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应用】3D打印辅助
cof_31899
cof_31899 Lv.2
2024年05月27日 17:11:23
只看楼主

临港海岸生态驿站是上海临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三个小型构筑物,点缀在绵延17公里长的海岸边。驿站没有顶盖,通过尽量大的围合墙体、分离的构件、多孔的材料分布来膨胀其空间容量。将海洋意向抽象化、结合环保材料。将其做成了形态和材料完全不同装置,以提供尽可能强烈的可识别性。但它们始终共享着上述鲜明、多孔、展示性的策略。三个驿站被通俗地称呼为:海螺、浪花消波块、珊瑚礁。 珊瑚礁回收砖驿站采用类似混凝土人工珊瑚礁的有机形态,意为海边的庇护所。因兼顾建设指标的考虑,最终形态为一圈300厚的多孔墙体,内部留空。墙体由回收碎红砖浇铸而成(原设想为牡蛎面或加入牡蛎骨料,后未实现),外表面经凿毛处理形成原始粗糙的完成面,开孔和门洞为耐候钢板收边。珊瑚礁采用六边形为母题,贯穿于墙体开孔、地面植草格、水泥砖家具。

临港海岸生态驿站是上海临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三个小型构筑物,点缀在绵延17公里长的海岸边。驿站没有顶盖,通过尽量大的围合墙体、分离的构件、多孔的材料分布来膨胀其空间容量。将海洋意向抽象化、结合环保材料。将其做成了形态和材料完全不同装置,以提供尽可能强烈的可识别性。但它们始终共享着上述鲜明、多孔、展示性的策略。三个驿站被通俗地称呼为:海螺、浪花消波块、珊瑚礁。

珊瑚礁回收砖驿站采用类似混凝土人工珊瑚礁的有机形态,意为海边的庇护所。因兼顾建设指标的考虑,最终形态为一圈300厚的多孔墙体,内部留空。墙体由回收碎红砖浇铸而成(原设想为牡蛎面或加入牡蛎骨料,后未实现),外表面经凿毛处理形成原始粗糙的完成面,开孔和门洞为耐候钢板收边。珊瑚礁采用六边形为母题,贯穿于墙体开孔、地面植草格、水泥砖家具。

浪花消波块3D打印塑料驿站比邻东海大桥,设计原型为极小曲面产生太湖石般的多孔空间,游人可弯腰穿行于浪花状的假山洞间。装置由228个3d打印标准化单元构成,形同堤岸上的消波块。单元每个高480mm,分为蓝绿两种色彩,在空间中相互嵌套,彼此支撑,通过单一单元实现了新奇多变的体验。原设计设想采用回收塑料打印单元,并全部通过企口链接,可以像乐高一样搭建。后续因回收塑料造价过高,且装置需要抵抗海边12级抗风,改为高强度塑料,并在空腔内置钢骨架。单元数量由原设计的300个缩减为了228个,尺寸由600mm高缩减为480mm。

海螺织物膜驿站位于大型风车下方。由八品放射渐变的径向钢管形成内外翻转发主体结构,覆面为银色织物膜,在实施过程中因造价原因被简化为光滑曲面。眼睛型的开口形成望向海面的视野,并减少膜材覆盖率。半透织物膜在海边鲜明的日光下富有光影效果,呈现出科幻的表现力,与风车相映成趣。游客自带食物,在向心的空间中与家人聚餐。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