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的设计
到天涯流浪
2013年08月14日 10:49:34
只看楼主

地下室外墙的设计 1. 荷载: 竖向荷载有上部及各层地下室顶板传来的荷载和外墙自重;水平荷载有室外地坪活荷载、侧向土压力、地下水压力、人防等效静荷载。 1.1 室外地坪活荷载: 一般民用建筑的室外地面(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活荷载可取5kN/m2。有特殊较重荷载时,按实际情况确定。 地面活荷载对外墙产生的压力为沿墙高度方向的均布荷载Px, Px=qx.Ka= qx/3, qx为地面活荷载

地下室外墙的设计
1. 荷载:
竖向荷载有上部及各层地下室顶板传来的荷载和外墙自重;水平荷载有室外地坪活荷载、侧向土压力、地下水压力、人防等效静荷载。
1.1 室外地坪活荷载:
一般民用建筑的室外地面(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活荷载可取5kN/m2。有特殊较重荷载时,按实际情况确定。
地面活荷载对外墙产生的压力为沿墙高度方向的均布荷载Px,
Px=qx.Ka= qx/3, qx为地面活荷载
1.2 水压力:
水位高度可按最近3~5年的最高水位(不包括上层滞水)和室外地平下500mm的最不利情况确定。
1.3 土压力:
a) 当地下室采用大开挖方式,无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承受的土压力宜取静止土压力,土压力系数K0,对一般固结土可取K0=1-sinφ(φ为土的有效内摩擦角),一般情况可取0.5。
b) 当地下室施工采用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土压力计算中可以考虑基坑支护与地下室外墙的共同作用,或按静止土压力乘以折减系数0.66近似计算,Ka=0.5x0.66=0.33,相当于主动土压力。
c) 地下水位以下土的容重,可近似取11kn/m2。
2. 荷载设计值: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土压力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2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土压力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35
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
3. 计算简图:
a) 地下室无横墙或横墙间距大于层高2倍时,其底部与刚度很大的基础底板或基础梁相连,可认为是嵌固端。顶部的支座条件应视主体结构形式而定。当与外墙对应位置的主体结构墙为剪力墙时,首层墙体与地下一层外墙连续,可以对外墙形成一定的约束。但是,主体结构的外墙往往开有较大的门窗洞口,其对外墙的约束很有限。当主体结构为框架类结构(包括纯框架和框剪)时,外墙仅与首层底板相连,首层底板相对于外墙而言平面外刚度很小,对外墙的约束很弱。所以,外墙顶部应按铰接考虑。地下室中间层可按连续铰支座考虑。这样,地下室外墙就如同下端嵌固、上端铰支的连续梁。
b) 地下室内横墙较多且间距不大于层高2倍时,地下室外墙就如同下端嵌固、上端铰支的连续双向板。
c) 地下室无横墙但外墙上有附壁柱时,除非柱设计时考虑了外墙传来的水平荷载,并有一定的刚度保证。否则该柱不应作为外墙的支座考虑,应按下端嵌固、上端铰支的连续梁考虑。
d) 有的工程基础底板上有较厚的覆土,这时最下层外墙的计算高度应视该层地面做法而定。如为混凝土面层较厚的刚性地面,且在基坑肥槽回填之前完成地面做法,则外墙计算高度可算至地下室地坪。而实际施工顺序往往是出地面后肥槽立即回填,而地下室地面在完成机电管线布置后才施工,相隔很长时间。这种情况下,外墙计算高度就应算至底板上皮。为了减小外墙计算高度,可在外墙根部与基础底板交接处覆土厚度范围内设八字角,并配构造钢筋,作为外墙根部的加腋,加腋坡度按1:2。这时外墙计算高度仍可算至地下室地坪。
4. 墙配筋计算:
外墙除承受水平荷载外,还承受上部结构及各层地下室顶板传来的荷载和外墙自重等竖向荷载。所以,严格来讲,外墙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配筋。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考虑竖向荷载产生的截面应力很小,而且为了计算方便,仅按墙板平面外受弯计算配筋。当竖向荷载很大时,也可分别按受弯和轴心受压计算墙体配筋,然后将二者叠加。
地下室外墙计算时底部为固定支座(即底板作为外墙的嵌固端),侧壁底部弯矩与相邻的底板弯矩大小一样,底板的抗弯能力不应小于侧壁,其厚度和配筋量应匹配,这方面问题在地下车道中最为典型,车道侧壁为悬臂构件,底板的抗弯能力不应小于侧壁底部。地下室底板标高变化处也经常发现类似问题:标高变化处仅设一梁,梁宽甚至小于底板厚度,梁内仅靠两侧箍筋传递板的支座弯矩难以满足要求。地面层开洞位置(如楼梯间)外墙顶部无楼板支撑,计算模型和配筋构造均应与实际相符。车道紧靠地下室外墙时,车道底板位于外墙中部,应注意外墙承受车道底板传来的水平集中力和弯矩的作用,该荷载经常遗漏。
5. 构造
a) 为了满足抗渗要求,地下室外墙的厚度一般不应小于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常用C30。
b) 外墙保护层厚度: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50108-2001- 4.1.6条,“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为强制性条文。但外墙施工时一般拆模早,养护困难。过厚的保护层容易开裂,施工单位一般可在50mm厚保护层内附加钢筋网片。
c) 水平筋:外墙按连续梁计算时,水平筋为构造。但当外墙较长时,考虑到混凝土硬化过程及温度影响产生收缩裂缝的现象极为普遍,水平筋配筋率宜适当加大。
d) 外墙根部节点:一般外墙厚度远小于基础底板,底板计算时在外墙端常按铰支座考虑,外墙计算时在底板端常按固端考虑,所以底板上下钢筋伸至外墙外侧即可,端头不必设弯钩。外墙外侧竖向钢筋在底板底部弯后直段长度满足与底板下筋搭接要求,即可形成对外墙的嵌固。
nine11_wtg
2013年08月14日 21:02:03
2楼
今天刚开始地下室计算模型的学习
回复
liuzw55
2013年08月14日 22:03:10
3楼

谢谢,学习了
回复
wadetong
2013年08月14日 22:33:43
4楼
这个计算模型,连续梁和连续板的区别是什么哈,LZ大神。
回复
ronbinho
2013年08月19日 09:11:17
5楼
太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感谢了
回复
结构小崔
2013年10月18日 10:01:08
7楼
写的很好很不错!谢谢楼主
回复
zhf266200
2013年10月24日 16:43:30
8楼
谢谢楼主,受教了
回复
gchinaren
2013年11月27日 16:25:50
9楼
很好,支持!希继续撰写,深度加大一些。
回复
peng86660446
2013年11月27日 16:53:48
10楼
写的很好很不错!谢谢楼主
回复
qjl110406a
2013年11月28日 09:37:26
11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gmj9608
2013年11月28日 18:07:26
12楼
我也来顶一顶。最近总是感觉缺很多东西。空虚。看来是要好好学习。努力学习。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