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板柱-剪力墙结构的疑问
coolthing
coolthing Lv.2
2004年08月26日 22:02:35
只看楼主

某办公楼,地上17层,层高3。8m,地下2层,9X10m柱网,平面尺寸大概60X20m,核心筒稍有偏心。6度区,基本风压0.55。甲方要求地上部分采用无梁楼盖。经过结构方案调整(主要是调整核心筒位置及在周边增加剪力墙)后,采用satwe分析。 1。按《抗规》6.6.5,剪力墙应承担全部地震作用。故将所有梁(包括楼梯处必须做的明梁)按100X100的虚梁输入,只保留剪力墙。结构周期和位移如下: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某办公楼,地上17层,层高3。8m,地下2层,9X10m柱网,平面尺寸大概60X20m,核心筒稍有偏心。6度区,基本风压0.55。甲方要求地上部分采用无梁楼盖。经过结构方案调整(主要是调整核心筒位置及在周边增加剪力墙)后,采用satwe分析。
1。按《抗规》6.6.5,剪力墙应承担全部地震作用。故将所有梁(包括楼梯处必须做的明梁)按100X100的虚梁输入,只保留剪力墙。结构周期和位移如下: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4.5119 6.93 0.97 ( 0.96+0.02 ) 0.03
2 3.6736 100.59 0.89 ( 0.03+0.86 ) 0.11
3 3.1445 78.41 0.19 ( 0.02+0.17 ) 0.81
4 1.0605 1.68 0.98 ( 0.98+0.00 ) 0.02
5 0.7388 97.25 0.67 ( 0.01+0.65 ) 0.33
6 0.7060 84.09 0.40 ( 0.02+0.38 ) 0.60
7 0.4614 1.61 0.98 ( 0.97+0.00 ) 0.02

X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 900.
Y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1043.(结果太多,不便全帖上)
此结果用于控制剪力墙部分。
2。无梁部分按等待框架输入,明梁按实际输入。计算结果如下: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3.6055 3.16 0.99 ( 0.99+0.00 ) 0.01
2 3.0250 94.49 0.96 ( 0.01+0.95 ) 0.04
3 2.7403 82.03 0.10 ( 0.01+0.08 ) 0.90
4 0.9563 1.78 0.99 ( 0.99+0.00 ) 0.01
5 0.6942 96.65 0.69 ( 0.01+0.68 ) 0.31
6 0.6711 84.57 0.37 ( 0.01+0.36 ) 0.63
X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1311.
Y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1696.
此结果用于控制框架部分。

疑问:
1。周期及位移应该以哪个为准,位移控制时又是按什么结构类别?
2。第一次计算时是用刚性楼板计算,目的就是尽量减少在柱子上凝聚的刚度,以做到剪力墙承担全部水平力,这样做妥否?是否应该才用弹性楼板计算?
3。6度区的板柱-剪力墙结果适用最大高度为40m,本工程远远超过这个高度(差不多70m),而《高规》的B级高度上没有板柱-剪力墙结构。是否说明不能做这么高的板柱-剪力墙结构?还有,计算时我是把框架的抗震等级提高了一级,即二级来计算的。

请各高手指点.
免费打赏
wuhong0707
2004年08月29日 00:37:13
2楼
已经超过规范要求,不可用板柱-剪力墙体系.

回复
fudaixin1983
2007年12月23日 20:07:46
3楼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