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中央空调工程(大学城)讲座下载
restriven
restriven Lv.8
2005年12月22日 17:51:58
来自于中央空调
只看楼主

第二届粤港空调工程设计及运行从业交流会主办:广东省制冷协会 时间:2005年12月21日议题之一:广州大学城中央空调工程设计[全球最大的空调工程]主讲: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王钊 总工程师广州大学城中央空调工程设计讲座 主要内容摘要 该项目总投资10亿人民币,总设计冷量11.8万冷吨,冷水管道超过100公里,覆盖283栋建筑,服务于近40万学生和教师,为全球最大中央空调工程项目。

第二届粤港空调工程设计及运行从业交流会
主办:广东省制冷协会 时间:2005年12月21日

议题之一:广州大学城中央空调工程设计[全球最大的空调工程]
主讲: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王钊 总工程师

广州大学城中央空调工程设计讲座 主要内容摘要

该项目总投资10亿人民币,总设计冷量11.8万冷吨,冷水管道超过100公里,覆盖283栋建筑,服务于近40万学生和教师,为全球最大中央空调工程项目。

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前期政府支持、方案论证、能源规划、国内外类似项目对比、设计难点和要点、10大技术难题、商业运作等等。

整个工程设计涉及方方面面,由于项目巨大,很多问题没有规范可遵循,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几乎听取了全国所有的暖通、电力、能源等知名专家的意见,比如,100多公里的管网如何作好水力平衡?冷量同时使用系数为多少?水泵变频系统在什么范围最合理?

为方便大家下载,讲座切割成5部分。整个讲座,王钊总工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什么停顿,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专业面很广,听完长了不少见识,特录音下来,希望大家都能来听听。

网易暖通祝全体大家新年快乐!

广州大学城中央空调工程设计讲座音频文件第一部分下载


1135333114608.jpg

20ef8ccdc23a827f8403.zip
7.8 MB
立即下载
restriven
2005年12月22日 17:54:49
2楼
根据王总工介绍,大学城采用区域供冷,集中供冷的优势有以下这些:

1、大幅度降低了电力系统投资成本;
2、冷源及冷却塔噪声源集中,相对来说比较好处理;
3、室外大量冷水管网,中心区平均气温将会降低2至3度;
4、扩展性非常强;

在芝加哥城市,整个城市全部采用集中供冷,城市中心区的温度平均下降3至5度;面对能源紧缺,广州将作为全国第一个将能源纳入城市规划的地区;一个大的空调系统,运行管理是否得当,对系统运行费用的影响可以超过20%,大学城中央空调的运行管理,也将实现商业化操作,作为国内第一个引入国外中央空调运行管理商的项目。

广州大学城中央空调工程设计讲座音频文件第二部分下载

回复
restriven
2005年12月22日 17:55:49
3楼

广州大学城拟建建筑面积724万m2,小谷围岛大学城的352万平方米建筑,将实现统一供冷。建成后将有500万m2的建筑纳入区域供冷系统,总制冷总装机容量11.8万RT,分4个集中冷站,第1冷站采用溴化锂和常规电制冷机组,2-4冷站采用冰蓄冷系统,总蓄冰量达到25.2万RTh,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冰蓄冷区域供冷系统,仅次于美国芝加哥市UNICOM区域供冷项目(31万RTh)。

为建设生态大学城,广州市计划投资约6.8亿元建设“区域供冷”设备,设计年供冷量116,000冷吨。据介绍,由于采用目前世界先进的冰蓄冷技术,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可节约大约35%的能源。“区域供冷”24小时运作,随时将多余的冷气转成冰保留能量,在夜间利用便宜的谷电蓄冷,供白天使用,避开用电高峰,可缓解电网供电压力,提高利用率。同时,各大厦无须再装设制冷装置。与传统的空调机组比较,区域供冷系统平均可节省75%的机房空间。此外,由于大厦不用装设制冷机和散热冷凝器,可大大减少噪音、振动、热卷流和废热污染。

广州大学城中央空调工程设计讲座音频文件第三部分下载

回复
restriven
2005年12月22日 17:56:40
4楼

2004年2月18日,各冷站主机、蓄冰装置、板换和自控、集成为一个大包全球招标,参加竞标的有全球七家顶尖的制冷设备供应商组成的联合体。杭州华电华源公司负责系统集成和自控系统,需进行全部的机械和自控系统设计,包括制冷站内以及到约400个换热站的控制等,并负责自控设备供货,和美国约克公司、BAC公司组成联合体投标,经15名权威专家评审,夺得第一名并中标。2004年4月5日,杭州华电华源公司向业主提交了对投标方案和专家意见综合考虑后的深化方案,接受业主召集的国内18位专家再次评审,并获得通过,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该项目建成以后,整个区域供冷系统将在一个总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工作,并在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系统的运行状况。采用冰蓄冷系统实现稳定的2oC供水,相比常规系统减小了管径和水输送功耗,可以大幅度减少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冰蓄冷系统对当地电网的移峰填谷将起到明显作用。自控系统总控制点数10200点,控制层采用PROFIBUS-DP总线,管理网应用工业以态网、大型控制器和冗余技术,多工作站、多控制分站,一个控制总站。控制对象包括冷站系统、末端冷热量计费管理、末端管网和三级泵水系统控制等。

建成以后,整个区域供冷系统将在一个总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工作,并在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系统的运行状况。根据测算,通过区域集中供冷,项目初投资比建筑物单独设置中央空调可节省总投资1.3亿元,节省中央空调机房用房5.5万平方米,因节省用电减少大学城装机容量5.2万千瓦,减少相关变压器、电线等输变电设施投资约1.7亿元;每年减少空调维护费用2000万元以上;系统运行成本比单体建筑设置中央空调降低28%。

今后,在大学城里的用户将多了一个记录冷气使用数量的表,师生们则可以在任何角落像拧开水龙头一样开空调了,广州大学城由十余所大学及中心区构成,一期将于2004年9月1日开始逐步投入使用。

广州大学城中央空调工程设计讲座音频文件第四部分下载

回复
restriven
2005年12月22日 17:57:20
5楼

广州大学城由十所大学及中心区构成,一期工程将于2004年9月1日投入使用,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2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空调冷负荷约10.5万KW(3.0万RT),两期(含一、二期)工程完成后总建筑面积约800万平方米,预测总冷负荷约37.3万KW(10.6万RT),本区域供冷系统共设四个区域供冷站,其中小谷围岛上三个位置分别位于中心区南区,华南理工大学及广州大学旁,另一个位于永大集团内。

永大集团在小谷围岛上建设了一个火电厂。为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学城能源系统采用了热电冷三联产技术。第二、三、四冷站设计采用冰蓄冷空调冷源系统提供2/13℃的空调供回水。冰蓄冷系统采用了制冷主机上游的外融冰流程,经过制冷主机和外融冰盘管的两级温降实现了空调冷冻水的11℃温差,极大地减少了区域供冷二次管网的投资。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能减少区域供冷系统的峰值用电负荷,将白天高峰电力负荷转移到夜间,显著提高了火力发电厂的运行效率,减少了输变电设备的投资。另外,第一冷站利用永大发电厂汽轮机组的二级抽气,该冷站由蒸汽吸收式双溴化锂冷机与电制冷串联供冷提供3/13℃的空调供回水。发电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还为整个校区的生活热水系统提供高品质热源。

第一冷冻站方案 工程概况

本冷站两期工程典型设计日最大空调设计冷负荷为29000RT,本冷站利用永大发电厂汽轮机二级抽气,由蒸汽吸收式双溴化锂冷机与电制冷串联供冷提供3/13℃的空调供回水空调系统。

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制冷主机

本工程采用蒸汽吸收式双溴化锂冷机与电制冷串联供冷系统,根据系统设计日负荷,故选用3台额定制冷量为100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和3台额定制冷量为1000RT的蒸汽吸收式双溴化锂冷机组、6台额定制冷量为200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和6台额定制冷量为2000RT的蒸汽吸收式双溴化锂冷机组用于制冷。

1000RT离心式冷水机组在制冷工况(水工况冷冻侧3℃/8℃,冷却侧32℃/38℃)下的制冷量为1000RT。1000RT蒸汽吸收式双溴化锂冷机组在制冷工况(水工况冷冻侧8℃/13℃,冷却侧32℃/38℃)下的制冷量为1000RT。2000RT离心式冷水机组在制冷工况(水工况冷冻侧3℃/8℃,冷却侧32℃/38℃)下的制冷量为2000RT。2000RT蒸汽吸收式双溴化锂冷机组在制冷工况(水工况冷冻侧8℃/13℃,冷却侧32℃/38℃)下的制冷量为2000RT。

广州大学城中央空调工程设计讲座音频文件第五部分下载(全部完)

回复
restriven
2005年12月22日 17:58:45
6楼

站通过燃气轮机发电,再将发电排出的热的废气送入余热锅炉产生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再发电,同时用剩余蒸汽进行吸收制冷,产生冷水送到建筑物,余热锅炉排出的烟气还将水加热到60摄氏度,用于洗澡。这种综合利用可节约能源20%以上。

那么,冷水又是怎样起到空调作用的?指导这项工程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贲称:“冷水送到每个建筑物附近,然后通过一个板式换热器,跟楼房里循环的冷水换热,楼房里循环的冷水的条件跟我们的分体空调差不多,水的温度是5到7度,出来是13、14度。这个冷水在我们的空调机里是风换热,所以出来的就是冷风了。从广州大学城来看,集中供冷用户所能够享受到的要比常规的中央空调或分体空调价格便宜5%到10%”

现场实景1

回复
restriven
2005年12月22日 17:59:07
7楼

广州大学城实现冷热电三联供

2005年12月17日上午的北京展览馆内一片暖意融融,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在这里拉开帷幕,其中经济大省广东带来的“展品”格外引人注目,新建成的“广州大学城”被搬到了展台上:灯火通明的一座座大学采用最新分布式能源系统,冷、热、电三联供面积全国最大,技术位于世界前列,生动演绎大学城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进行的有益探索。

率团来京参会的广东省副省长游宁丰对此评价:“从建设节约型社会来看,广州大学城是全国最先进的社区之一。”

大学城为广州新城区树样板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汇聚了全国各省区、各大中央企业关于节约、节能方面的“杰作”。在广东展览馆,广州大学城及其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型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而且占地面积很大,很是引人注意。2005年12月17日上午展览开幕以后,中央电视台一早就过来拍摄,还有多位专业人士光顾“大学城”,有的则是在隔壁展区的其他省的高级官员。

据大学城方面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大学城内居住24万人口,共有300多栋楼房,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大学城摒弃了传统模式,采用新的能源利用的供给方式,布置4套循环式天然气机组,利用燃气、蒸汽、电力能量转换的原理联合循环使用,将工业流程最尾端的余热收集起来,用于供冷系统空调冷冻水和供热系统的生活热水,这样,能源的利用率可提高至70%~80%。建成后的广州大学城能源利用比传统能耗节省一半。

有关人士称,大学城是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试点工程,冷、热、电三联供面积全国最大,技术处世界先列,可为广州未来新城区建设提供借鉴样板。 巧回收使黑色污染变“黑色效益”
  
在广东,节约、节能渐渐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例如,汽车喷漆、包装印刷、锂电池生产等工业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有机废气,而广州黑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工艺设备,专门回收利用这些废气。 废旧轮胎一直被称为“黑色污染”。广东一家企业研究和制造出利用常温制取精细胶粉的新工艺成套生产线,年处理3000吨废旧轮胎。而且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耗费能源较少、不排放废水、废气,把“黑色污染”变成了“黑色效益”。

现场实景2

回复
restriven
2005年12月22日 17:59:29
8楼

现场实景3

回复
restriven
2005年12月22日 17:59:47
9楼

现场实景4

回复
restriven
2005年12月22日 18:00:06
10楼

现场实景5

回复
restriven
2005年12月22日 18:00:25
11楼

现场实景6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