时其上挡墙箍筋、纵筋须同时满足连梁构造要求。
9.16 墙中边缘构件纵筋在满足计算及最小配筋率情况下,可两种直径搭配配筋。
9.17 多层剪力墙结构构造按《抗规》执行,别墅等低于4层的建筑可在跟审图单位和甲方沟通的情况下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混凝土结构)5.3.8条要求执行。
9.18 ▲楼梯间、坡道等处形成的短柱须采取加强措施:轴压比限值降低0.05,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小于1.2%(9°时不小于1.5%)且全高加密;尽量避免极短柱,其加强措施应更严格。
9.19 ▲下列柱箍筋加密全高加密: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因设置填充墙(带形窗)、层间梁、雨篷梁、楼梯梁、坡屋面、坡道等形成的短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
9.20 柱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一、二级不应大于10倍纵向钢筋直径,三、四级不应大于15倍纵向钢筋直径。
9.21 ▲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柱节点核心区箍筋是否满足计算要求。
9.22 补充砌体结构构造柱设置、圈梁、过量、挑梁、填充墙、超长措施等
10. 楼梯平法施工图:
10.1 楼梯平面图轴线号、尺寸及平面布置与建筑一致,梯板、梯梁、梯柱的定位尺寸与建筑一致。
10.2 楼梯编号规则及构造应按平法图集11G101-2执行。框架结构在整体分析计算中应考虑楼梯作用,楼梯考虑抗震按平法图集中角标“c”型编号。其它结构中楼梯可常规做,但梯板与主体非滑动连接时梯梁、梯柱均应满足抗震构造。
10.3 ▲检查平台板标高、梯梁标高,确定梁(板)下净高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梯梁是否碰门窗洞口。
10.4 检查梯柱位置是否遮挡门窗洞口;梯柱宜有双向梯梁拉接;楼梯间开间较大时梯柱的受力情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计算书。
10.5 平面布置镜像对称时,应检查楼梯起跑方向。
10.6 楼梯直接从板上起步时,核对计算模型是否符合实际受力。
10.7 三跑折板梯应示意梯板钢筋受力关系。
10.8 梯柱基础应按天然地基承载力核算基础。
10.9 地下室楼梯梯井间防火隔墙应立于梯板上或加斜梁支承,墙顶标高处梯板覆盖墙顶。
10.10 ▲螺旋楼梯支座应为刚接,注意注意支座是否满足刚接条件,支座扭矩应能够平衡。
10.11 剪力墙、砌体结构顺梯跑方向为建筑外墙或另一侧也无楼板支承时,应注意墙的稳定问题,稳定不足时梯板应伸入外墙锚固。
11. 基础平面布置图:
11.1 平面图轴线号、尺寸及墙、柱布置与建筑一致。
11.2 后浇带定位与上部对应,避开楼、电梯间和同方向梁。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应区别并注明。
11.3 核对采光井、通风井、集水坑、电梯基坑、水池、电缆沟、设备基础等布置定位及尺寸。注意电梯井道净宽在各楼层是否满足要求,应上下平齐。
11.4 逐个检查独基、条基、基础梁定位、编号和标高。
11.5 ▲★基底标高是否位于持力层;当为复合地基时应注明地基处理形式、处理之后的fspk、处理深度 、变形要求、检测要求、试桩要求、施工方案可行性试验等。
11.6 基础底板最小配筋率要求0.15%,人防底板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11.7 ▲★基础周边有建筑物、构筑物时,应对放坡和基坑支护提出要求,确保安全。

12. 地下室结构大样
12.1 地下室结构大样一般包括:侧墙、车道、采光井、集水井、电梯底坑、水池侧壁、水池检修孔,检查有无遗漏,各段侧墙顶标高应注明。
12.2 ▲★侧墙外土、水高度是多少,侧墙配筋是否满足承载力和裂缝计算及最低构造要求,混凝土抗渗应满足要求。
12.3 车道顶板、底板、侧壁应有详图及计算书。车道与主楼连接是否合理、若设缝须考虑防水做法。车道底板基础应位于冻深线以下。
12.4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特别注意抗浮是否验算,并提出施工降水要求及停止降水条件。
12.5 人防相关节点大样。
13. 结构设计说明:
13.1 ▲★总说明内容应满足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河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2012年版中有关“结构设计总说明”相关要求。可参考我公司统一技术文件《结构设计总说明》。
13.2 总说明应详实,特别注意参考相关项目的说明时,本项目不涉及的内容应删掉,不要把一个项目说明用到不同的项目上。
13.3 详图附注除注明本图需要特殊说明的外,还应注明其它见结构设计总说明,但详图说明不得与总说明矛盾。
14. 目录及图签
14.1 图纸目录中图名与各张图纸名称相同。
14.2 图签符合院标标准。项目名称及代号必须正确。若有图纸修改替换必须以时间或其它明显标识加以区分。
15. 计算书
15.1 ▲★计算书满足《河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2012年版中有关“三(二)房屋建筑结构专业中 3.结构计算书”相关要求。
15.2 检查计算书是否有需要补充的内容。
15.3 计算书封面统一采用北方院技规表格中“结构设计计算书”项,并注明共 本、第 本。
15.4 计算书装订完整,计算书第一页为目录,目录顺序及主要内容如下:
目录
荷载统计取值
SATWE结构设计信息(WMASS.OUT)
SATWE周期 震型 地震力(WZQ.OUT)
SATWE结构位移(WDISP.OUT)
SATWE超配筋信息(WGCPJ.OUT)
SATWE薄弱层验算结果(SAT-K.OUT)----仅框架结构
SATWE框架柱倾覆弯矩及0.2Q0调整系数
PMCAD荷载校核图
PMCAD楼板配筋图
SATWE构件截面图
SATWE构件配筋图
SATWE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
特殊构件核算(异形板、大悬挑构件、扭矩效应明显构件等)
楼梯计算
基础计算
挡土墙计算
人防工程计算
16. 归档交验内容
1)电子版计算模型:包括(工程文件名.* *.PM jcsr.jc)。
2)电子版图纸:应与交验图纸一致。并注明日期,修改版本。
3)纸质版计算书:对应计算模型的结果文件。
4)硫酸纸底图。
5)图纸变更:硫酸纸底图、电子版图纸、相应电子版计算文件。
回复
sueweid
2015年12月21日 19:56:30
5楼
好资料啊,非常详细,各位都可以举一反三了。
回复
孙中平
2015年12月21日 21:12:19
6楼
某大院内部资料,结构施工图审校细则
回复
wxf20072008
2015年12月21日 21:53:39
7楼
绝对经典的作品
回复
无间道
2015年12月22日 08:53:14
8楼
可以学习一下。
回复
风影紫
2015年12月23日 18:36:46
9楼
可以学习一下。
回复
cst620
2015年12月24日 10:53:29
10楼
好东西啊,楼主好人啊
回复
bbt403587365
2015年12月24日 14:18:43
11楼
新手看了需要值得的地方挺多!!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