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山河——川河盖景区水源头游客服务中心
得得奥普
2024年05月20日 14:19:00
只看楼主

与中国的许多大、中型城市一样,重庆市在过去数十年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历程中,迅速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形态和传统风貌,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和理念。 人们至今还能够清晰记得并津津乐道的许多城市景象,在急速的现代化进程中几近消失殆尽,令人怅然若失。 这种情势令我们意识到,我们失去的是曾经朝夕相处的生活环境,是一种特别值得珍视的生活气息与温情,以及在这种气息和温情中的城市活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日益重视,城市中步行空间的营造亦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与中国的许多大、中型城市一样,重庆市在过去数十年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历程中,迅速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形态和传统风貌,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和理念。 人们至今还能够清晰记得并津津乐道的许多城市景象,在急速的现代化进程中几近消失殆尽,令人怅然若失。 这种情势令我们意识到,我们失去的是曾经朝夕相处的生活环境,是一种特别值得珍视的生活气息与温情,以及在这种气息和温情中的城市活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日益重视,城市中步行空间的营造亦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城市正试图通过建立或完善步行体系和步行空间,建设或复兴城市的活力中心区。

1 概念生成

2 游客服务中心俯瞰


3  新建建筑与周边村落共融


4   延展的建筑形体与远山环境共融

“盖”是重庆市秀山县的方言,意为高山上的平原。川河盖处于平均海拔约1 230 m的悬崖绝壁之上。方圆28 k 的川河盖土地平旷、雾霭流岚、山花烂漫,是渝东南唯一一片草场、花海特色兼具的大型高山型生态景区。由于山势、地形等原因,川河盖与周边区域的联系相对较弱。川河盖景区与山下适于游客集散地点之间的高差约600 m,为此设计团队规划从山下架设登山索道直达川河盖,以解决大量游客的通达问题,因而索道站便成为川河盖景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反复仔细踏勘,确定选址于川河盖景区山脚下的水源头村一侧,建设川河盖景区水源头游客服务中心和索道站。


5  建筑布局沿山体顺势展开


建筑天际线与原有山体共融


屋顶形式与山体起伏共融

游客服务中心作为通往川河盖景区的第一站,必将有大量游客在此集散,因而其必然成为重要的公共空间。置身于山岭田畴、溪流阡陌之间的游客服务中心的建筑形态和空间格局,显然应当表现出与周边山林、村野环境契合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貌。为此,在深入研究游客集散中心功能需求的同时,我们重点关注和处理了建筑功能所需较大空间体量与周边村舍建筑尺度肌理协调统一的矛盾,地域建筑特征与现代化服务设施协调融合的矛盾,服务功能所需宽阔平整场地与周围乡野环境尺度、形态和质感等方面有机结合的矛盾。譬如:运用地景建筑的处理手法,让建筑本身融入环境背景;通过分析、组织功能流线,将建筑体量化整为零,并在形体、色彩、组织形式上与周围起伏的峰峦融合呼应;将建筑的延展面与环境功能的延展面有机结合,创造出情趣化的集散功能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建筑造型、材质、色彩上既呼应了当地的文化和环境特色,又创造出人性化的生活、生态空间,使建筑的布局和形态均与环境契合而不突兀,同时还洋溢着时代的精神与气息。


8  地域材料的创新使用


室内空间与建筑形式共融

今天,这个身处山林的建筑已经展露风姿,并深受游客和当地村民喜爱。“她”简约朴素,又富有情趣;端庄秀丽,亦不失活力;既以山水为背景,又能融于其中。“动观为游,妙在步移景异;静观为赏,奇在风景如画”,正是川河盖游客服务中心试图展现的一幅画卷。■

10  一层平面图

11 二层平面图



免费打赏
加倍努力
2024年05月21日 08:51:40
3楼

学习了对话山河——川河盖景区水源头游客服务中心设计理念,多谢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