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与大学教授
李兴龙机电科技
2005年07月01日 19:02:23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大学精神与大学教授 其实所有的精神都在建构中,没有不变的精神,想用一句话来概括一所大学的精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与其关注所谓的大学精神,还不如多建构大学的故事与人…… 大学故事大学神髓永相传 任何一所大学校园里广泛流传的故事,比那些确凿无疑的口号、校训更实在,也更有用。常被提及的关于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故事,也都是这样产生并传播开去的。传得下去的故事,往往是跟我们所认定的这所大学的传统比较吻合,也跟这个人物的性情比较接近。或许形不似,但神似。所以,每当人家要我讲什么是“北大精神”时,就给他们讲几个北大的故事就可以了。

大学精神与大学教授



其实所有的精神都在建构中,没有不变的精神,想用一句话来概括一所大学的精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与其关注所谓的大学精神,还不如多建构大学的故事与人……

大学故事大学神髓永相传

任何一所大学校园里广泛流传的故事,比那些确凿无疑的口号、校训更实在,也更有用。常被提及的关于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故事,也都是这样产生并传播开去的。传得下去的故事,往往是跟我们所认定的这所大学的传统比较吻合,也跟这个人物的性情比较接近。或许形不似,但神似。所以,每当人家要我讲什么是“北大精神”时,就给他们讲几个北大的故事就可以了。

我们这代人,因为自身的努力,也因为时代的关系,可能留下一些比较精彩的专业著作;但能不能像我们的长辈那样,同时也给大家留下一批美丽的传说。请记得,我们进入大学,既读书,也读人,读那些我们心存敬畏与景仰的师长。再过几十年,今天这些顶着各种“伟大”头衔的教授们,能否给学生们留下一些值得永远追怀的故事?如果没有,那就是现在的教育者未能尽到责任。

大学教授

音容笑貌可追忆

大学就像大海,老师和学生都是水里的鱼,小鱼跟着大鱼游,游着游着,也就变成了大鱼。正是在从游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借鉴,理解,模仿,而最终成才。但现在的师生关系,更像是教授们在表演,学生们在观看演出。时间到了,学费付了,通过考试,获得一张文凭,就这样,完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只是一个贩卖知识与购买知识的关系。

我们现在只要求,能写论文,能讲课,这就是好教师;这跟古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设想,差别太大了。我想象中的大学教授,除了教学与研究,还必须能跟学生真诚对话,而且,有故事可以流传,有音容笑貌可以追忆。我们未来的大学勿庸置疑会更好,但唯一担心的是,我们这些大学教授,是否会越来越值得学生们欣赏、追慕和模仿。

师道尊严

尊重真理胜过师长

1901年,因政见不同,章太炎给他的老师俞樾写了篇《谢本师》。这里的“谢”,是拒绝、辞别的意思。后来章的弟子周作人,也因意识形态关系,写了《谢本师》。抗战期间,周作人落水当了汉奸,他的学生又写了《谢本师》。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名的三篇《谢本师》,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种做法,代表了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个特点———尊重真理胜过尊重师长。“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而现在令人感慨的是,这种师生情谊,越来越淡泊。现在的情况是,师生之间,下了课,视同陌路人。西学东渐,新式学校兴起,整个大学教育,都是按照西方人的思路,其特征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太注重人格的修养。这么做,好处是走出了过去十分严格的师道尊严,坏处是我们看待教师,只剩下了专业知识。老师之于学生,不止是具体知识传授,还有日常生活中的人格修养。但现在的情况是,老师上课开口,学生下课走人。大学不是工厂,大学必须落地生根。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百多年来,我们不断强调跟国际接轨,向国外的大学学习,但相对忽略了对传统中国教育精神的理解、接纳与转化。

(据《科学时报》陈平原/文)


macerxue
2005年07月01日 19:07:28
2楼
大学故事大学神髓永相传
回复
han2003
2005年07月01日 23:58:37
3楼
大学叫兽早就成了大学神经了,有啥疑问?
回复
ttt001
2005年07月02日 07:33:56
4楼
楼上的,咱不叫兽好不好?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