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人员,二十年的心得体会(让你比别人更优秀)连续更新
sm0708
sm0708 Lv.9
2014年01月02日 11:04:35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sm0708 于 2014-1-9 19:55 编辑 时光如梭,转眼从事桥梁设计领域二十个年头了,回想到前天好像我还在交大读研的时光。在这一般桥梁设计行业产值高,待遇相对其他行业还算比较高的,如果你是从事桥梁设计行业的工作,不管是大型设计院还是民营设计单位,要想在单位立足,必须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如果只会画图,不会计算,你会发现,自己在单位就是一个跑龙套的,毕竟桥梁设计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现在一些大的设计院都有监理公司,把这些跑龙套的安排做监理,而像铁一、铁二、铁三、铁四,这些集团型设计单位,会把这些跑龙套的安排做一些勘察工作,那就是经常住在工地,做一些比民工稍微轻松的事情。如果你所在的单位不是那样的集团设计院,又没有监理公司,那跑龙套的工作就不一定能长久。 其实在每一个行业都一样,很多人都会一直在跑龙套,最后被淘汰,这些人始终还不会明白真正的原因,他会抱怨这个社会不公平,他会认为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会叹息没有人能发现自己是个天才,从来不会去找一下自己的原因,但是现实比他想象的要残酷。

本帖最后由 sm0708 于 2014-1-9 19:55 编辑

时光如梭,转眼从事桥梁设计领域二十个年头了,回想到前天好像我还在交大读研的时光。在这一般桥梁设计行业产值高,待遇相对其他行业还算比较高的,如果你是从事桥梁设计行业的工作,不管是大型设计院还是民营设计单位,要想在单位立足,必须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如果只会画图,不会计算,你会发现,自己在单位就是一个跑龙套的,毕竟桥梁设计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现在一些大的设计院都有监理公司,把这些跑龙套的安排做监理,而像铁一、铁二、铁三、铁四,这些集团型设计单位,会把这些跑龙套的安排做一些勘察工作,那就是经常住在工地,做一些比民工稍微轻松的事情。如果你所在的单位不是那样的集团设计院,又没有监理公司,那跑龙套的工作就不一定能长久。 其实在每一个行业都一样,很多人都会一直在跑龙套,最后被淘汰,这些人始终还不会明白真正的原因,他会抱怨这个社会不公平,他会认为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会叹息没有人能发现自己是个天才,从来不会去找一下自己的原因,但是现实比他想象的要残酷。
如何使你自己不被淘汰,如何使你自已成为主角,也许以下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美国前总统布什就职演说,说过一段话: everyone belongs, that everyone deserves a chance, that no insignificant person was ever born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从来没有微不足道的的人在这个世界出生。
但是一切都得靠自己(这句话不是布什说的,是我说的)
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几个特大型设计院都在铁道系统,原来直属铁道部。其中大家都知道的,铁一,铁二,铁三,铁四,这几个设计院的规模和实力基本相当,但是要想进入到这几个单位到成为佼佼者,现在来说有一定的难度。08,09年的‘刘’主持铁道部工作的时候,中国高铁快速快速发展起来了,去这些特大型设计院还是有机会的,但是现在‘刘’去了北京的秦城,铁路建设项目基本放缓。就算你是硕士或者是博士,如果没有相当强大的关系,想进入这几个特大型单位,还是相当困难的,还得对自己下很大的功夫进行修炼,这几个单位都各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对于进这些单位,修炼的方向或者科目都不是相同的,但是在这些都是人才济济的特大型设计院,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了?明天我们在继续详细的一一道来
今天就接着上次说到在人才济济的特大型设计院,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了,这个话题说下去,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大师说过“学习要有方法,要有计划,才能事半功倍”第一步,要立足,站稳脚根,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大家也很清楚,我们是在一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在大学里,基本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到了设计院工作,要想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那就要多做,多问,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样才能很快成长起来。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并不是你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哪怕是你超出了其他人很多,这只能保证你在这个单位立足了,只是表示自己已经站稳了脚根,要想成为单位里的一颗“明日之星”还需要继续修炼,如果你不想成为主角或者继续研究技术,就这样也可以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但是想要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你想更上一层楼,你还需要修炼的科目不在只有技术了,而是政治学和关系学,政治学和关系学在大学里是没有的(这里说的不是学校里课的那个……..相信大家都懂得)这两个科目是博大精深的,如果修炼的不得要领,就会像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里的欧阳锋那样走火入魔,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其结果就是“双规”进“黑房”这样的例子在每天的新闻里数不胜数!下面首先介绍如何在下面的几个大型的设计院,继续修炼成为单位的主角?
免费打赏
sm0708
2014年01月09日 19:50:55
22楼
本帖最后由 sm0708 于 2014-1-14 16:07 编辑

上次说到了铁二院,现在我们接着说说铁四院,上回说到一个企业文化与地域有关,所以在说铁四院之前还是先说说铁四院所在的城市—武汉。
如果把中国的地图看成像一只雄鸡的形状,那么武汉就位于这只雄鸡的心脏位置,武汉在历史上号称“九省通衢”,也就是四通八达之意。对于成都来说,你不必考证汉高祖刘邦是不是刘备的grand,grand...father,也不必考证汉相曹参是不是曹操grand,grand…father,就如同不必考证包大人是不是包玉刚的grand,grand…father一样,成都那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毫无疑问是举足轻重的。与成都相比,武汉在历史上却很难找到诸如王侯将相驻扎之类的事情,也就是说,在这个城市很难找到一点历史沉淀的东西。阿汤哥经过研究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武汉这个地方在历史属于兵家不争之地,还是地理条件的原因:九省通衢,四通八达,在冷兵器时代易攻难守,所以王侯将相不会把武汉这个地方作为一个据点或者是根据地。三国时期东吴有一种说法:“宁饮建邺水,不食武昌鱼”,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王侯将相看不中这个地方,文人墨客也不会把这个地方当回事。姑且我们来看首大家都熟悉的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流。”这句诗对武汉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空”,孤帆远影之外,就只有长江了,啥都没有,再看一首诗《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总结一下也就两字“空”和“愁”。这首诗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说:“其实黄鹤楼只是个传说而已,真搞不懂武汉人为什么还要建一座黄鹤楼在这里呢?黄鹤已经不存在了,几千年来白云下面都是空荡荡的。除了晴川街上有几颗大树之外,鹦鹉洲上虽然有些花花草草,但是显得有些凄凉,外地人到这里出差,每当下午下班的时候,就会想起家乡的小伙伴,只好站在长江边上一直发愁”。历史上,还有一位青年才俊的评价就更加令人惊讶,那就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也就是说:“南昌这个地方如何如何就像人间天堂...”,这里的“荆”就是湖北,对湖北人评价就一个字“蛮”,而“控”字在这里应该是阻止的意思”。现在也没有办法去搞清楚他为啥要这样说?因为他不到27岁就去世了。
回复
sm0708
2014年01月09日 19:53:16
23楼
本帖最后由 sm0708 于 2014-1-23 14:34 编辑

武汉这地方,虽说九省通衢的地形,在历史上没有留下文化沉淀,但在现在的 经济社会里,却显示出巨大的优势,早在毛爷爷的年代,他老人家就对湖北这个地方做好了规划,到现在这些规划都基本实现,且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大桥,二桥,二七大桥,长江隧道,京珠高速公路,武广高铁,沪汉蓉高铁,相继建成。“截断巫山云雨,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山平湖”--先做一个葛洲坝工程,把长江截断;再做一个三峡工程,又在长江上立一座大坝(当然不是全部用石头);把长江三峡变成了一座大水库”。如果把毛爷爷的规划和现在对比,你会感叹他老人家真的就是神。还有就是前面说的那条武昌鱼,本来是条咸鱼,“宁饮建邺水,不食武昌鱼”经他老人家反其意而用之“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画龙点睛之妙笔,让这条咸鱼翻身,名声大震,就像那庆丰包子一夜成名。而这条鱼就更不简单了,超过了庆丰包子,闯入了上交易所,变为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275)。
以上诗词引用纯属娱乐,如有误导,实非本意,敬请谅解。
回复
ruixuan
2014年01月09日 20:24:17
24楼
敬请更新,谢谢楼主,请问为什么对这几个大院这么了解啊
回复
stable23
2014年01月09日 22:00:06
25楼
叹服了。出书吧。
回复
sm0708
2014年01月10日 09:51:36
26楼
ruixuan 发表于 2014-1-9 20:24 敬请更新,谢谢楼主,请问为什么对这几个大院这么了解啊感谢您的关注,这是因为阿汤哥都是经过实地考察的。
回复
syl_xghb
2014年01月10日 11:34:58
27楼
学习了,感悟很深
回复
syl_xghb
2014年01月10日 11:35:26
28楼
sm0708 发表于 2014-1-3 15:56 现在房价太贵,像我的那个时代在大院里工作,三五年买个房一点都没问题。是啊,好羡慕那时候。。。。。。。
回复
syl_xghb
2014年01月10日 11:36:06
29楼
sm0708 发表于 2014-1-3 15:53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后面会连续更新。等待你的更新哦
回复
sm0708
2014年01月10日 12:01:22
30楼
宁静 发表于 2014-1-10 11:34 学习了,感悟很深后面会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回复
liminglu44
2014年01月10日 14:39:00
31楼
搞设计的还有这么好的文笔,膜拜中……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