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名山
hjtl
hjtl Lv.12
2010年08月08日 16:34:20
来自于生态园林
只看楼主

河南鸡公山鸡公山位于河南省南部,是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鸡公山是大别山的支脉,主峰鸡公头又名报晓峰,像一只引颈高歌的雄鸡,所以称之为鸡公山。 主峰海拔814米。山不算高,但山势奇伟,泉清林翠,风景秀丽。漫步鸡公山,北可看到宝剑山,东可看到狼牙峰,南可看到狮子峰,西部可看到龙坡山。这里溪泉、池潭、瀑布随处可见。宝剑溪婉蜒数里,清澈见底,水声潺潺。号称鸡公山之冠的滴水崖,奔腾直泻,水花四溅,极为壮观。潭内游鱼嬉戏,景色宜人。

河南鸡公山



鸡公山位于河南省南部,是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鸡公山是大别山的支脉,主峰鸡公头又名报晓峰,像一只引颈高歌的雄鸡,所以称之为鸡公山。

主峰海拔814米。山不算高,但山势奇伟,泉清林翠,风景秀丽。漫步鸡公山,北可看到宝剑山,东可看到狼牙峰,南可看到狮子峰,西部可看到龙坡山。这里溪泉、池潭、瀑布随处可见。宝剑溪婉蜒数里,清澈见底,水声潺潺。号称鸡公山之冠的滴水崖,奔腾直泻,水花四溅,极为壮观。潭内游鱼嬉戏,景色宜人。

佛光、云海、雾凇、雨凇、霞光、异国花草、无日不风、青分楚豫被称为鸡公山的八大自然景观,素以“山明水秀、泉清林翠、气候凉爽、风景幽奇、别有天地”而驰名。海拔不高,但位置独特,有高山气候,却无高山反应,特别适宜疗养避暑。它是由奇峰怪石,泉溪瀑布,珍花异草,山村田园和风韵殊异的楼台亭榭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自然风景区。被誉为“中国避暑胜地,豫南云中公园”。鸡公山盛夏无暑,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24℃,“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享有“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之美传。不仅如此,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鸡公山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大者嶙峋耸峙,小者造化精灵。皆具怪、巧、奇、美的特点。

鸡公山还是南亚热带与北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南北植物均可在这里安家落户,植被覆盖率高达87%。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仅中草药就占600多种,被称为“天然植物园’,和“天然中草药园”。当年李时珍千里迢迢来鸡公山采药,为《本草纲目》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本世纪初,英美植物学家也曾在鸡公山研究培育植物,使鸡公山成为中国“池杉、落羽杉”的母林基地,可以说这里是生物工作者理想的科研、教学基地。古往今来,鸡公山以其雄伟秀丽的景色和特定的地理环境,还招来了许多历史名人,有明太祖朱元璋、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以及红花女那富有传奇的故事,这些都给鸡公山增添了许多动人的色彩。一到春季,山上的杜鹃花、兰草花、金鸡菊等就漫山开放,把鸡公山打扮得格外漂亮。夏季则浓荫密布,气候凉爽,是避暑佳地,历史上与庐山、北戴河、莫干山合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早20世纪初,鸡公山先后有二十四个国家的近千名外交官和传教士以及国内的军阀巨贾,曾来此兴建了300幢风韵殊异的度假别墅和园林。这些多民族、多国别的建筑群落,依山作势,交相辉映,时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其“环境优美、格调高雅、欧美风情、名流汇聚”的历史风采。鸡公山上的各式别墅,有的是尖顶突起的教堂式,有的是环形古雅的宫殿式,有的是玲珑剔透的小巧别墅,有的是高大豪华的欧美建筑。这些不同国别、不同风格的建筑,向人们展示了各国的建筑艺术。在这些建筑物中,以颐庐、将军楼、烟雨楼、会景楼、美国教堂、瑞典大厦等最有特色。

上个世纪20年代,靳云鹗到鸡公山避暑养病,目睹鳞次栉比的洋楼别墅,看到外国人趾高气扬,很是不服气。他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最漂亮的别墅,煞煞洋人的嚣张气焰。因为鸡公山顶当时是西方人的地盘,靳三番五次与洋人交涉,均被拒绝。靳云鹗自恃武力,强行在山顶破土动工。他还重金聘请京城一位曾经留洋的建筑师主持设计,挖空心思要独树一帜,压倒各国建筑。颐庐竣工时,各地军阀均发来贺电,武汉军界还专门组织了参观团前来祝贺,许多外国使节也应邀前来参观。据说此举在当年大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后来"颐庐"又被称作"志气楼"。

鸡公山报晓峰.jpg


蒋介石曾经住过的中正楼,在这里他指挥保卫武昌的战役.jpg


今天的美龄歌舞厅看上去貌不惊人,当年出入的可都是显赫一时的人物.jpg


颐庐.jpg

免费打赏
hjtl
2010年08月08日 16:36:17
2楼
河南鸡公山
浴血幽地鸡公山


地处豫鄂两省交界之处的鸡公山溪流泉涌,林深木秀,珍禽竞奔,百鸟争鸣。每到夏季,山上清爽凉快,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无怪乎能于20世纪之初在外国人的力捧之下一举成名,和庐山、莫干山、北戴河齐名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但如画风景亦有万般感慨,千百年来,这幽山内外总成为浴血的战场……

今天的美龄歌舞厅看上去貌不惊人,当年出入的可都是显赫一时的人物。

老外力捧避暑地

100年前,两名美国传教士李立生和施道格一起登上鸡公山,这里的气候和山色让两位异乡客流连忘返。由于他们的意外发现,聚居武汉的外国商人和传教士,以及中国的富商、军阀纷纷到鸡公山开辟"领地",建起了一幢幢样式各异的别墅……鸡公山遂成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幽山喧自美国人

上世纪初,鸡公山还处于半原始状态,除了山下平汉铁路上火车的轰鸣外,没有什么能惊扰她香甜纯净的梦。李立生和施道格初次登山时看到的,不是如今的一幢幢别墅洋房和香车美女,而是从没见过世人的飞雉奔狐。

鸡公山地处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的武胜关关口,被人们称为"青分豫楚、襟扼三江"的一块儿宝地。千百年来,无数壮士在此纵横驰骋,血染沙场。至少4600年前,黄帝和蚩尤在此血战;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孙武、伍子胥等率大军由东向西奔突而来,夺取鸡公山四周的九里关、武胜关、平靖关等"义阳三关",然后挥师南下,占领楚国都城郢。此后,王仙芝、黄巢、岳飞、朱元璋、李自成等风流人物,都先后涉足此地。抗战时期,蒋介石曾坐镇鸡公山,指挥武汉保卫战。

无论是黄帝、蚩尤逐鹿中原之时,还是蒋介石指挥抗战之时,千百年来,鸡公山从来都是这样一副脾气:每到夏季,山上都清爽凉快,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

鸡公山的主峰酷似雄鸡引吭高歌,这正是其名字的由来。山中溪流泉涌,林深木秀,珍禽竞奔,百鸟争鸣,天然美景如画。

遗憾的是,多少年来,鸡公山一直是浴血厮杀的战场,她的美丽鲜为人知。直到公元1903年,远涉重洋的李立生和施道格发现了鸡公山的魅力。

美国人李立生于1901年偕夫人及子女到达信阳。他联合基督教鸿思会、美挪路望会的教徒,成立了"豫鄂信义会",在信阳东五县广建教会组织。李立生和施道格的登山游览,改变了鸡公山的命运。

凭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李立生和施道格坚定地认为:这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完全可以成为名震天下的避暑胜地。1903年9月15日,他们在向当时的信阳知州曹毓龄送了一点小礼之后,用156两白银从自称拥有鸡公山地权的大地主叶接三手里购买了长1.5公里、宽约1公里的随田山场。李立生和施道格在买来的土地上兴建了4幢别墅。次年,施道格又用562两白银在山上购买了方圆2.5公里的土地,建房两幢。

鸡公山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处,南离武汉不过180公里。李立生、施道格占据鸡公山后,得意洋洋地给驻汉口的美国领事馆发去喜报,夸耀自己的功绩。美国领事到山上一看,果然山水优美、气候宜人。与有"大火炉"之称的武汉相比,这里简直是天堂。这个领事回去后,写了很多文章,在西方的报纸上极力赞誉鸡公山的林翠泉清、清凉宜人。武汉、上海、广州等地的洋人们闻风而至,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教士、商人到鸡公山上大兴土木。在外国人的力捧之下,鸡公山20世纪初一举成名,和庐山、莫干山、北戴河一起,成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英人育林护植被

除了李立生和施道格外,在鸡公山的发展史上,还留下了一个外国人的名字——波尔登。在鸡公山保护区李家寨保护站,有一片挺拔的落羽杉林。在落羽杉下,一个个小佛爷似的块茎破土而出,这些就是鸡公山有名的落羽杉气根。落羽杉林中,有一座波尔登亭。这个亭子纪念的就是对鸡公山百年辉煌作过独特贡献的英国人波尔登。

波尔登1911年来到中国,就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林务顾问。在上世纪20年代,他来到鸡公山研究培育植物,并将英国的池杉、落羽杉引进鸡公山试种,最终使鸡公山成为中国池杉、落羽杉的母林基地。

作为大别山支脉的鸡公山能够成为避暑胜地,是与其极高的森林覆盖率分不开的。在波尔登的协助下,从1918年起,北洋政府交通部京汉铁路局造林事务所所长韩安,在信阳县南鸡公山收购荒山数万亩,开辟苗圃25处(每处面积200亩),选择适宜做枕木、电杆用的树种,大量育苗造林。波尔登与韩安的工作开了中国营造护路林之先河。

1920年,冯玉祥将军任旅长时驻军信阳。他看到韩安经营的铁路苗圃中苗木茁壮葱茏,极为赞赏。冯玉祥与韩安是安徽巢县同乡,又是同庚,而且同是贫苦出身,同样忧国忧民。诸多因素促使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韩安向冯玉祥多次陈述森林的重要作用,冯玉祥从善如流,亲率所属部队在鸡公山一带进行植树造林。韩安则提供大量苗木,并给予技术指导。经历年造林,鸡公山原有的天然次生林得到了逐步改造,中原名山呈现出林木苍郁繁茂、鸟兽毕集的风貌。1988年,鸡公山被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经过韩安、波尔登、冯玉祥等人的精心培育,鸡公山的林木更加茂密。到20世纪30年代,鸡公山共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森林覆盖率高达87%。

鸡公山上维尊严

鸡公山开发之初,曾引发过一场国际官司,这就是清朝末年轰动朝野、引起中外广泛关注的鸡公山外人租地交涉案。

事情还是"洋人"引起的。1903年以后,英、美、法、俄等国人士纷纷从李立生、施道格手里买地建房。短短两年内,鸡公山上矗立起27处各色洋房。骄横惯了的洋人们居然规定别墅区内不准华人行走,外国人在别墅区居留不准查其户口。一时之间,鸡公山成了洋人们变相的"公共租界"。信阳各界对此十分愤怒,纷纷提出抗议。湖广总督张之洞知道此事后,当即上奏朝廷。清政府责成湖北、河南两省的督抚出面交涉。张之洞和河南巡抚张人骏一面派人到鸡公山了解实情,一面与外国驻武汉领事馆交涉。清廷的大员们严正指出,各国商人在鸡公山购置私产,与中国和各国签订的条约精神不符;传教士购地之后又转手出售以牟取暴利,既违条约又违教规。清政府表示,外国人在鸡公山所买之地与其所建房舍,必须一律作价赎回。

起初,洋人们没有理睬清政府的交涉,相反,他们继续四处购买山场,进一步大兴土木。但是,清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让步。两年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拟定了《鸡公山租屋避暑章程十条》。根据这个文件,清政府将所有卖给外国人的山地尽数赎回,另划出923亩土地作为外国人避暑官地;所有洋房由中国方面估价赎回,再租给外国人避暑。这一举措总体上维护了鸡公山的尊严,维护了中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但清政府惧怕洋人,在把房舍租给洋人时,所收租金很低。鸡公山依然是洋人的天下,欧美文化在山上占据着主流地位。一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外国人纷纷撤离,这一状况才得以改观。新中国成立后,鸡公山重回人民的怀抱,豫楚融合而形成的信阳文化传统在山上恢复,但山上那一幢幢洋房别墅,依然见证了中华民族吸纳异域文明的那段历程。
回复
hjtl
2010年08月08日 16:37:07
3楼
河南鸡公山
楼阁连云看不尽



山上最美是别墅

在京广线上坐火车,很明显能觉察到鸡公山是一个分界点,以此为界,窗外的景物迥然不同。从鸡公山向南,山即便高大,也透着灵秀;而鸡公山以北,山再矮,也让人感觉伟岸。分界点上的鸡公山则两种风格兼而有之,就像大多数信阳人,既有北方人的粗犷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细腻精明。鸡公山上的植物也是这样,亚热带和暖温带植物共生于这个南北过渡带上,形成一个天然的植物园。作为自然景观,这是鸡公山让人感觉到的最突出的与众不同之处。

火车穿越鸡公山的时候,总会放慢速度,缓缓地上坡下坡。每次路过这里,我都努力地仰视窗外,希望能看见所谓的鸡公头,但每次都一无所获。整整100年前,美国传教士李立生和施道格也许正是因为和我一样的好奇心而发现了鸡公山,由此招来西方各国有钱人在此大兴土木,建起各式各样的别墅。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构成了鸡公山独特的人文景观。100年后的今天,我觉得鸡公山审美的最重要部分已不是报晓峰上的鸡公头,更不是遍布山上的那些奇峰怪石、泉流溪瀑,而是这些掩映在绿草丛林间早已斑驳失色的幢幢别墅。

从山脚出发,沿着平整的盘山公路驱车而上,10多分钟就能到达鸡公山山顶。与中原大多数的名山不同,鸡公山山顶部是相对平缓的开阔地,适于建房。正是这种独特的山势和地理位置成就了鸡公山非同一般的历史。

远离城市的喧嚣,漫步在遮天蔽日的山道上,耳边是阵阵松涛,满眼是翠绿娇艳。鸡公山管理区宣传文化局局长周继伟是个地地道道的"山里人",他在鸡公山工作了20多年,有他讲解,认识鸡公山就容易多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鸡公山的鼎盛时期。先后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老外上山圈地建屋,国内的资本家、地主、豪绅也接踵而来,营造离宫行院。每到避暑时节,住在山上的中外人士达3000人左右。'桃源真有新天地,十里风飘九国旗',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周继伟带着我们来到一幢古老的建筑前面。从外观看,这幢建筑的平面布局呈十字架形,显然是个教堂了。大门前设有钟楼,屋顶有一个大圆球,四周是线条明快的尖形玻璃窗,这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周继伟告诉记者,当年山上的热闹场面仅从宗教活动就可见一斑。就在这座小教堂里,从早到晚,不同国籍的教徒们用英语、华语等几种语言按排定顺序依次进行祈祷。前人刘邃真有诗为证:"钟声数点散晨鸦,礼拜堂前日影花。东岭西溪人络绎,喃喃都颂耶和华。"众多国家的传教士和教徒来到鸡公山,集中住在北岗一带,后来这里的别墅区称作教会区。

我们正沿着高高低低的山路在北岗别墅群里寻觅,山雨却突如其来。一会儿工夫,天地间就变得一片迷蒙,眼前的幢幢别墅,模糊在携雨缠雾的水汽中,反而更有味道了。这些建筑独立成章,各成一体,有的小巧玲珑、轻灵素雅,有的浑厚庄重、粗犷自然。建筑形式有长的,有方的,有弧形的,有菱形的,有扇形的,有圆形的……有罗马式,有哥特式,还有中西合璧式。

见惯了城市里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这里的每座别墅都能让你眼前一亮。我们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地方,每幢建筑都要仔细瞧瞧,即便裤管湿透也全然不顾了。

北岗别墅区木秀林深,曲径通幽,烟雨迷离中的别墅区仿佛是神秘的艺术王国。别墅的外墙都是用条石、片石筑砌而成,厅前屋后大多数都设有用以休闲的券廊花园,主房有前后两个入口,房顶的烟囱上还雕刻着花纹。别墅内部,客厅、卧室、厨房一应俱全,几乎每幢别墅里都铺着深红色的木地板。据随行的当地同志介绍,这些别墅大多建于1903至1918年,现存有70多座,其中包括最初发现鸡公山的两位传教士的别墅。如今这些别墅中的大多数成了部队的疗养院。

美国大楼和瑞典大楼

北岗别墅群的建筑有美、英、德、瑞典等多种风格,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美国大楼。如今美国大楼是鸡公山管理区的办公所在地,也是整个鸡公山风景区里最引人瞩目的建筑之一。这座3层大楼的楼体为石木混合结构,正面为券形廊柱,中间门廊凸出墙外,顶部筑一圆形小塔,楼前是宽阔的花园绿地……这座大楼建于1915年,原本是传教士建的一所学校。当年,这所学校专门吸收外国传教士和教徒的子弟就学。

距离美国大楼不远的铁路疗养院里,有一幢瑞典大楼,是瑞典人于1919年兴建的瑞华学校的校舍。此楼含地下室共4层,楼体呈"工"字形,墙面为青石砌就,四面坡屋顶,屋顶的阁楼开有"老虎窗"(气窗)。瑞典大楼墙体上端已经褪色的"中国铁路"标志,似乎在诉说着近100年来的世事沧桑。瑞典大楼前后都设有两米多高的石券廊,整个建筑巍峨壮观,典雅和谐,洋味十足。在铁路疗养院里,与这座瑞典大楼相对而立的还有一幢刚落成不久的大楼。这座大楼造型显然是在模仿西式建筑,但因为屋顶和墙体的颜色、材料差异太大,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在鸡公山上,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现代建筑的造型无论怎么看都比不上那些年近百岁的老别墅。

这其中的原因,实在耐人寻味。

两座颐庐的故事

除了北岗教会区别墅群,鸡公山顶还有中心区和南岗别墅群。周继伟局长告诉我,在这些别墅中,颐庐是最具特色的一幢。它坐落在一处陡崖之上,与报晓峰南北相望。在众多别墅中,它犹如鹤立鸡群。这幢是直系军阀吴佩孚部第14师师长靳云鹗在1921年至1923年间建造的,建筑面积1274平方米,四层中西混合式结构。该别墅楼体平面是中国传统的"方正端庄"形,下面3层则有西式的券廊环绕,屋顶有两个造型别致的钟状塔亭,阳光下,金碧辉煌,光彩炫目。站在楼顶,鸡公山风光尽收眼底。1923年出版的《竹枝词》中对颐庐有这样的描述:"楼阁连云看不尽,堂皇毕竟让颐庐。"

上个世纪20年代,靳云鹗到鸡公山避暑养病,目睹鳞次栉比的洋楼别墅,看到外国人趾高气扬,很是不服气。他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最漂亮的别墅,煞煞洋人的嚣张气焰。因为鸡公山顶当时是西方人的地盘,靳三番五次与洋人交涉,均被拒绝。靳云鹗自恃武力,强行在山顶破土动工。他还重金聘请京城一位曾经留洋的建筑师主持设计,挖空心思要独树一帜,压倒各国建筑。颐庐竣工时,各地军阀均发来贺电,武汉军界还专门组织了参观团前来祝贺,许多外国使节也应邀前来参观。据说此举在当年大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后来"颐庐"又被称作"志气楼"。

颐庐旁边还有一座建筑,形式风格与颐庐完全相同,只是小了一号,当地人称它"小颐庐"。关于这座小颐庐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颐庐建成后,一家颇有名气的戏班上山为靳师长演戏庆贺。靳云鹗被戏班中的一个女武生迷住了,屡屡示爱但均被拒绝。靳云鹗不愿用强,只好许下重金,留下戏班每晚唱戏。月余之后,戏班曲目唱尽,靳仍不放行。女武生提出:若要以身相许,请以颐庐为赠。女武生本想为难靳云鹗,借机脱身,没想到靳竟然满口答应,要再为她专门建一座小颐庐。据说后来女武生也就半推半就从了这位权倾一时的师长,而靳也未食言,果真又为她造了一座小颐庐。

1934年2月,蒋介石调整第五次"围剿"的部署,自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任命旅欧归来的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代行司令之权全面"整顿"红四方面军撤走后的鄂豫皖地区。"剿匪"总部设在武汉徐家棚,前线指挥部设在鸡公山的颐庐。当时,张学良就住在当年靳云鹗金屋藏娇的小颐庐。

后来颐庐曾经作过小学、中学,解放后也作过疗养院、电视转播站和宾馆,如今这里挂的牌子是"中国少儿手拉手夏令营营地"。

站在颐庐上眺望鸡公山景区,别墅群高高低低地掩映在绿树丛中,有的只露出红红的坡屋顶,有的只能看见尖尖的钟楼,还有的像是半遮面容的琵琶女,好像故意让你看不清楚究竟。这些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别墅里,一定隐藏着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和鲜为人知的秘密。我努力对它们做更深入的了解,但所获甚少,只能尽可能地靠近它们,从每幢别墅斑驳的石壁墙上感受历史的沧桑。

忽然想起刚来时"山里人"周继伟对记者说的那句话:"故事如人生,不在长短,精彩为妙。有道是:美在若此若彼,妙在亦是亦非,识者见仁见智,赏者如醉如痴。"这不失为对鸡公山人文景观的贴切评价。
回复
hjtl
2010年08月08日 16:38:09
4楼
河南鸡公山
鸡公山上战火纷



国共战争斗智斗勇

提起鸡公山,首先想到的是避暑胜地。我一直认为,"避暑"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是个比较奢侈的词。比如前一段时间酷暑难耐,有几个普通百姓去避暑了?还有,避暑似乎应该与和平、宁静、悠闲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可我发现,自古以来,大凡是称作避暑胜地的(比如承德避暑山庄),都少不了纷纷扰扰的是非。越是表面上远离尘世的清净地方,越是容易成为各种斗争的中心地带。

从鸡公山姊妹楼至北岗的山脊外侧,有8处碉堡遗址。(图7)这些碉堡向外突出悬崖,视线开阔,易守难攻。鸡公山管理区宣传文化局局长周继伟说,这是蒋介石当年"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产物。

1934年4月1日,国民党再次对鄂豫皖苏区发动"围剿",身为"鄂豫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调来东北军的9个师参加"剿匪"。张学良坐镇鸡公山亲自指挥,其麾下的105师驻守鸡公山、武胜关、李家寨等处,该师骑兵团驻守信阳以南铁路沿线,以应调遣。如今这些环山布防的碉堡遗址,就是105师工兵营当年留下来的。

在反"围剿"时期,鸡公山一带成了红25军开展游击战争的战场。1934年11月,红25军开始了西进陕西的长征。国民党认为这是摧毁红色根据地的最佳时机,于是调集20余万部队,开始对鄂豫皖地区进行"清剿"。留下来的红军战士为了保存力量,化整为零,分散组成许多便衣队进行游击战争,与敌人周旋。

1935年7月初,中共罗、陂、孝(罗山、黄陂、孝感)特委侦察到武汉"剿共"行营的美国顾问正在鸡公山上避暑。为打击国民党的"剿共"气焰,中共罗、陂、孝特委经过周密计划,制订了夜擒美国顾问的方案。一天深夜,月黑风高,便衣队长黄云先带领12名便衣队员,机智地绕过鸡公山上密密麻麻的堡垒群,直插教会区。便衣队根据擒获的"舌头"交代的情况,在教会区西侧的61号、62号、63号别墅里一举将威克奈等3名美国顾问抓获。便衣队员又连夜翻山越岭将这3名顾问押到20公里外的三里城小镇隐蔽。

第二天,日上三竿之时,国民党军官才在美国顾问避暑的别墅内,发现了红军便衣队留下的"请柬"。美国顾问被红军"请"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南京总统府,蒋介石亲自命令武汉"剿共"行营:"不惜一切代价救出盟友。"经过谈判,蒋介石被迫答应了红军提出的3个条件:一、即日起停止向红军追击;二、释放在"围剿"中被捕的政治犯和关押的群众;三、以后一切交涉,都用公函。不久,武汉"剿共"行营给红军送来了一批现款和物资,国民党的地方民团接到了"一星期不出击"的命令,并给红军送来大量"法币"。此后,国民党才把美国顾问领回。

周继伟告诉记者,更有意思的是,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当年那个美国顾问威克奈的儿子在1984年率领一个代表团来鸡公山参观,谈及他父亲的这段往事时,仍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如果当年的便衣队长黄云先参加这次接待活动,那该是多么有戏剧性的一幕啊!"说到这儿,周继伟也感慨起来。

保卫武汉老蒋坐镇

鸡公山顶的南岗别墅区共有别墅76幢,多是当年驻武汉及长江流域的外国富商巨贾兴建的。由于这个别墅区的商人多,这里曾被称为"买卖场"或"洋商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征用英国汇丰银行别墅8幢,修建防空洞等各类军事设施,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建造行营。后来蒋在此召开中原会议,指挥武汉保卫战,鸡公山一度成为中国抗日的指挥中心。

如今,我们眼前的这座蒋介石行营是新建成的楼房,上下两层,前面是悬崖,后面是绝壁,很是险要。据介绍,这座楼房原为汇丰银行老板潘尔恩1918年所建,国民党征用作为军事委员长的行营后,因为战事紧迫,没有做大的修缮改造。但因为"西安事变"的教训,蒋介石特意要求在行营后山修建一座防空洞,并将防空洞的一个入口与行营相连。

抗战胜利后,鸡公山上的警察局长曾募集款项,恢复行营,还立了一块石碑以示纪念。但恢复行营的事最终不了了之。"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小将破四旧,对景区进行彻底清理,蒋介石行营的命运可想而知。

1985年,鸡公山管理区重建行营,因史料不全,加之匆忙开工,新建的行营已是面目全非。直到两年前,鸡公山管理区聘请专家,广泛求证,按照历史原貌对行营进行了修缮,方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我们绕过行营,带着好奇钻到防空洞里去看个究竟。防空洞分为里外两层,就像大盒子里套着个小盒子,这是为了能承受更强烈的轰炸。外层有走廊、天窗、前后门,内层有会议室和暗室。防空洞里还有一条暗道直通前山山坳,显然是紧急时刻逃遁用的。

据说,1938年武汉会战时,蒋介石曾多次使用防空洞,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其间还发生过一件趣事。有一次,蒋介石、宋美龄正与美国的史迪威将军讨论战事,日军飞机来轰炸了,他们只得中断谈话进防空洞躲避。等到轰炸结束后,蒋介石偕夫人从防空洞的后门出来,《大公报》一位摄影记者随即抓拍下这个镜头,当时蒋介石神情惊恐,宋美龄也面带疲惫。平时非常注意仪表的蒋介石当即骂道:"娘希匹,照什么照!"这个记者很聪明,急中生智,趁着蒋介石从轰炸现场路过的当口,利用轰炸的弹坑和尚未散尽的硝烟为背景,又抓拍了一组照片,然后刊登在《大公报》头版上,还起了"日军轰炸鸡公山,委员长偕夫人闲庭信步"之类的标题。蒋介石看后,非常满意,后来这个摄影记者被提升为《大公报》的副社长,还获得了一个少将的军衔。

武汉保卫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党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当年,蒋介石就是在鸡公山的行营里主持了"中原会议",分析了日军"长江跃进"的战略,修订了"武汉保卫战"的计划。蒋介石亲任作战总指挥,调集约130个师100万余人沿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组织防御,保卫武汉。空军集中从汉口、南昌机场起飞,轰炸长江中的日本军舰,并袭击南京、芜湖一带的日军机场;海军防守马当、湖口、田家镇等沿江要塞。蒋介石任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负责江北防务,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负责江南防务。另外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的郑州至信阳段以西地区布防,防备华北日军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湖、安庆间的长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布防,防备日军经浙赣铁路向粤汉铁路迂回。

武汉保卫战自1938年6月开始,中日双方在千里战线上激战4个多月。6月12日,日军攻占安庆。26日,长江要塞马当失守。为阻止日军溯江而上,蒋介石又一次寄希望于自然的力量,下令沉船以截断长江航道,但此举没能奏效。日军7月5日攻克湖口,7月25日攻占九江,9月攻陷长江田家镇要塞,至此,武汉在长江上已无险可守。10月12日,信阳沦陷,武汉江北防线洞开。10月中旬,武汉已在日军的三面包围之下。10月21日,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随后广州失陷,抗战爆发以来国民党仅存的出海口被日军占领,保卫武汉已失去意义,蒋介石决定放弃武汉。中国军队于10月25日弃城,日军26日占领武昌、汉口,27日占领汉阳。

武汉保卫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尽管最终中国军队在会战中失败,但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行动。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迫国民党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武汉会战是日本军队从战略进攻、中国军队从战略退却进入双方对峙的开始,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南岗别墅区行营的旁边是中正广场。该广场面积有一个足球场大,清一色的条石铺就,正面是石砌的台子。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曾在这里向前线师团级以上的军官训话,也曾在这里向黄埔军校的学员们讲课。与中正广场类似,如今,在鸡公山山顶的南岗别墅区,许多建筑都与这位曾经权倾一时的人物有关,比如蒋介石行营、军事委员长行辕、中正防空洞……这些建筑都是记录历史的真实载体,历史在这里沉思,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更会在这里沉思……

宋美龄与美龄舞厅

说到鸡公山的百年历史,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宋美龄,当年中国的"第一夫人"。在鸡公山山顶的别墅中,有好几幢与她有关。位于山顶南岗的美庐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有线条明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修长的立柱和簇柱,以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美庐与蒋介石行营遥遥相望,武汉保卫战期间,宋美龄就居住在这里。

作为当时中国的"第一夫人",宋美龄在鸡公山期间,主要是继续做她认为最重要的三件事:一是建设中国空军;二是教育和动员妇女投身抗战工作;三是利用她在海外的影响,向世界尤其是向美国的舆论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

坐落在南岗中心地带的美龄舞厅是宋美龄当年的主要活动场所。(图2)这幢别墅为平房,12个开间,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是1918年英国华昌银行建造的。美龄舞厅四周有回廊,室内宽敞明亮,因外墙一米以上全为花窗玻璃,又被叫做"玻璃房"。1937年到1938年,蒋介石、宋美龄在鸡公山期间,经常在此与外国人联谊聚会,以扩大影响,故称美龄舞厅。宋美龄曾多次安排陈纳德将军、史迪威将军与蒋介石在此会晤。民间传说的"前线吃紧,依然歌舞"即由来于此。如今美龄舞厅的回廊墙壁上挂满了当年蒋、宋二人在鸡公山期间的照片。

还是在抗日战争前,宋美龄就想在中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空军,蒋介石随即把中国空军的建设任务交给了她。随着抗日战争的展开,宋美龄更加感到空军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建立现代化的空军,宋美龄雇用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驾驶员罗依作为顾问,罗依又把陈纳德推荐给了宋美龄。1937年7月26日,陈纳德正式到宋美龄手下任职。1938年7月,宋美龄首次在美龄舞厅安排陈纳德与蒋介石会面。在这次会晤中,陈纳德除了就中国发展空军问题向蒋介石提出建议外,更多的则是根据武汉保卫战的要求,十分专业地向蒋介石介绍需要用什么型号的飞机对付日军。陈此前曾在美国陆军航空队搞了20多年的战术训练,对于如何组织空战,确实了如指掌。此后,蒋介石在空军方面遇到棘手的问题,就会向陈请教。

在武汉保卫战中,陈纳德率领的中国空军"飞虎队"虽然数量有限,但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与日军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空战。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中国空军还曾执行了远征日本的任务。1938年5月19日,中国空军14队队长徐焕升和副队长佟彦博驾驶两架飞机,飞行两小时30分钟,到达日本长崎、福冈等城市上空,投掷了20份纸弹,向日本国民进行反战宣传。这无疑是中国空军的一次壮举,对于正处在军国主义狂热中的日本军人和民众是一次很好的教训,同时也使日本民众开始怀疑日军的防空能力。事后,徐、佟两位飞行员被宋美龄专程接到鸡公山上,在美龄舞厅受到蒋介石的接见。

抗战时期,鸡公山上美龄舞厅的另一位常客就是美国人史迪威将军了。史迪威早年毕业于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20年起,他在中国学习了3年中文,上个世纪30年代出任美国驻天津部队的参谋长、司令官,后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武官、中国战区参谋长,1944年离任。他几乎经历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

蒋介石从抗战开始,就加强对美的外交努力,以争取美援。在蒋上台的前几年,美国对南京政府和蒋介石一直态度冷淡。原因是美国人对蒋没有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感到不满,对蒋的东方专制制度能否成功抱有疑虑。国民党内部的亲美势力为扭转西方对蒋介石的看法做过许多工作。"第一夫人"宋美龄在这些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开始接受蒋介石。蒋在对待西方列强问题上采取清末叶赫那拉氏的做法,一方面不允许西方人的活动影响他作为中国统治者的地位,另一方面为获得西方的支持不惜放弃国权民利。西方列强在中国就入乡随俗,既承认蒋作为领袖的政府,又许以恩惠换取在华的特权和利益。史迪威是美国在华的军事最高代表,难怪宋美龄在鸡公山上最"亲密"的朋友就是史迪威了。
回复
hjtl
2010年08月08日 16:38:55
5楼
河南鸡公山
来来往往的名人身影



逍心亭与伤心亭

在中正防空洞的不远处有一座凉亭,名曰"逍心亭"。此亭重檐八角,二层亭阁,亭内设石桌、石凳,环亭四周为古典依栏式靠椅。这个亭子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传统样式。据1998年鸡公山管理局局长房向离所著的《现阶段鸡公山》一文中说:"为纪念蒋主席27年(民国27年,即公元1938年)驻节南岗,主持中原会议,特于南岗领袖防空洞附近修建'中正亭'(即'逍心亭')和'中正林'。"由此可见,这个亭子是为纪念蒋介石在鸡公山主持中原会议而修建的。但居住在鸡公山上的山民却称这座亭子为"伤心亭",老百姓有他们的独特见解。

据说当年蒋介石经常独自伫立亭中,遥望宋美龄陪同史迪威、陈纳德等人去美龄舞厅跳舞,不禁黯然神伤。山民看到此情此景,便把"逍心亭"叫作了"伤心亭"。

在中国民间,关于蒋宋联姻,宋美龄初时不情愿、宋霭龄积极包办、蒋介石为联美而婚等等传说几乎是妇孺皆知。晚年的宋美龄曾经向她身边的得力助手说:"这桩婚姻自始至终是我自己做主,与我阿姐何干?"宋美龄说,她1922年在孙中山家第一次见到蒋介石,两人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当即互换了电话号码,其后便开始鱼雁传书,感情与日俱增。蒋介石也向孙中山吐露了此意,并想请宋庆龄帮忙,孙"大表赞同,而孙夫人则极力反对"。大姐宋霭龄初时也曾附和她母亲一道反对这宗婚姻,但后来被宋美龄说服。

1927年夏天,蒋介石在给宋美龄的信中这样写道:"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之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这封信中,蒋介石对宋美龄的情意表露无遗。

为了宋美龄,蒋介石入教受洗,在宋霭龄的力促下,这桩富有政治色彩的婚姻一拍即合。同年12月,他们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美琪大饭店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其实,蒋介石的喜怒哀乐,普通百姓怎么能够揣摩出来?关于"伤心亭"的传说总让人觉得不是那么可信。不过把这个亭子称做"伤心亭",还是有些道理的。蒋介石在鸡公山的那段时间,正值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侵华日军步步紧逼之际。每每听到前方失利的战报,作为一个中国人,蒋介石心中伤痛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五星上将马歇尔

早就听说过马歇尔楼的大名,没想到它竟是如此的袖珍!当我顺着一条长长的石梯在蓊郁的丛林深处发现这幢别墅的时候,完全不能把它和想象中的宏伟模样联系在一起。马歇尔楼小巧玲珑,别具一格。该别墅主房坐北朝南,门外走廊宽敞,13根门柱曲弯相宜,其中5根呈弧形摆开,让整个建筑看起来舒展大方。楼顶筑有八角尖塔,玲珑剔透,塔尖笔直地刺向天空。正方形的前厅向外凸出,视线开阔,通过前厅的玻璃可以观察内外动静。房内设有壁炉,屋顶有气窗、烟囱,一派地道的异国情调。

马歇尔楼前面是一个大草坪,旁边卵石铺就的小径曲曲折折地伸向森林远处。站在这里,就能想象得出当年别墅主人在草坪上宴请宾客的热闹场面。

这座别墅原为帝俄所建。1946年1月,美国特使马歇尔以"调处"的名义参加国共两党在湖北宣化店的谈判。会后,马歇尔曾打算登鸡公山一游。按照计划,如果马歇尔登山,这个别墅就是他的下榻之处。马歇尔楼的得名即缘于此。(图5)

马歇尔是美国著名的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英美联合司令部成员,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主要制定者。1945年,马歇尔出任美国驻华特使,1947年任美国国务卿。1950年至1951年马歇尔任美国国防部长,朝鲜战争与他有莫大关系。

抗日战争一结束,蒋介石就和美国总统杜鲁门联袂演出了"调处"骗局。1945年12月23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飞抵重庆,调停中国内战。1946年1月10日,在马歇尔的主持下,国共代表达成协议:一切战斗立即停止。可是两天后,国民党部队4000余人沿罗汉公路南下,企图抢占宣化店,我军随即与之战斗,几小时内就将来犯的敌军全歼。调停"三人小组"中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美国代表马歇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宣化店的。不知道最终马歇尔上没上鸡公山,反正马歇尔楼却从此在鸡公山上有了较高的知名度。

1946年,解放战争全面打响。当年8月10日,马歇尔和美国驻中国大使司徒雷登发表声明,宣布调停失败……



大军阀的归宿地

很多游客都不知道,在鸡公山南岗景区一处松柏成阴的山崖下面,还"藏"着大军阀韩复榘的墓冢。1938年1月24日,蒋介石以违抗军令为由,将韩在汉口处决,次日收殓,葬于鸡公山。之所以葬在这里,目的是为抗战服务。当时,鸡公山"十里风飘九国旗",西人云集,是宣传抗战的最佳舞台,蒋介石斩将立誓,借此扩大国际影响。

在大多数老百姓的印象中,韩复榘是个十足的草包,关于他的笑话在民间流传很广。其实并非完全如此。韩出身小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曾当过私塾先生,韩复榘从小就识文断字。1910年他参加了冯玉祥的"老三营"。在冯玉祥手下,韩复榘得到逐级提升,但他缺少对冯的忠诚。在冯玉祥麾下的西北军成为政治、军事舞台上的主要角色后,他面对诱惑,多次动摇、倒戈……

韩复榘在中原大战时出任山东省主席,此后当了7年的"土皇帝"。到抗战爆发前夕,他已拥兵10万,成为一个实力强大的地方军阀。

1937年"七七"事变后,韩复榘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虽表示要积极进行抗战,但实质上仍不放弃武装割据的思路,拥兵自重,消极抵抗。

11月中旬,日军逼近黄河北岸,韩部官兵义愤填膺,一再要求出战,韩复榘被迫亲自率部队渡河迎战,结果伤亡惨重。其后,韩复榘拼死从济阳突围而出,下令撤除河北防线,拆毁黄河大铁桥,改在黄河南岸设防。在攻下南京后,日军对济南发起攻击。当时日军仅有千余人渡过黄河,而韩复榘为保存实力,竟放弃济南,率四个军十几万人向南退却,使日军长驱直入。12月27日,日军占领济南。由于韩复榘对日军抵抗不力,10天之内,山东大半即沦入敌手。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开封召开第一、第五战区团长以上军官会议,总结华北和沪宁地区的抗战情况。韩复榘也被通知与会。开封会议上,蒋介石要求高级军官身先士卒,奋勇抗战。会议结束时,蒋介石让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刘峙出面把韩复榘留下,随后便将其扣押。

蒋介石在处决韩复榘前,召集军事委员会督导长官冯玉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和副参谋长白崇禧征求处理意见,没想到四位将军竟没有一个替韩复榘求情。之后,蒋介石命令军事法庭审判韩复榘,最后以"开放烟禁,牺牲壮丁,私入河南,贻误军机"为理由,将韩复榘处决。在处决韩的同时,蒋介石还严肃处理了41名将领,包括一名军长在内的8名军官被处决。

鸡公山管理区宣传文化局局长周继伟告诉记者,如今的韩复榘墓其实是个衣冠冢,早在1954年,韩复榘的亲眷已将其棺木运回了原籍……

我冒着霏霏细雨,流连在鸡公山山顶的别墅群中,心中感慨:最初这些房子的主人想必也是打算在这儿长久居住的,可世事变迁,谁又能把握?自从鸡公山这个清凉世界为世人所知,它就再也不能清静了。

从美国传教士发现鸡公山至今恰好是100年。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相比,100年只能算是短短的一瞬。可就在这"一瞬间",鸡公山上发生了多少热闹纷繁的事件啊!

站在雨中的报晓峰上,四望皆是一片混沌世界,脚下虚无缥缈的绿树云海中点缀着幢幢别墅。如果说这鸡公头引吭高歌的是云蒸霞蔚的自然风光,那么这些遍布山顶的别墅、遗迹就是在无声地诉说着鸡公山雾岚浓重的历史沧桑。
回复
hjtl
2010年08月08日 16:43:52
6楼
祖国名山
安徽天柱山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

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江省绍兴)。

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其“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奇绝。

天柱山著名游览点是三祖寺。进入其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

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后依天柱群峰。这里林木葱茏,环境清幽,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都在此题诗。留有“诗崖”胜迹。

从三祖寺向西北沿石级登山,展现在眼前的变幻无穷的瑰丽景色。转一个弯,天地一新;上一道岭,风光又异,使人应接不暇。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势磅礴。

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且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激动欣喜。

天柱山的风景多而奇,难怪明代诗人李庚赞曰:“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1982年,天柱山以安徽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回复
hjtl
2010年08月08日 16:44:37
7楼
祖国名山
安徽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处于大别山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交汇处。

天柱山总面积333平方公里。 景区内有45峰,17岭,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自然风光奇特秀丽,兼具黄山之奇、庐山之秀。既有奇松怪石、飞瀑流泉,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

其主峰天柱峰海拔1488.4米,陡峭挺拔。号称“花岗岩洞第一秘府”的神秘谷,结构奇特,谷洞相连,非常有趣。海拔1100米的炼丹湖是全国第三大高山平湖。九井河九大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全山有植物119科,1000种以上,珍稀动物数十种,其中鱼鳞木、天女花、娃娃鱼为天柱“三宝”。

天柱山为古代安徽的文化荟萃地。道教尊此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禅宗二祖、三祖曾在此驻留;历史文化名人李白、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等对它也情有独钟,认定天柱山是自己理想的终老归宿之地;唐佛光寺、南梁山谷寺显赫一时;石牛古洞摩崖石刻之多之精,在安徽省数一数二。
回复
hjtl
2010年08月08日 16:48:49
8楼
祖国名山
浙江雁荡山



位于浙江乐清市境内,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美誉的雁荡山,背倚莽莽括苍山脉,俯瞰浩瀚乐清海湾,属于大型滨海山岳风景名胜区。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

雁荡之美可称“奇秀”,宋朝《梦溪笔谈》中有“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之句,而明朝徐霞客游历后掷笔感叹:“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又评价说“奇巧百出,乃天下奇观”。

雁荡之“奇秀”一在奇峰怪石。雁荡山有奇峰百二,怪石三十,似人似物栩栩如生,姿态万千奇秀并蓄。而且不少峰峦岩石,移步换形,变幻莫测。

二为飞瀑流泉。雁荡山的瀑布之多,比较著名的就有三十多条,形态之奇在我国名山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无怪著名画家潘天寿诗曰:“百条飞瀑千条涧,此是雁山第一奇”。尤其是雁山第一瀑大龙湫,单级落差197米,为国内之最。清朝诗人江弢叔连连感叹:“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

三为古洞奇穴。雁荡山的古洞奇穴,经历了与众不同的诞生历程——是因火山喷发演化而成。它们或藏两峰之间,或在悬崖之上,古人有评雁荡山“无岩不洞,无洞不奇”。

四为连嶂胜门。雁荡山有岩嶂23座。从灵峰的倚天嶂到大龙湫的连云嶂,如蜿崐蜒蟠结的蛟龙。纵贯主景区。这些岩嶂忽而围成一个幽静的深谷,忽而高昂重叠,忽而又对峙成门,使游客既能信步谷底,看奇峰、听瀑声,又能攀登峰顶,领略“山登绝顶我为峰”的高旷。

“奇秀”的雁荡山千百年来屹立海滨,海风年复一年吹送,迎来送往多少留连山光海色的风流人物。据说最早叩问雁荡之门的著名文人是曾任永嘉郡守的南朝大诗人谢灵运,但《梦溪笔谈》说“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可见雁荡山在南朝还是个流落荒野无人知的“无名氏”,而且据沈括分析“雁荡诸峰,皆峭拔崯怪,上耸千尺,穷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所以雁荡虽美,但古人足迹罕至,就连偏好游山玩水的谢灵运也在云遮雾罩、乱石荆蔓挡道的山门前止步了,未能发现屏嶂之后的胜景,留下遗憾,让后人替他惋惜。

于是,开发雁荡山旅游资源的使命便落到了唐代的三位僧人头上:一位是被后人奉为开山祖师的西域高僧诺巨那,他因“花村鸟山”之偈率三百弟子来到龙湫;一位是一行和尚,他不但画了有名的《山川两戒图》,还说“南戒尽于雁荡”;最后一位是晚唐诗僧贯休,他没有写整诗,却留下一句“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不仅脍炙人口,还顺便替“经行峡”和“宴坐峰”起了名。

经这三个大大有名的和尚一宣传,雁荡山到宋朝已经相当有名了。从此,多少文人名士于此赋诗作画留石刻,遗存下大批作品,为雁荡山积淀了厚厚的历史文化。

但三个和尚还是晚来了一步,使得雁荡山未能在“五岳”中分得一席之地,没有赶上古人为“五岳”分“大帝”山神的神话,只有秋雁年年如约而至,栖息于山顶的苍苍蒹葭之中。没有金碧辉煌的涂饰,没有封山仪式的膜拜,作为村野之士的雁荡山倒也多了份逍遥洒脱——“雁荡自奇,不附五岳;龙湫所注,别为一川”,独特的人自爱“骨骼奇秀非俗流”的雁荡山。
回复
hjtl
2010年08月08日 16:50:19
9楼
祖国名山
浙江雁荡山

雁荡山二日游



雁荡山久负盛名,早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学过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文章,他对雁荡山大、小龙湫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风采,真是十分兴奋。

我们晚上9:00从上海出发,乘坐开往温州的列车。早上5:00钟,列车驶过丽水以后,就进入了多山地带,两边是青山,中间有一条江,铁路、公路在江两岸平行延伸向前。远处的山上腾起阵阵云雾,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就像一幅山水画。

6:45分列车到达温州,我们在汽车南站包了一辆TEXI经乐清直奔雁荡山。在温州和乐清之间有一条宽阔的大江——瓯江。汽车一直把我们送到风景区附近的响铃头。这里离灵峰景区很近,晚上可步行去观灵峰夜景。我们就在这里定了房间,吃过早饭,开始了第一天的行程。这里的景区比较分散,当地的规矩是游客需包一辆车,每到一个景区游客去玩,司机就在外面等,想要搭车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只身一人来游玩就不合算了。我们的包车司机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每到一处都会先告诉我们应玩哪些景点,怎样走。第一天我们就把雁荡山的主要景点玩了一遍。行程是这样的——方洞、大龙湫、灵岩、灵峰日景、灵峰夜景。

方洞的主要特色是悬崖栈道,在悬崖上修建一条通路,在通路旁边的山洞里修一些庙宇。并在两座山之间修了一座长约百米的浮桥,这里景致一般,只是百米高的悬崖上不时滴下的水滴还有些意思。

大龙湫是一条接近200米高的大瀑布,气势宏大。未见其景,先闻其声。转过一座山峰,突然看到一条白链从山峰上直挂下来。这里的山势比较宽阔,瀑布笔直的。走进它,就感到水气扑面而来,瀑布下面是一个水潭。水很清。站在瀑布下面,你会感到水气从四面八方向你扑来,凉爽宜人。

灵岩景区主要有小龙湫、卧龙谷等景色。小龙湫比大龙湫纤细、秀美。这里山势狭窄,一条瀑布从上面落下,在靠近地面的地方正好砸在一块石头上,又分成几支流下。最值得一提的是卧龙谷。它是小龙湫的源头,需要乘坐十几米的电梯才能上去。千万不要舍不得8元钱的门票,这里值得一看。上面的山环成一圈,形成山谷,山谷正面有一豁口,立着一块像棒槌一样的巨石,可以通过这个缺口看到远山。山谷里有两层水潭,水色清、绿,最上面一层水潭旁边的石壁上刻着“卧龙谷”三个大字,水经过两次倾泻后从豁口中流出——就是小龙湫。潭中养着各色的鱼儿,鱼的个头很大,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着,我真担心如果鱼儿也顺流而下,会不会粉身碎骨。游人少的时候这里可成为幽谷,我们坐在幽谷花园中的凉亭里流连忘返。

灵峰景区的特色是奇峰怪石和庙宇。这里的犀牛石、情侣石十分逼真。另外白云庵、观音洞、北斗洞等庙宇的规模都很宏大。观音洞就藏在情侣石的两峰之间的一个巨大山洞里,分为九层。而我最喜欢的是灵峰古洞出来后的地方——东、西瑶台,(如没有蜡烛、或手电,就不能爬灵峰古洞),我们没爬灵峰古洞,所以从西瑶台那条路上走,而我们遇到的几个和尚从古洞爬上来从东瑶台那条路上走。东、西瑶台深入山谷之中,遥相对峙,四周山景迷人,有点像黄山清凉台。瑶台正对面是一座三层庙宇,我们没有去过,猜想是北斗洞。这里让我想起李白的诗句“会向瑶台月下逢”。也许天上的仙境也不过如此。

灵峰夜景很有特色,情侣石在夜色中相偎相依,山石都黑黝黝的,有一种向你压来的感觉,只是景色太少,20元的夜景门票不合理。可是当你看到李鹏题的“雨夜观盛景,雁荡天下绝”的题词,谁又能不动心呢?不过奉劝你最好是月圆之夜观盛景,不然景色会大打折扣的。

凭着年轻力壮跑得快,我们一天就玩遍了主要景点,第二天就回去可不甘心。来之前,我们就知道雁荡山的得名在于雁湖,由于有秋雁在这里过冬,才有雁荡之称。所以我们要到雁湖景区。第二天我们去了雁湖和三折瀑。

雁湖离响铃头有30公里,在大龙湫的西北方。一早起来,天空晴朗,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行驶。这个景区还没完全修好,公路上还是红色的碎石。我们要翻过一座山才能到达,汽车开得很惊险,怪不得毛主席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我心里也很担心,可是一想到可以看到美景也顾不得许多了。汽车终于又停到一片比较低洼的地区,这里四处环山,中间的地带种满了农作物,有水稻、番薯、生姜,甚至还有药材板蓝根。这里景点很分散,必须要有导游带路,司机给我们介绍了一个15岁的小女孩,她利用暑假挣些钱。可能都是年轻人的缘故,我们很快就熟了,她也不像其它导游那样死板。她很淘气,好像是我们在跟她一起玩。她一会跑到瀑布底下,用手接水;一会在水里抓一只小螃蟹,吓我们一下;一会又出几个智力题让我们猜。通过攀谈我们知道她家很穷,上不起学,在她七、八岁的时候给一对在上海工作的德国夫妇当导游,那对德国夫妇知道了她的情况,就供养她读书,随便她读到什么时候,女孩对于她是老外培养的事很自豪,但对希望工程却觉得对她没有帮助,我想国家对普及教育的方法还需加强。女孩说,到雁湖要爬很多山路,来不及去,而且,现在雁湖已经干涸,没什么好看的。我们从介绍中看到在雁湖观日出、云海非常壮观,可是确实不能再住一天了,所以只好留在下次了。我们主要看了三个瀑布——梅雨瀑、罗布瀑、西石梁大瀑布。三个瀑布各有特色。梅雨瀑十分轻盈,水似梅花;罗布瀑由两股瀑布交叉组成,从一座石桥下飞流而下;西石梁大瀑布十分壮观,离它很远就听到声如闷雷,感到凉意,一股瀑布先在一个石碗里形成旋涡,再从中流下,孙科在石壁上题了“幽泉”两个字。这里游人稀少,所有的景色都藏在山谷中,只有山中的蝴蝶欣赏它们,会不会感到寂寞呢?我们在山中的饭馆里吃了一顿山珍、野味,望着远处的青山有些阴,女孩说“快下雨了,赶快走吧”,就这样我们挥手告别。

下午,我们又去了响铃头附近的三折瀑。下折瀑的规模不大,中折瀑很高,与大龙湫相当,而且四周是圆形的绝壁,给人一种坐井观天的感觉。但水势不大,只能叫大珠小珠落玉盘。

我们刚爬到中折瀑旁边的亭子中,就开始下雨,雨越下越大,整个山上都腾起了雾气,渐渐地整个山都看不见了,雨一直下了四十几分钟,当雨又变小时,山色又很清楚了,原来已经干涸的溪流都出现了,四周的黑山上到处都挂着白色溪流,简直就象是在一幅天然的中国泼墨山水画中。山上的清洁工告诉我们要赶快下山,不然路会被淹没,我们冒雨跑下山,果然一些地方被水淹没了,而且旁边山石上的水,从头上浇下,就像是淋浴。

下午4:30分我们带着遗憾离开了雁荡山。雁荡山的特点是瀑布多,各具神态。在炎热的夏季,那里会带给你一股清凉,希望有机会再到雁荡山来看雁湖日出、显胜门、羊角洞的风光,领略雁荡山的另一番风采。
回复
hjtl
2010年08月08日 16:54:50
10楼
祖国名山
江西三清山


三清山,古有“天下无双福地”、“江南第一仙峰”之称,三清山位于江西上饶东北部,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雄踞于怀玉山脉群峰之上。三清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座山峰高耸入云,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个最高境界而得名。在漫长的地质史中,三清山历经了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尤以大规模断裂褶和岩浆活动的印支燕山运动为最成熟,从而形成了三清山今日的奇伟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三清山四季景色绮丽秀美,融融春日,杜鹃怒放,百花争艳,春夏之交,流泉飞瀑,云雾缭绕;三伏盛夏,浓荫蔽日,凉爽宜人;仲秋前后,千峰竞秀,层林飞染,三九严赛,冰花玉枝,银装素裹,宛如琉离仙界。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丰富,规模宏大,种类齐全,景点众多,景区总面756.6平方公里,共分万寿园、南清园、西海岸、阳光海岸、玉京峰 三清宫、西华台、三洞口、石鼓岭、玉灵观景区。三清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的特点,奇峰异石、云雾佛光、苍松古树、峡谷溶洞、溪泉飞瀑、古代建筑、石雕石刻各具特色,维妙维肖,形态逼真。

三清山为历代道家修炼场所,自晋朝葛云、葛洪来山以后,便渐为信奉道学的名家所向往。最先在三清山修建道观的为唐朝信州太守王鉴的后裔。唐僖宗时(873~888年)王鉴奉旨抚民,到达三清山北麓,见到此山风光秀丽,景色清幽,卸任后即携家归隐在此。

到宋朝时,其后裔王霖捐资兴建道观,成为道家洞天福地。延至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王霖后裔王祜又在三清山大兴土木,重建三清宫。从登山处步云桥直至天门三清福地,共兴建宫观、亭阁、石刻、石雕、山门、桥梁等200余处,使道教建筑遍布全山,其规模与气势,可与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媲美。因此,三清山有“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

三清山风景名胜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规模宏大,景点众多。全山依自然地势,可分为五大景区(按景点分布可分为七大景区)。1988年,三清山以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回复
hjtl
2010年08月08日 16:56:01
11楼
祖国名山
江西三清山


三清山游记


金沙镇在三清山东北方向,是三清山的东大门,亦是三清山东部景区的起点。东部景区以水和远眺景色见胜。自金沙镇向西,即为冰玉洞、冰玉洞瀑布。沿山路向南,小龙潭、玉帘、石门、吊桥等奇伟幽险,各具风姿的瀑布,排列其间。此处向上眺望,可见玉京、玉华、玉虚三峰峻拔而立。向南则可远见玉台女神、三排尖、巨蟒出山、三龙峰诸景。

从东部一条古老的磴道步上4公里,即到中部景区的风门(又名玄关)。中部景区以石、松、云及古建筑、古石雕著称。在风门抬头东望,银瓶石顶端有天生石指,称为神仙指路,由此上山2.5公里,经千步门、百步门,到天门。一路可观赏清都吊桥、桂冠岭、结须岩、天宝石、神仙晒银、醉罗汉、望天蛤蟆、仙果石等怪石奇景。登上天门,即进入三清福地。三清福地为三清山的中心,海拔1460米,三清宫建于此。周围有风雷石塔、灵济庙、龙虎殿、飞仙台、方士羽化坛等古建筑。三清宫有路直达最高峰玉京峰,相距仅2公里,为观日出最佳处。三清宫附近为平顶松荟萃之地,形态各异。如虬龙飞腾、华盖张开、凤凰展翅、连理同根。云雾时飘时散,似在天上仙镜。

由三清福地的飞仙台而下,沿水乐坑石磴西下,便到了西部景区。西部景区以山峰、瀑布、古树称奇。有形象逼真的石峰,如雄狮滚球、百鸟朝凤、墨熊石、夜莺石、鹿角石、鸡冠石、合欢峰等;有宽约40多米、落差20余米,宛如白玉屏风的八磴龙潭瀑布;有高达30多米、似红锦高悬、艳丽无比的二桥墩红瀑;有罕见的华东黄杉、福建铁杉等名贵树木。真是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从坪溪沿南清溪而上,抵梯云浦,是为南部景区。南部景区以峰峦造型奇特、形象生动逼真闻名。在梯云浦,可观看山景,形似观音听琵琶,沿梯云岭上攀约2.5公里,到达梯云岩,近有观景台,四周山景尽收眼底。如鸽峰、猫峰、猿峰、狐峰、魔头峰、韦驮峰、朝天峰、火炬峰、跃鱼峰、双龙峰、龙门峰等。由此再上行1.5公里,过了栈道,登上玉台,即见高达80多米的三清女神峰。它端坐于玉台之下,形象逼真,实为天工造物之奇迹。越过游云峡,到达玉皇顶,奇峰林立,峰下有三龙出海峰,玉京峰亦高耸可见。最奇特的是东北有高达100多米的巨蟒出山峰,引伸头部,高昂而视。其形其景,令游人驻足观赏。南部景区集三清山风景的精华,切莫遗漏。

江西的三清山,自古有“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之美誉。行走在山间,飘飘荡荡中体会着像鱼儿游弋般的欢畅……到三清山的当天,遇上了三清“著名的”雾天。没有滴滴答答的雨点,却是细蒙蒙的水气充盈天地之间,无须撑伞,但方圆可见度只有5米左右。这样的天气里去了南清园,一路上,山木葱郁,挂着点点晶亮的水珠,耳边溪声咆哮,喧洒雨季的流畅。虽然恼人的雾让人无法全睹三清美景,但间或跳出来的参天怪石,石中奇树,不免让我对隐在雾中的山景,有了期待。是夜,在半山就宿。梦里也在期盼,明天能放晴,让我一睹三清的真面目。早上是被一道明亮的阳光照醒的。云雾散开了,满山的杜鹃在那一刻也开了。天空像海,杜鹃就像海里的珊瑚。天地清朗,万壑毕现,每一条山的线条,都清晰地呈现眼前。发现面对着的,是一幕精彩的剪影。这个叫南天门的地方,果然非同凡响,峰顶之上,怪石云列,形状各异。其中最为逼肖的是一尊老道。道髻高挽,宽袍大袖,面对日月,若有所思。在巨大的造化神功之前,个体显得如此渺小。一阵风过去,感觉自己像一条鱼,飘飘荡荡,不知那风将把我吹向何处。道家尊奉的庄子在濠上观鱼时,面对惠施逼到墙角的追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悠闲地用一招太极绵掌将之化为无形:“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个故事名闻遐迩,就像他的另一句名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后一句与前者其实是浑成一体的,也是这个在“好鬼神”的宋国长大的梦想家一生最大的梦想。在这一刻,在这三清之巅,我体会到了这种梦想的快乐,体会到了鱼龙混杂的快乐。庄子不知道是不是来过这里。很多年前,道教的那些祖师把这里尊为圣地,也许是因为他们终于在像鱼一样的游弋恍惚里体味到庄子的境界吧。往西海岸一路西行,过了“负松思过”,忽见西天空阔,群山逶迤,气势磅礴。栈道曲折,渐行渐高,全在悬崖绝壁间。不经意拐过一个弯,猛然间但见绝壁高耸,矗立于前,高入云端。且似一道极宽的铁幕挂在你的面前,摄人心魄,压得你透不过气来。这就是三清山最令人惊叹的西海岸。“晴则千山万山,势若骏马,皆驯伏趾下;阴则卷雾惊涛,状似蛟龙。”走在西海栈道,一边是岩石如刀,万仞壁立。另一边是崖底,森森密林,宛如绿海。时见异峰突起,犹如海中浮出的小岛,荡漾其间。人游海岸,若走刀脊。导游描述说,西海是看云海的绝好之处。云涌起时,如堆雪飘絮,天地只见苍茫。惟有碧峰数座点缀其中,随云波起伏,实在是美景无限。平时,由于栈道海拔太高,可以看到苍鹰翔于脚底,一呼之下,万峰应和。天地之苍茫,也只在此了。正走着,云雾又涌上来,遮住了那些火一样的杜鹃。我又在湿淋淋的云海里漂浮。等到这一团云被清风吹散,那些火一样的杜鹃也变得湿淋淋的,漫山遍野,它们长得更欢了。这一路都像是鱼儿在水里游弋。累了,靠在石头上,石头在我的掌心里慢慢温润,像是有一株珊瑚就要从里面悄悄探出脑袋。风在这一刻拂过发际,忽然觉得自己可以明白它们的呼吸,它们的体温,它们深埋的心事。在庄子的世界里,有许多“御风者”,那该是种像鸟儿一样自由快乐的境界,但庄子依旧对他们“犹有所假”地不满,是啊,又有什么比浑无所待物我相融更快乐呢?有时候变成一阵风,漂浮在天地间,累了,就变成一块石头,静静谛听。在这美丽的山巅,这样的快乐渐渐可以感觉。西海岸尽头,一条石阶蜿蜒向上,好似通到天际。石阶的尽处,就是三清山的北线,三清宫了。史书记载,东晋葛洪曾在山上宣扬道教教义,成为三清山的“开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第一位传播者。到了唐宋,道教大盛于世。三清宫是宋代初修、明朝重建的遗址。岁月流逝,如今这座曾“殿由风扫、门被云封”的道观,看上去是那么的寂寞简陋。殿前有一道石头牌坊,不知多久之前所竖,上面用丹笔写着“三清宫”。旁边是一块硕大的巨石,巨石和殿前的香炉一起陪伴着沉默的主殿。殿身由砖石块搭成,走进去,三清宫的地面至今还是泥地,共两层,佛道齐聚,老子和观音是供奉的神像。往殿东步行15分钟,到了天门峰东的悬崖之上,有一座用天然花岗岩雕砌成的六层五面的风雷塔。据说三清宫周围的建筑都暗合八卦之象,此塔正处风门,为镇雷之用,风雷塔的名字由此而来。历经千年风雨,至今巍然不动,这尊造型古朴的石塔被誉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的一颗灿烂明珠。和三清宫一样,它掩映在美丽的松树里,像是时光无意的点缀,像是这座仙山上从来就有自然生成的一部分,就像那些石头,那些松树。这份寂寞也许倒会让庄子喜欢的,在他的心目中,人间的一切,如果能和自然融为一体才是正道,建筑也好,神像也好,可有可无,概不例外。松立千丈之壁,松树造型奇特,黄山迎客松造型比比皆是,很多松枝被风雨磨成弯弯曲曲的了,松叶冠盖却依旧苍翠,在后山,我看到了号称三清山最美的两棵姐妹松之一,可惜岁月无情,松树已经枯死,只有留下的枝条在蓝天的衬托之下,诉说它昔日的风姿。这一切在庄子看来也是自然的吧,“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庄子的想法在许多人看来太过超脱,然而在这与世无争寂静而生机勃勃的三清山,你便能静静体会庄子无限心仪的“藐姑射山”的仙境,那里居住着他热爱的圣人、神人、至人,皆以追求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为根本。三清山,藐姑射仙境也!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